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13篇
  免费   4999篇
  国内免费   2796篇
电工技术   3423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031篇
化学工业   9465篇
金属工艺   21853篇
机械仪表   11368篇
建筑科学   3768篇
矿业工程   3986篇
能源动力   1052篇
轻工业   3431篇
水利工程   549篇
石油天然气   3355篇
武器工业   899篇
无线电   48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85篇
冶金工业   7110篇
原子能技术   541篇
自动化技术   1532篇
  2024年   549篇
  2023年   2138篇
  2022年   2019篇
  2021年   2317篇
  2020年   1923篇
  2019年   2107篇
  2018年   1069篇
  2017年   1587篇
  2016年   1735篇
  2015年   2224篇
  2014年   4890篇
  2013年   3468篇
  2012年   4409篇
  2011年   4336篇
  2010年   3898篇
  2009年   4503篇
  2008年   5082篇
  2007年   4306篇
  2006年   4064篇
  2005年   3802篇
  2004年   3280篇
  2003年   2746篇
  2002年   2502篇
  2001年   2176篇
  2000年   1976篇
  1999年   1680篇
  1998年   1796篇
  1997年   1717篇
  1996年   1673篇
  1995年   1646篇
  1994年   1555篇
  1993年   1323篇
  1992年   1291篇
  1991年   1194篇
  1990年   1172篇
  1989年   1220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1年   5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ST50润湿实验仪完成了钎焊并研究分析了Sn-9Zn-3Bi/Cu接头在170℃下长期时效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Sn-9Zn-3Bi/Cn接头时效至200 h后在界面处形成单一连续的Cu5Zn8化合物层;时效至500 h和1000 h后,界面处形成了3层化合物层,从铜母材侧起,分别为Cu-Sn化合物层,Cu-Zn化合物层和Sn-Cu化合物层;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整个金属化合物层变厚,而Cu-Zn化合物层减薄,表明Cu-Zn化合物层在时效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设计了数字化CO2焊机的硬件结构,并根据CO2焊接工艺的特点,编写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了整个焊接系统的数字化.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320F2812芯片控制的焊接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为控制策略的智能化和最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93.
金属薄膜结合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l2O3基体上磁控溅射沉积的Au/NiCr/Ta多层金属薄膜,用压痕法、滚动接触疲劳法、摩擦力和声发射两种模式同时监测的划痕法,对比研究了金属薄膜与基体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压痕试验从压痕形貌上很难判断薄膜与基体是否发生剥离,压入过程中也没有诱发裂纹的产生,更无法分辨薄膜层间的分离;由于金属薄膜的塑性变形,滚动接触疲劳法很难应用于金属薄膜结合性能的表征:划痕法可应用于多层金属薄膜的特异划擦行为研究,其中摩擦力模式能反映压头进入不同金属膜层时的变化,层间声发射信号的灵敏度不如摩擦力信号,对应试验条件,摩擦力曲线存在若干以拐点为特征的载荷,摩擦力曲线上出现的拐点及拐点特征载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层膜的层数和层厚,并可刻划出该膜/基体系承受压入载荷而不发生剥落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4.
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半固态铝合金触变成形的实验装置,对实验结果与模拟仿真计算进行了对比,其二者的拟合度很好。  相似文献   
995.
By use of X-ray diffract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friction and wear results obtained from MM-1000 dynamometer tests of CVI pitch/resin C/C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By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such as matrix carbon,applcation environment,graphitization degree and brake pressure,etc,friction and wear mechanism of carbon materials were prob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itch densified CVI initially treated composite is more graphitizable with its graphitization degree up 59 62%,and which results in uniform small debris easier to generate,more smooth friction curves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0.3-0.4 and relatively higher wear and mass loss,compared with CVI/resin C/C composites.It was further proved by SEM observation that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C/C composite was system dependent.Factors determining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such as the size of debris and its influence on friction and wear,brake pressure,graphization degree and debris bilm formation interacted and affected each other.The friction and wear mechanism of C/C composites under different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needs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6.
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在埋弧焊过程中,熔池中S,P的脱去过程,主要是以分别生成硫酸盐和磷酸盐的形式进行的化学冶金反应,并提出了熔池中的硫,磷脱去过程存在一个极限值,而这个极限值与焊剂的碱度和焊剂,焊丝及母材中的硫,磷含量有关。在焊剂碱度BI≥2.5的高碱度焊剂中,根据焊丝或焊剂中硫含量的不同,熔敷金属中硫的的极限值可低于焊丝中的硫含量或接近焊剂中的硫含量;而磷的极限值为0.010%±0.002  相似文献   
997.
简介了试验室阶段时Mg-Y、Mg-Y-Mn合金板材的研究。在MB1基础上用稀土元素Y附加合金化后,筛选出名义成分为Mg-(3-4)%Y-2%Mn的新型镁合金,该合金是高强、耐热、抗蚀、可焊的板材合金,综合性能较为满意。新合金有待中间试验后进一步考核和完善,可望将来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有所试用。  相似文献   
998.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模型,模拟铝钢焊接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Fe_2A_5的生长过程。针对Fe_2A_5的特殊晶体结构,通过随机选定Fe_2A_5的c轴方向与形核界面的夹角来确定晶粒生长取向,以实际焊接过程的热循环作为模型的温度参考,采用局部抽象的网格之间的结合能的变化作为生长驱动力来建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形核取向下的晶粒生长存在明显的竞争生长现象,而夹角为90°的晶粒生长竞争优势明显,使界面上生长的Fe_2A_5呈现"板条状"分布,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影响因素为Fe,Al原子在Fe_2A_5晶粒中的扩散机制不同,这与实际的试验结果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多种宏微观分析手段,对新型手机用PCB板的失效焊点(BGA)与散落焊珠的组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贴装技术(SMT)回流焊工艺参数控制不当是主要的失效起因;焊膏质量不佳及回流焊工艺与其不匹配是导致焊点焊块失效的另一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就回流焊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焊膏质量的改善提出了具体建议,以确保该PCB板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消失模铸造金属液在型内的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失模铸造金属液在填充铸型初期的流动接近失重状态,且直浇道越高越接近失重态.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开放或封闭的判据是:单位时间内浇注系统提供的金属液大于等于泡沫退让的体积为封闭式,当金属液小于泡沫退让的体积时为开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