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Planning》2022,(5)
为研究一种快速高效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的方法,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CMC,通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质量分数40%的NaOH溶液用量、体积分数50%的氯乙酸-异丙醇溶液用量等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CMC取代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对所得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CMC的水溶性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得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min、40%NaOH溶液总用量100 mL、50%氯乙酸-异丙醇溶液用量为40 mL,在此条件下,CMC取代度为0.95;结构表征分析显示,所制备产物为N,O-CMC;CMC在pH为4~12时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羟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优于壳聚糖(CS)。研究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能够显著提高南极磷虾CMC的制备效率,所得CMC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抗氧化性,该研究结果为CMC作为水溶性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使用挤出法制备不同尺度的鱼油脂质体,对其外观及粒度分布进行表征,将其应用于酸奶的制备过程中,并比较不同尺度鱼油脂质体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挤出法可对鱼油脂质体的尺度进行调控,且均表现出良好的外观和粒度分布状态;添加有不同尺度鱼油脂质体发酵后的酸奶可以较好凝固,其外观与对照组酸奶相比无明显差异;较小尺度的鱼油脂质体可使酸奶pH和持水性变化较小,对酸奶中的DHA和EPA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在冷藏7天后不同酸奶样品的气味表现出一定差异,而在冷藏14天后,添加有三种不同尺度鱼油脂质体的酸奶气味无明显差异,却与对照组酸奶表现出较大的气味差异。本研究实现了水产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n-3 PUFAs营养补充乳制品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源蛋白酶对肉类食品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蛋白酶是引起蛋白质水解的重要因素。在肉类食品中,对肉类食品品质具有作用的内源蛋白酶主要有组织蛋白酶、钙中性蛋白酶、氨肽酶和二肽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可产生对风味具有明显作用的游离氨基酸和小肽,使其具有自身独特的风味,同时这些降解产物也可以参与香味形成反应如美拉德反应贡献于肉品香味。该文对内源蛋白酶在肉类食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肉类食品风味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子鼻的金华和宣威火腿产地鉴别与品级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曹杰  谢晶 《食品科学》2021,42(23):237-244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鲆麻醉保活运输的最优条件,为大菱鲆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在静水条件下,研究MS-222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和120 mg/L)对大菱鲆行为的影响,测定其麻醉效果、复苏时间及复苏存活率,确定MS-222对大菱鲆的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20、40、60、80 mg/L)麻醉液、不同的水温(2、8、13、20 ℃)以及不同鱼水比(2∶1、1∶1、1∶3、1∶5)进行模拟运输,记录大菱鲆的存活率,在运输不同时间段,对运输水体及大菱鲆进行取样,检测运输过程中水体氨氮和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温为8 ℃、MS-222质量浓度为40 mg/L、鱼水比为1∶3时,大菱鲆保活运输时间长,适合大菱鲆长时间(24 h)运输;随运输时间延长,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在鱼体肌肉指标中,随运输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上升,糖原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在大菱鲆血清生化指标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在运输24 h过程中均变化显著(P<0.05),这表明大菱鲆肝脏、肾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麻醉组鱼体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综上,适当使用MS-222可以提高大菱鲆保活运输的存活率,延长保活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对鳙鱼鱼糜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下的鳙鱼鱼糜凝胶强度的变化,并利用电子鼻对不同超高压处理下的鳙鱼鱼糜挥发性风味轮廓差异进行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400MPa时,鱼糜凝胶强度、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最佳。基于18根传感器的响应值,使用PCA方法计算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9.41%,而DFA方法计算结果为91.777%;采用样本组间聚类法,以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为划分类型的依据进行CA分析,表明电子鼻18根传感器能很好将不同超高压处理的样品挥发性气味区分开。因此不同超高压处理的鳙鱼鱼糜品质在风味方面存在差异,且当处理压力为500MPa时差异显著,结合凝胶强度测定结果,得出超高压处理鳙鱼鱼糜适宜压力为400MPa。  相似文献   
17.
呈味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呈味肽是重要的滋味物质和风味前体物质之一,按其呈味特性的不同可分为甜味肽、苦味肽、酸味肽、咸味肽和鲜味肽。呈味相同的肽表现出相似的氨基酸组成、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特点。肽滋味类型和强度受氨基酸的性质、构型、含量、相互作用、在肽链中所处位置及肽的空间构型多重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呈味肽结构与呈味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及呈味肽调味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膜形成及粘附情况,并对多因素影响副溶血性弧菌成膜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改良试管法和微孔板法对不同影响因子(p H 6.5~9.5;Na Cl 2%~4%)下21株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膜粘附程度和生物膜量进行测定,然后运用改良微孔板法对成膜效果较好的菌株以及标准菌株Vp BJ1.1616的成膜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21株菌在实验条件下成膜能力与菌株来源和细菌致病性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相关性,且Vp F29成膜效果最好;在p H6.5~9.5,Na Cl 2%~4%条件下,不同菌株平均OD570nm值变异系数(CV=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从0.357变化到0.447,从0.383变化到0.472;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浓度为2.4%~9.6%时,Vp F29在32~37℃条件以及Vp BJ1.1616在37℃条件下都能形成大量生物膜。结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成膜情况说明,副溶血弧菌成膜能力的强弱具有菌株多样性以及特性规律,为研究生物膜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鱼类不耐贮藏容易腐败变质,新鲜度是鱼体品质和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食品工业对于鱼和鱼类制品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鱼体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将从仿生技术(包括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生物传感器)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技术(包括生物阻抗法,近红外光谱法)三方面介绍现今的几种用于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差异研究,并对今后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冷却牛肉中的初始微生物进行鉴定,了解细菌菌落结构,为储藏冷却牛肉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通过传统纯培养的方法和16S rDNA克隆分析法相结合,研究冷却牛肉中微生物菌落总数及结构。结果 冷却牛肉中的初始细菌总数为2.6×104 CFU/g,筛选出8株优势菌株,根据其形态、颜色等特征鉴定为:S01和S02都为假单孢菌属,S03为希瓦氏菌属,S04、S06为不动杆菌属,S05为窄食单胞菌属,S07 为嗜冷杆菌,S08 为葡萄球菌属。结论:冷却牛肉中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和希瓦氏菌属,在4 ℃条件下,货架期为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