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526篇
水利工程   3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提高,天然多功能食品添加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香兰素作为一种易提取的天然香味化合物,因其原料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保鲜和加工尤其是乳制品的加工中。本文主要介绍香兰素的结构与性质,综述香兰素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包括抑菌作用、抗氧化作用、稳定剂作用,并提出香兰素在应用上还值得研究的问题,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魏娜  徐琼  张宁  李显贵  肖亦农  李炳学 《食品科学》2014,35(19):133-137
将一株从草莓果实上分离得到的能够积累类胡萝卜素的掷孢酵母利用二甲基亚砜法进行色素提取,经过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光光度计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与粘红酵母标准菌株R.glutinis NBRC 1125T、掷孢酵母标准菌株S. pararoseus CBS0376T及β-胡萝卜素标准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掷孢酵母野生型NGR主要积累3 种色素,分别为红酵母红素、圆酵母素和β-胡萝卜素,其中圆酵母素和β-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推测为13-顺式-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分别约为653.22 μg/g和635.10 μg/g),红酵母红素积累量较少,约为150.37 μg/g。野生型NGR的紫外诱变突变株Y9为高产β-胡萝卜素突变株,β-胡萝卜素积累量可占总类胡萝卜素比例的54%,W1为不产β-胡萝卜素,红酵母红素和圆酵母素积累量减少的粉色突变株,W4为不产色素的白化突变株。在常规酵母培养基培养下,野生型NGR积累总色素含量可达1 438.69 μg/g。  相似文献   
73.
1-MCP处理对杏鲍菇采后生理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杏鲍菇为试材,分别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的不同剂量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杏鲍菇采后质量损失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菇体断面微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MCP的剂量为0.3 μL/L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94%和37.38%,菇体断面微细结构较贮藏初期变化最小;当1-MCP的处理时间为24 h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42%和33.98%,贮藏前后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最小。实验证明了1-MCP的最适处理剂量为0.3 μL/L、最适处理时间为24 h。最适条件下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减缓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褐变程度,减小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有利于延长杏鲍菇的贮藏期,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4.
时白色链霉茵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ε-PL)含量的测定最佳体系进行研究,建立测定ε-PL含量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mL浓度为0g/L~1.20g/L的ε-PL与2mL浓度为0.75mmol/L甲基橙的混合,混合液振荡30min,室温下离心15min,速度是4000 r/min,上清液稀释20倍,洲465nm吸光度.通过最佳体系,进行标准曲线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醪液又称酒醅,是酿酒原料进行摊晾下曲后酒窖内发酵的综合物质,其所含呈味物质是蒸馏酒中芳香组分的重要组成.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是清香型白酒用曲在发酵过程中,重要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全自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与传统的皂化-回流滴定法进行对比分析,推测清香型大曲发酵醪液发酵过程中主要呈味物质为:乙醛、乙酸乙酯、乙醇;浓香型醪液主要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醛、异戊醛、乙缩醛、异戊醇,香气成分较清香型复杂且含量多.滴定法所监测的清香型醪液变化主要为乙酸乙酯的变化,乙醛在发酵过程浓度平稳;蒸馏工艺可得到部分醪液中的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76.
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制备蛋白质样品,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干酪乳杆菌大规模蛋白质提取及组学检测,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蛋白质降解的现象.利用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蛋白质样品分离效果良好,可获得重复性好和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质谱及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值得同行及相关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对不同采收期南果梨进行1-MCP处理,测定果实不同部位呼吸量及用不同浓度CO2处理后测定其组织内的CO2溶解量.实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与否对果实各部分呼吸量所占比例影响不大,南果梨呼吸主要是通过果皮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果皮部分呼吸量约占整个果实呼吸总量的90%以上,而果梗、果萼部分各占呼吸总量的5%左右;经高CO2处理的南果梨,随着CO2处理浓度的增加,果实组织内CO2溶解量随之增加;不同部位CO2的溶解量差异显著,果心部位CO2溶解量显著高于果肉;对照果实内的CO2溶解量高于经过1-MCP处理果实.  相似文献   
78.
黄土高原灌溉农田土壤团粒与碳酸钙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团粒分析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等方法,研究中国黄土高原西部灌溉农田土壤团粒与碳酸钙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调研灌溉农田土壤中,因碳酸钙的损失,大约97%的团粒被破坏,团粒数量与碳酸钙的溶解量成反比.随着团粒表面碳酸钙的减少,附着在团粒表面的粉粒和粘粒减少.在团粒表面和内部均分布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矿物颗粒之间存在3种胶结方式,分别是碳酸钙分布在矿物颗粒之间、碳酸钙附着在矿物颗粒表面或粘土矿物附着在矿物颗粒表面.研究结果说明,灌溉农田黄土团粒的胶结物主要是碳酸钙.  相似文献   
79.
阐述了-150℃工作的1Ni9低温用钢进行的焊接、热处理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等工作;并针对材料的焊接性能和产品特性设计了焊接叶轮的坡口型式及焊接工艺。完成了焊接力学性能试验、评价焊接材料,完成了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测定焊接收缩性能、制定焊接收缩量、评定-150℃焊接接头性能及焊接性能,确定产品叶轮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0.
辽河中下游柳河口至盘山闸段河流地貌生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流地貌角度,提出了包括河道横向形态多样性、纵向蜿蜒性、铅直向渗透性、河道稳定性及河岸带状况5大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5级评价标准,构建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辽河中下游柳河口至盘山闸段进行地貌评价,判断其地貌现状及限制因子,为日后保护、修复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