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了发光细菌及其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发光细菌在毒性评估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发光细菌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指明了该技术领域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转谷氨酰胺酶改善PSE 猪肉西式香肠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永彪 《食品科学》2010,31(3):44-48
探讨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及处理工艺对PSE 猪肉香肠质构特性的影响。测定在不同TG 质量分数、TG 处理时间、加热方式的条件下PSE 肉和正常肉(red,firm and non-exudative,RFN)肉糜蒸煮损失、凝胶强度和色度指标。结果表明:添加0.3% 的TG 可显著提高香肠的凝胶强度,但蒸煮损失也会增加;4℃条件下TG 处理的时间以2h 为宜;在20℃热水中升温加热比在75℃热水中直接加热所形成的凝胶强度大、蒸煮损失小;TG 质量分数和处理时间对凝胶色泽无显著影响,加热方式对凝胶的亮度(L*)和红度(a*)有显著影响。TG 处理可促进猪肉蛋白质的交联,改善PSE 猪肉西式香肠的质构品质。  相似文献   
13.
戴煌  方国珊  李文峰  汪晓伟  刘飞  明建 《食品科学》2010,31(14):229-2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火麻仁精油,精油得率为0.096%,然后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火麻仁精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128 种成分,鉴定出95 种挥发性成分,占火麻仁精油总成分的90.88%。其中主要成分为α- 石竹烯(7.59%)、十五烷酸(5.74%)、4- 羟基-2- 苯乙酮(5.45%)、a,a,4- 三甲基苯甲醇(5.38%)、萘及其衍生化合物(5.22%)、呋喃酮(3.49%)、1- 甲氧基-4-(1- 丙烯)- 苯(3.71%)、石竹烯氧化物(3.59%)、D- 柠檬烯(3.16%)、苯乙醛(3.03%)、3- 甲氧基丙二醇(2.97%)、苯酚类(2.85%)、葎草烯(2.56%)、环己烯醇(2.14%)、吲哚(1.64%)、1,3,3- 三甲基环庚烷醇(1.41%)、己醛(1.18%)、8- 甲基-1- 十一碳烯(1.15%)、十四烷烃(1.07%)、柠檬醛(1.0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超高压(UHP)处理对草莓浆香气成分的影响,将鲜榨草莓浆经不同压力高压处理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超高压处理前后草莓浆香气成分的变化,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草莓浆香气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以丁酸甲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等发挥主导作用的酯类和醛类等香气物质含量增加最为显著,说明超高压处理可有效增强草莓浆的特征香气。综合分析可得,300MPa超高压处理可有效保留和增强草莓浆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和种类。因此对草莓加工而言,超高压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温度托盘包装冷鲜猪肉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猪肉品质以及温度的关系,以提高冷鲜肉的品质,保障肉品的安全性。采用3个温度梯度,模拟超市温度变化,对冷鲜猪肉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的测定。冷鲜猪肉购入的第1、2、3、4、5、6、7天分别对3个温度梯度的冷鲜猪肉进行测定,分别测定肉的pH值、肉色、水分含量、嫩度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数量等。结果表明:在1~3℃条件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6d;在4~6℃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4d;在7~9℃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2d。  相似文献   
16.
生物去除真菌毒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除了微生物产酶对毒素进行化学修饰后降解为无毒或者毒性较低的产物外,微生物细胞对毒素的吸附与结合作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微生物表面组成和结构特征相关。本文就微生物细胞表面结构及吸附毒素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阐述相关研究现状、黏附机理和影响因素,旨在为真菌毒素的去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锦橙果实发育进程香气成分及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相微萃取技术为香气富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同时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锦橙果实发育中共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在5个取样阶段果实中分别检出香气成分40、41、36、38、39种,分属于醛类、醇类、酯类和萜烯类等,其中醛类相对含量和种类数量先上升后下降,酯类相对含量和种类数量呈上升趋势。随着果实发育,可溶性固形物、VC和还原糖含量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令博  田云波  吴洪斌  明建 《食品科学》2012,33(15):178-182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为发酵菌种,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料液比对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的影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优化微生物发酵法制取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工艺。结果显示:发酵法制取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21h、接种量1%、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得到SDF产率为(17.25±0.23)%,所制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素的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3.38mL/g、4.32g/g和1.87g/g,与原料相比膳食纤维的纯度和理化性质均得到一定提高。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膳食纤维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其品质指标,是一种较好的高品质膳食纤维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400μL/L乙醇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的护色作用。结果表明,400μL/L乙醇熏蒸处理能有效降低双孢蘑菇呼吸强度、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相对电导率,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 ammonia-lyase,PAL)的活性并降低总酚含量,从而抑制双孢蘑菇酶促褐变;同时,能降低双孢蘑菇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抑制羰氨反应引起的非酶促褐变。由此可知,400μL/L乙醇熏蒸处理能有效延缓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色泽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干腌腊肉为研究对象,分析20%~50%(替代比) KCl替代Na Cl对腊肉脂肪氧化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替代比例增加,腊肉Na+含量降低(p 0. 01);替代组腊肉的POV和TBA值降低(p 0. 01),有利于提高腊肉抗氧化特性。但是,KCl部分替代Na Cl后,腊肉的肌内总脂、磷脂含量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替代组腊肉的C16∶0、C16∶1和C18∶1含量增加,C18∶2含量降低,且C16∶0、C16∶1含量随替代比例增加而增加(p 0. 01),C18∶2含量随替代比增加而降低(p 0. 01);随替代比增加,MUFA含量增加(p 0. 01)、PUFA含量降低(p 0. 01)。因此,KCl部分替代Na Cl会导致腊肉脂肪酸产生显著变化,进而会影响腊肉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