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7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电工技术   225篇
综合类   254篇
化学工业   1797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106篇
建筑科学   619篇
矿业工程   67篇
能源动力   122篇
轻工业   756篇
水利工程   272篇
石油天然气   106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篇
冶金工业   118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南方某净水厂臭氧活性炭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20 mg/L,反应60 min时,可使菌落总数降至低于20 CFU/mL,此时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反应后余氯达到0.51 mg/L以上,消毒副产物总量不超过1,可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72.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饮用水时各阶段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臭氧发生系统、臭氧尾气处理系统、臭氧预氧化及后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各阶段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指出:臭氧发生系统采用氧气为原料来提高臭氧浓度,臭氧质量分数可达6%左右;由于电加热分解臭氧尾气反应速度快,可在1.5~2s内完全分解,应是今后自来水厂臭氧尾气处理技术应用的重点;臭氧预氧化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或水射器单点投加,投加量为1~2mg/L,接触时间为1~4min;臭氧后氧化一般采用微孔曝气盘以微气泡的形式多点投加,水中臭氧余量控制在0.2~0.4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生物活性炭滤池对苯类化合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在500~1000范围内的腐殖质去除率达70%~86.7%。  相似文献   
73.
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不同滤料介质的生物滤池对于姚江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双层生物滤料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可以延长滤池反冲洗周期,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处理能力,适合于传统滤池的改造。采用颗粒活性炭-石英砂滤料滤池的综合处理效果优于同类型的颗粒活性炭-沸石滤料滤池,通过加入少量臭氧(0.8~1.0mg/L)可以提高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由蒜头果油制取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的3种合成路线,比较了3种合成路线中臭氧化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合成路线一为5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26.9%;路线二为4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61.7%;路线三为3步反应,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为68.1%.通过对比确定路线3是最佳合成方案.用拟水平正交试验法对路线3的酯化反应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70 ℃左右;催化剂用量与原料比为1∶5(v·m-1);反应时间2 h.该优化条件可使1,15-十五碳二酸二甲酯收率达到72.4%.  相似文献   
75.
研究表明,配合剂与防老剂的类型及用量影响轮胎的外观质量和轮胎表面的老化龟裂性能。研究还显示,抗氧剂PCT和再生橡胶能改善轮胎表面的黑度与外观质量,抗氧剂PCT还能改善胶料的耐臭氧老化龟裂性能;抗氧剂PCT的用量为0.5~2份。  相似文献   
76.
赵蔚  吴友平  黄希  张立群 《橡胶工业》2007,54(4):221-224
采用少量(0~5份)蒙脱土(MMT)等量替代炭黑,考察炭黑/MMT/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强伸性能、耐磨性能和耐屈挠龟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炭黑/MMT并用比的减小,炭黑/MMT/SBR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屈挠龟裂性能明显提高,耐磨性能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77.
针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出水化学需氧量(COD)难以达标的问题,采用实际焦化废水,通过开展半连续实验室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单独臭氧氧化、O_3/H_2O_2氧化和UV-Fenton氧化3种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并对不同工艺出水的UV_(254)、BOD_5/COD、发光细菌毒性、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出水水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臭氧投加量和添加H_2O_2能显著提高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工艺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水COD为(200±10)mg/L、O_3投加量为30 mg/L时,反应120 min后单独臭氧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仅为36%;而对于UV-Fenton氧化,进水COD为(200±10)mg/L、H_2O_2(30%)投加浓度为2 g/L、Fe~(2+)与H_2O_2摩尔比为1∶10时,COD的去除率为50%;单独臭氧氧化和UV-Fenton均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进水COD为(200±10)mg/L、O_3投加量为30 mg/L、H_2O_2(30%)投加浓度为2 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63%,O_3/H_2O_2氧化工艺出水COD达到74 mg/L,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3种工艺中,O_3/H_2O_2氧化的COD去除效果最好,这主要归因于O_3和H_2O_2协同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但当H_2O_2浓度过高时,体系中产生的·OH反而与H_2O_2反应,从而导致O_3/H_2O_2体系的氧化能力下降。3种工艺都能有效降低出水毒性,出水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单独O_3氧化、O_3/H_2O_2氧化处理15 min后,相对发光度分别上升到90%和87%,UV-Fenton氧化处理30 min后,出水的相对发光度上升到71.57%。与单独臭氧氧化和O_3/H_2O_2氧化工艺相比,UV-Fenton工艺处理出水急性毒性相对较高,可能与臭氧的消毒作用有关。3种工艺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不明显,BOD_5/COD从0.02最大提升到0.1左右。UV_(254)和三维荧光光谱的对比分析表明,3种工艺对出水中芳香族化合物和荧光物质具有明显的分解作用。单独O_3氧化可优先降解废水中腐植酸类物质中的共轭双键结构,而O_3/H_2O_2氧化工艺对环状共轭污染物的氧化效果更显著。随着UV-Fenton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大分子的类腐植酸以及紫外区类富里酸优先被氧化降解,最终转化为可见区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质,而类蛋白质和可见区类富里酸物质在出水中仍存在较高浓度,UV-Fenton氧化工艺对荧光物质去除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78.
臭氧氧化降解高浓度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臭氧进气量、反应时间、温度及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臭氧进气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增长,COD去除率增大;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大;溶液的初始pH值对臭氧氧化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在pH值为11—12左右时,COD的去除率最大;在臭氧氧化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过程中,酚的降解规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79.
臭氧氧化法除地表水有机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楼台芳  吴玲 《水处理技术》1995,21(4):219-222
本文阐述臭氧化法除地表水有机物的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有机物的总氧化速率受活化控制,影响氧化率的最高显著因素是温度,其次是pH,接触时间等,臭氧很容易氧化腐植酸,在30℃,pH9.0~10.0,7min内,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对邯郸热电厂生产处理也取得良好效果,35℃,pH7.4~7.6,10min内,COD去除率可达67%,可望将臭氧化水处理工艺应用于电厂水处理。  相似文献   
80.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机理与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这是由于高压脉冲放电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利于去除污染物的复杂的物理以及化学反应。作者介绍了一些基本原理,同时综述了近来国内外高压脉冲放电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高压脉冲放电过程的催化强化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以及灭菌去除污染物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