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84篇
  免费   2195篇
  国内免费   1063篇
电工技术   47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92篇
化学工业   15617篇
金属工艺   1511篇
机械仪表   570篇
建筑科学   2967篇
矿业工程   2138篇
能源动力   366篇
轻工业   6576篇
水利工程   180篇
石油天然气   4175篇
武器工业   133篇
无线电   8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26篇
冶金工业   2906篇
原子能技术   268篇
自动化技术   376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082篇
  2022年   1037篇
  2021年   1230篇
  2020年   1152篇
  2019年   1234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940篇
  2016年   1141篇
  2015年   1364篇
  2014年   2541篇
  2013年   2084篇
  2012年   2381篇
  2011年   2388篇
  2010年   2035篇
  2009年   2224篇
  2008年   2388篇
  2007年   1964篇
  2006年   1764篇
  2005年   1890篇
  2004年   1662篇
  2003年   1451篇
  2002年   1196篇
  2001年   999篇
  2000年   1041篇
  1999年   808篇
  1998年   731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585篇
  1995年   528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415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0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酸性污染物以潮湿和干燥两种形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球表面,一般将这个过程称为酸沉降。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酸雨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南亚。我国长江以南存在连片的酸雨区域。酸雨问题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外环境保护及相关学科的工作者对酸雨的危害、特点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辽宁省本溪市为例,对酸雨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2.
以某公司的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泥中含铬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去除铬的处理工艺.根据铬在污泥中存在的状态,采用硫酸作为浸出试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也对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示,电镀污泥中铬的质量分数为22.05%;取此种污泥2g,用10mol/L的硫酸溶解,在固液比(质量分数)为15∶1,搅拌速率为800r/m,待反应90min后,可使污泥中各种形态的铬溶解于硫酸中,从而去除污泥中的铬.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污泥中铬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浸出的铬可进一步综合利用,剩余污泥也可安全填埋,有利于减少此类污泥对环境甚至生态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73.
In this work, the effects of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in the liquid phase and the hydrodynamic regime of the bubble flow on the oxygen transfer rate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electroflotation process in batch mode.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α and 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were evaluat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lectroflotation process in terms of oxygena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liquid-sid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α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α was dissociated into KL and the specific interracial area (a) since the last one was obtained from the gas hold-up and the bubble diameter. The effect of Reynolds number which define the hydrodynamic of the bubble flow has been also studied. Models of KLa and KL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show the effects of the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and liquid pha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xygen transfer rate.  相似文献   
974.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LS-DYNA模块,建立起了泡沫金属胞元方孔模型,采用能更好反应实际情况的幂函数塑性模型,研究了冲击速度对泡沫金属冲击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泡沫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传递和分布以及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冲击速度对泡沫金属应力传递和分布以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初始撞击速度的提高,泡沫铝屈服强度有所提高,应力传递速度和接触端面处的泡孔变形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75.
柠檬酸盐法制备La0.7Sr0.15Ca0.15Co1-xFexO3-δ(x=0.2、0.4、0.6、0.8)阴极材料。该前驱体在900℃处理2h后,XRD证实已经形成完整的钙钛矿结构衍射峰。随Fe掺杂量增加,XRD谱图衍射峰的位置向小角度发生偏移,粉体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大。SEM观察La0.7Sr0.15Ca0.15Co1-xFexO3-δ粉体其表面活性较高并出现了一定的团聚现象,颗粒尺寸约为5μm。以La0.7Sr0.15Ca0.15Co1-xFexO3-δ为阴极,在氢气/空气中研究了模压法制备的单电池性能,Fe掺杂量对开路电压的高低不起决定性作用,而最高功率密度随Fe掺杂量增加而降低,在650℃最高功率密度由x=0.2时的351.7mW/cm2降为x=0.8时的231.1mW/cm2。  相似文献   
976.
采用薄层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一种银杏茶中银杏酸快速检测的方法.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银杏茶中的银杏酸;以硅胶G为固定相,石油醚;乙酸乙酯:冰醋酸(18:1:1)为展开剂对银杏酸进行分离纯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7nm.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银杏酸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009-0.093mg/mL(R^2=0.9997),精密度RSD为2.15%,平均回收率为100.90%,测定结果同HPLC法结果对照无明显差异,适用于银杏茶中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77.
摘要: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利用盐酸、中温α【一淀粉酶共同液化进行麦芽糖的制备。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一酶联用液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浆料液比(3:10),5%盐酸添加量12mL,酸化时间12min,温度100℃,浓度为0.0143g/100mL的中温仅一淀粉酶加酶量8ml,酶液化时间30min,pH值5.4,温度64℃,所得液化液DE值为8.12%。通过无机酸与酶法共同液化小麦淀粉得到的液化液DE值控制在具体数值范围内,为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备麦芽糖浆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对小麦淀粉在板框过滤时出现的困难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8.
将干燥玉米须水煮提取,提取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别分离两种提取物得到4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香草醛(1)、硬脂酸(2)、尿囊素(3)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79.
针对液态泡沫铝单条Plateau边界的析液现象进行数值研究.在不考虑气泡合并的情况下,表面张力、溶液粘度、重力加速度是影响Plateau边界内部析液的主要因素.对单条Plateau边界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实验值相对比,其中内部流场采用非交错网格的SIMPLE差分格式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单条Plateau内部速度场与前人模拟结果较吻合.此研究为制作铝合金泡沫材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Submicron diamonds were co-deposited on aluminum substrates with copper from the acid copper sulfate electrolyte by electrolyte-suspension co-deposition.After submicron diamonds were added to the electrolyte,the shape of copper grains transformed from oval or round to polyhedron,the growth mode of copper grains transformed from columnar growth to gradual change in size,and th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copper grains transformed from (220) to (200).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cathodic overpotential,it was found that the cathodic overpotential tended to remain unchanged when copper plane (220) grew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depositing pure copper,while it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time when copper plane (200) grew m the process of co-deposition.It was inferred that copper plane (200) was propitious to the deposition of submicron diamo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