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64篇
  免费   3921篇
  国内免费   1590篇
电工技术   1032篇
综合类   1733篇
化学工业   6947篇
金属工艺   5050篇
机械仪表   1799篇
建筑科学   881篇
矿业工程   1039篇
能源动力   1292篇
轻工业   1118篇
水利工程   281篇
石油天然气   775篇
武器工业   191篇
无线电   35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73篇
冶金工业   2723篇
原子能技术   316篇
自动化技术   48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012篇
  2022年   901篇
  2021年   1312篇
  2020年   1401篇
  2019年   1349篇
  2018年   1101篇
  2017年   1267篇
  2016年   1143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589篇
  2013年   1777篇
  2012年   1896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406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732篇
  2006年   1688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238篇
  2003年   1241篇
  2002年   1025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6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微波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介绍了微波加热原理,阐述了微波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是液相微波加热在制备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以及微波烧结在合成陶瓷材料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62.
新型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纳米S iO2颗粒表面引入羟丙基氯活性基团,得到功能化S iO2颗粒,再将羟丙基氯化的S iO2颗粒交联固定在壳聚糖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纳米S iO2杂化材料(简称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研究杂化材料的热性能;考察了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和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能力。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微粒为纳米尺度的无机S iO2加强化的微粒,S iO2颗粒分散在材料中,形成均匀的表面;TG分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热性能有所提高;沉降实验测得壳聚糖和杂化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沉降时间分别为130.3,68.5s,表明杂化材料的沉降速率比壳聚糖的沉降速率快了近一倍;杂化材料对金属离子Ca2+和M g2+的吸附量分别可达到0.289 3,1.445 6mm ol/g。  相似文献   
63.
BaTiO3基Au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成功的将高体积面分比的Au纳米颗粒复合到BaTiO3的非晶薄膜中,并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用XRD、TEM、椭偏仪、吸收光谱、光克尔效应OKE(Optical Kerr Effcet)方法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从吸收光谱观察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Surface Plasma Resonance)峰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红移的现象。光学非线性测试表明薄膜具有高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和超快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4.
65.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相似文献   
66.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并评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机制,描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应变速率超塑变形中的一些理化现象,说明了变形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性能,并指出了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7.
脉冲激光诱导Zn/InP掺杂过程中温度分布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洪涛  陈朝 《中国激光》2003,30(8):755-758
在实验的基础上 ,分析脉冲激光诱导半导体InP掺杂Zn过程 ,利用简化的一维模型 ,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 ,给出一种较直观的脉冲激光辐照有限厚双层材料Zn/InP的温度分布解析形式  相似文献   
68.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反应24小时。原始黏度(50℃)11.0和8.36 Pa.s的两种稠油裂解并静置除水后,黏度降低76.2%和75.6%,室温放置60天后降黏率下降小于3个百分点,气相色谱显示裂解后轻组分明显增加,红外光谱显示稠油组分发生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机理。所用化学助剂JN-A在油水中均可溶,耐温达250℃,耐矿化度达50 g/L,其水溶液以30∶100的质量比与稠油混合时形成低黏度的O/W乳状液。当水相含1.0%JN-A和0.5%催化剂时,两种稠油水热裂解后的反应混合物为O/W乳状液,黏度仅为319和309 mPa.s,静置除水后的稠油降黏率增加到86.5%和87.3%,其中的轻组分含量进一步增加。该井下乳化/催化水热裂解复合降黏法成功地用于孤东两口蒸汽吞吐井,稠油井作业后初期采出的原油黏度由~9 Pa.s降低到1 Pa.s左右,随采油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约50天后超过4Pa.s。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结合“ODS清洗剂消费淘汰项目”的实施,并对新型超声波清洗机及新型ODS清洗液进行了工艺试验,阐述了超声波清洗技术是贵/廉金属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清洗技术。  相似文献   
70.
金属泡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祥  李言祥 《材料导报》2003,17(5):5-8,11
综述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液相法制备金属泡沫材料包括气体吹入法、固体发泡剂法和固体—气体共晶凝固法、熔模铸造法、渗流铸造法、喷射沉积法以及粉末加压熔化法等制备方法。采用金属粉末烧结法、浆料发泡法等制备工艺可以从固相制备金属泡沫材料。电沉积法以及气相沉积法可用于制备高孔隙率的金属泡沫材料。最后简要总结了金属泡沫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