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663篇
化学工业   5539篇
金属工艺   120篇
机械仪表   112篇
建筑科学   104篇
矿业工程   147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652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1299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5篇
冶金工业   297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法降酚的研究已比较成熟.然而,单一菌株的环境抗逆性普遍较低,在酚类污染处理中的应用常受限,而通过复合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微生物对酚类物质的可利用性.从石化污水厂好氧活性污泥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通过梯度驯化分离出4株苯酚降解菌,经16S rDNA鉴定分别为不动杆菌F1(Acinetobacter sp.)、粪产碱杆菌F2(Alcaligenesfaecalis)、蜡样芽孢杆菌F6(Bacillus cereu)、食酸菌F30(Acidovorax sp.).对4株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高效降酚复合菌的配比为F1:F2:F6:F30=2:4:1:4,其降解苯酚最适宜条件为,温度25~35℃,pH 7~8,振荡速度125 r·min-1以上,在适宜条件下24 h内可完全降解初始质量浓度1200 mg·L-1以下的苯酚,并且可耐受初始质量浓度1800 mg·L-1以上的苯酚.以石化污水处理厂污水为基础,进行复合菌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复合菌剂的加入不仅加强了系统降解挥发酚的能力,同时对其他降解指标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筛选出合成2,6-二氯-4-氨基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2,6-二氯-4-硝基苯酚经加氢反应合成2,6-二氯-4-氨基苯酚,并对其合成及提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反应条件下,产品纯度≥99.5%,反应总收率≥93%。[结论]优化了2,6-二氯-4-氨基苯酚合成及提纯工艺,产品收率高且易分离,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3.
以N-甲基苯胺、二硫化碳、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浓硫酸合成N,N′-二甲基-N,N′-二苯基秋兰姆二硫化物(MPTD).考察了原料的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优物料的物质的量比为n[N-甲基苯胺]:n[氢氧化钠]:n[二硫化碳]:n[过氧化氢]:n[浓硫酸]=1:1.15:1.60:0.66:0.5.最佳缩合温度20~25℃,氧化温度15~20℃;最佳缩合时间12~13 h;氧化时间4~6 h.  相似文献   
104.
以自制苯并噻唑离子液体([HBth]HSO4)为活性组分,HZSM-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过量溶剂浸渍法制备了固载型苯并噻唑离子液体催化剂([HBth]HSO4/HZSM-5),并用于催化合成烷基糖苷.通过FTIR、原位红外光谱、TG、N2物理吸附-脱附、FESEM-EDS和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Bth]HSO4被成功地引入到HZSM-5的表面及孔道内.当催化剂用量为1.5%(以葡萄糖与辛醇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温度为105℃、n(正辛醇):n(无水葡萄糖)=6:1时,辛基糖苷得率达148.86%.底物拓展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HBth]HSO4/HZSM-5对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且催化剂能稳定循环使用4次.活性组分流失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烷基糖苷催化合成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确定了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某电镀锡机组在2016年12月从原PSA(苯酚磺酸)电镀锡工艺切换为MSA(甲基磺酸)电镀锡工艺时,使用同卷基板的前、后半卷分别用2种工艺镀锡,再在相同条件下库存3年后,各项检测数据及印铁涂布内涂料后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MSA工艺生产的电镀锡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并在多项检测项目上优于PSA工艺生产的电镀锡产品。  相似文献   
106.
马晓 《轮胎工业》2021,41(4):0242-0242
研究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PZ在丁苯橡胶(SBR)/白炭黑体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SBR/白炭黑体系中以TPZ等量替代促进剂DPG,TPZ具有类似促进剂DPG的活化作用,可降低胶料的滚动阻力,且更加环保;少量TPZ作为偶联活化剂用于SBR/白炭黑体系的母炼中,可以减小硅烷偶联剂用量,降低成本,提高填料分散性和偶联效率,从而使胶料获得更佳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7.
李明  杨岩  张黎君 《无机盐工业》2021,53(11):66-70
主要研究了不锈钢/PbO2电极和掺杂的不锈钢/Fe-PbO2电极的制备,用其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来评价该电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恒流阳极电沉积技术制备的PbO2电极,掺杂和不掺杂铁的电极主要成分都是β-PbO2;两电极外观都没有明显的裂纹等缺陷,掺杂铁的二氧化铅镀层颗粒大小镶嵌,很好地清除了内应力,保证了基材与镀层不易脱落,未掺杂铁的二氧化铅镀层颗粒细小、均匀,内应力有些大;将Fe(NO32添加至电沉积溶液中,致使PbO2电沉积层的析氧电位向正方向移动,改善了PbO2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以至于更有利于氧化降解有机物。用改性的Fe-PbO2电极和常规的PbO2电极分别降解初始浓度相同的邻苯二酚和苯酚有机物废水,改性的Fe-PbO2电极对苯酚和邻苯二酚的去除率均高于常规的PbO2电极。掺杂铁的二氧化铅电极较未掺杂电极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更高的析氧电位,更适宜于用作电催化阳极。  相似文献   
108.
以钾长石为原料,采用氧化钙和硅酸钠对其进行负载,使其具有更多的微介孔结构,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其改性,合成得到的钾长石负载改性物(CK)对废水中苯酚进行吸附。考察了CK添加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K吸附苯酚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进行拟合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CK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溶液呈中性时吸附效果较佳;吸附在1 h时开始趋于平衡;随着苯酚初始质量浓度(50~3 000 mg/L)的增加,CK对苯酚的吸附量可增至30.32 mg/g并趋于饱和,该值是原材料的9倍多。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CK对苯酚的吸附过程,说明该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说明钾长石经负载改性后有利于吸附废水中的苯酚。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对-特辛基苯酚新老生产工艺催化剂选型的不同,重点阐述了新型催化剂生产对-特辛基苯酚的试验方法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0.
预乳化工艺合成烷基糖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双林 《云南化工》2004,31(3):11-13
研究了以葡萄糖、月桂醇为原料,采用预乳化工艺直接合成十二烷基糖苷,考察乳化工艺及连续进料对葡萄糖的转化率和糖苷的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