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60篇
金属工艺   9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127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8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微重晶石特级粉制造工艺中的制氟防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提出用稀盐酸、硼酸和反应助剂作为含有萤石、方解石杂质的重晶石粉体酸漂增白的新配方。新配方可以有效抑制氟化物对酸漂设备的腐蚀;生产的超微特级粉中的硫酸钡含量达99%以上,产品白度(R457标)达93。此种特级粉的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目前国内外同类粉体。  相似文献   
22.
王忠  刘国华  许令兵 《矿产勘查》2022,13(5):616-622
河南省土门萤石矿赋存于上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地层中,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岩对萤石成矿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白云质大理岩因其化学成分富镁钙、缺硅,有利于萤石成矿。叠加发育于岩性接触面之上的断裂构造是成矿的有利条件,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同时为成矿物质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矿区内正长(斑)岩脉可能是成矿母岩。研究认为土门萤石矿床为(低温)热液充填脉状矿床。矿区内存在多次成矿,总体而言,萤石成矿在先,之后又有多次的成矿热液活动叠加,并形成了Mo、Pb、Zn等金属矿化。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湖南某重晶石矿与石英、萤石和铅锌矿等伴生,为综合开发利用该矿产资源,对其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矿石中含0.98%的铅锌矿,具有一定回收价值,试验采用硫酸铜、乙基钠黄药优先回收铅锌混合粗精矿,浮选铅锌尾矿则采用水玻璃作石英等脉石矿物抑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捕收剂浮出重晶石精矿。通过混浮铅锌、一粗、一扫和五精重晶石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铅锌品位35.49%、产率2.54%的铅锌混合粗精矿,BaSO4品位92.15%、BaSO4回收率94.33%、比重4.3g/cm3的重晶石精矿,以及BaSO4品位仅5.07%的重晶石尾矿,实现了重晶石、铅锌矿与石英等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铅锌混合粗精矿可进一步浮选获得合格的铅精矿与锌精矿。  相似文献   
24.
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春云 《珠宝科技》2004,16(3):43-49
夜明珠之谜在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犹太文明和日本文明中都存在,但迄今为止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和一个人类文明史上的未解之谜。通过回顾夜明珠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夜明珠夜光的本质不是传统所谓磷光,而是指巨粒金刚石熠熠闪光和自然出火的光学性质,是金刚石对于白光折射、反射、全反射和色散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通过比较矿物的光学性质,得出夜明珠的本质就是自然出火的、具有曲面形或似球形的巨粒金刚石,而不是光学性质与金刚石类似的锆石、金红石、石榴石,也不是折光率和色散系数明显低于金刚石的其它宝石、工艺石材、料珠或者珍珠。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表明夜明珠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中指称巨粒金刚石的标志矿物或者指纹矿物。  相似文献   
25.
江西某石英型萤石矿,其中大部分萤石与石英紧密连生,造成单体解离困难,从而影响矿物选别指标。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CaF2品位为67.86%,SiO2、CaO、Al2O3含量较高,分别为19.04%、5.91%和3.32%。这表明矿石中脉石以石英和硅酸盐矿物为主,其他成分含量较少。本文探究了油酸钠(NaOl)和叔十二烷基硫醇(TDM)组合捕收剂对该石英型萤石矿的浮选效果,并对捕收剂进行了表面张力测定。浮选结果表明,组合捕收剂在矿浆pH为9.5,油酸钠和叔十二烷基硫醇摩尔比为8:2时,对萤石的浮选指标最好,通过1粗4精3扫全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CaF2品位为94.06%,回收率为99.55%的高品级萤石精矿。捕收剂的表面张力测试表明,组合捕收剂的CMC值略小于油酸钠,且在气—液界面的分子排列紧密度高于油酸钠。因此,相比于油酸钠来说,组合捕收剂可以更好的改变矿物表面的疏水能力。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嵌布粒度细的石英型萤石矿的有效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对赣南谢坊萤石矿床萤石Ca F2和围岩的钙、氟元素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发现矿井萤石含量与围岩的钙、氟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谢坊萤石的钙氟成矿物源来自矿床围岩.谢坊萤石矿的形成是通过地热水环流汲取围岩Ca,F元素,在合适的断裂空间沉淀析出萤石,形成典型的热液成矿萤石.谢坊萤石矿床围岩的w(Ca)/w(F)大于萤石,显示热液成矿过程中存在Ca的剩余,F元素对成矿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不同矿点矿石的选别试验研究表明,美女山和烂泥塘两矿点矿石因萤石嵌布粒度很细,难以获得较好选别指标,而将这两矿点矿石与其他易选矿石配矿选别,获得的萤石精矿达化工一级品标准,CaF2回收率大于90%,使余杭萤石矿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8.
超微立方ZrO2的制备及其催化CO完全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立方晶型CaO稳定化ZrO2粉体(表示为ZrO2(CaO)),考察了干燥工艺对粉体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rO2(CaO)及Ni、Cu、Pa/ZrO2(CaO)催化剂对CO完全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ZrO2(CaO)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共沉淀-乙醇脱水-超临界流体干燥可以有效地防止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生成硬团聚体,从而获得大比表面积(88.3m^2/g)、大孔体积(0.54ml/g)、小粒径(~11.5nm),并具有良好单分散性能的ZrO2(CaO)粉体。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及载体,超微Zn(CaO)在CO完全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未担载任何活性组分的超微Zn(CaO)是CO完全氧化反应的高温催化剂,达到50%转化率的温度约为280℃,100%转化率的温度为550℃;以超微ZrO2(CaO)粉体作载体,担载Ni、Cu或Pd的负载型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9.
本文采用不同于常规药剂(碳酸钠、水玻璃)、碱性(pH≥8.5)、矿浆加温(40一50℃)浮选萤石的传统工艺制度,在近乎中性(pH=6—7)介质中,合理添加“改性水玻璃复合剂”进行常温(20一30℃)浮选.从白钨尾矿中获得合格萤石精矿,促成铍矿石中萤石与云母很好分离,大幅度地提高铅锌矿中萤石浮选指标,品位≥98.5CaF_2(一级品),回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30.
柿竹园萤石综合回收浮选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研制的组合新型萤石抑制剂NO3进行柿竹园多金属矿萤石浮选试验,对含CaF226.55%的强磁选非磁性产物,获得的萤石浮选精矿含CaF297.39%、SiO21.06%、CaCO30.68%,CaF2回收率72.41%。本文对NO3在萤石浮选中的抑制作用及其效果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