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70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乡村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长期以来单向需求导向下的建设模式致使乡村规划建设一度遇到瓶颈并流于表面。本文以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规划为实践基础,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居、生态、公共服务设施、体制和产业五个方面探求政府和本地乡村居民对村庄规划建设的多维期许,并基于总体和详细两个规划层面探讨了乡村规划中双向需求的落实与协调策略,以期能为目前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2.
街道功能呈现多样化,中西方在塑造街道尺度时存在差异性。因此,本文提出针对街道尺度的辨析。分别从街道功能、路网框架、美学景观和人文社交4个视角展开并讨论大尺度与小尺度街道之利弊。最后指出:街道尺度必须充分考虑优先通行的交通方式,同时不能忽视街道的公共空间角色,并应以融合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为街道宽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3.
广场作为一种空间原型,其要素有两个,即舞台和观众席。幕布是周围建筑的立面,说明广场不可过大,这样才有一定的封闭性乃至向心性。掌握了广场空间要素,就可将广场整体作为空间原型,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论述分析国内外高层建筑案例,对利用自然通风调节高层建筑室内空气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阐述了高层建筑利用中庭进行自然通风的优势,并针对当前对该领域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提出采用 CFD 模拟的方法,分析该方式在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相关方面的改善作用,并为今后相关方面的设计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孙燕 《城市建筑》2014,(33):286-286
城市区域人群密集,用于居住的空间已经很少。因此,住宅空间更偏向紧凑智能多变。本文介绍了微型住宅的特征,总结了相关案例,对微型住宅可能的问题进行了评估,并提供了建议。希望微型住宅能够在城市区域中合理健康地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6.
介绍当代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事件——1982年完工的香山饭店,指出从1980-1992年,《建筑学报》的相关文章有15篇之多,这一系列文章,是对该建筑事件的记录,还折射出这12年间中国建筑语境的微妙变化——这是一个“现代主义”观念向中国本土移植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77.
赵辰 《新建筑》2014,(2):20-21
在《新建筑》杂志举办的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的论坛上,作者针对性地将“建筑”、“新建筑”、“现代建筑”三个基本概念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和相应关系,进行循序渐进的讨论;意图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帮助读者厘清这些概念的文化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并加深对建筑学科、专业的学术理解.  相似文献   
78.
随着我国对建筑的节能减排日益重视,已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运用现有的模拟技术和软件尚不能有效的辅助实现基于建筑性能的整体建筑设计。"绿建设计工作室VDS-GB"(Virtual Design Studio for Green Building)正是1个为促进多学科集成设计而研发的软件平台,该平台可以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协助建筑师、工程师和项目管理团队之间的合作,辅助建筑能耗及建筑环境的优化设计。该软件目前正在研发中,其开发需要满足和实现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各个学科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VDS-GB软件平台的研发目标和设计要求;与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流程、性能优化策略相关联的方法;并用1个简化的设计案例说明VDS-GB的用户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9.
对城镇化的观察和研究需要一个多尺度的视角。基于中国当前的地域特征和制度建构,省是研究城镇化特征与机制的最佳空间单元。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明星省份,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的缩影。江苏省从初级到高级的这一完整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为观察中国城镇化的阶段、特征以及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中国30多年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制度基础,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依次主导、叠加进而复杂组合的制度演化历程,必然反映在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根据三者在江苏省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历程中的主导作用,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省的城镇化历程分为3个阶段:分权化与乡镇企业主导的城镇化(1978-1992年),市场化与开发区建设主导的城镇化(1993-2002年),全球化与政府主导的城镇化(2003年至今)。  相似文献   
80.
城市边缘区本身也存在着过渡性的特征,从而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空间演化的“连续谱系”的一部分,因此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城镇化特征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结合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这一典型的由城到乡连续空间断面的实证案例,分析了不同圈层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府调控、空间景观等方面演化的连续性;以经济驱动、社会发展与政府调控为动力,构建了城乡连续谱空间演化概念模型;并针对“城乡连续谱”提出了精细化的城镇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