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研究了制取钴粉的两个不同过程产物的相变。结果表明:由草酸钴(CoC2O4·2H2O)直接通过氢气还原制取钴粉,其钴粉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差,不利于进一步生产优质硬质合金;由草酸钴(CoC2O4·2H2O)先在空气中煅烧为氧化钴(Co2O3),然后再用煅烧所得的氧化钴(Co2O3)通过氢气还原制取钴粉,其钴粉分散性和流动性好,利于进一步生产优质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12.
本从陶瓷材料的无损检测,形貌分析,成份分析以及纳米陶瓷材料的表征分析等几方面论述了现代测试新技术在陶瓷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水晶中最为常见的固态包裹体为针状、纤维状晶体.利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对这些天然水晶中固态包裹体进行系统的光学观察和成分分析,并确定了这些天然水晶中各种针状、纤维状包裹体以及"面包渣"状包裹体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验样品的成分,制定一定的浮法成型的温度制度,采用自制小型石墨锡槽,模拟硼硅酸盐玻璃的浮法成型过程,用电子探针结合能谱仪,测试浮法硼硅酸盐玻璃在1250~650℃温度范围内不同温度段下表面渗锡的分布情况,研究硼硅酸盐玻璃不同于传统钠钙硅浮法玻璃的渗锡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浮法工艺制度下,硼硅酸盐玻璃渗锡的深度达到40μm左右,并且高温段锡离子以纵向深度扩散为主,低温下锡离子主要在玻璃的近表面富集。在浮法成型的过程中,渗锡的分布曲线上会出现卫星峰,但是最终在出锡槽的温度下渗锡曲线是单调递减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场举升系统结垢统计、室内铸体薄片,结合SEM和电子探针分析了强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成分的变化和储层结垢类型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垢的主要类型随着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注入PV数的增加发生变化,注入初期以碳酸盐垢为主并含有少量硅垢和有机物,注入中期3种垢成分含量相当,注入后期结垢类型转变为与初期相同类型。铸体薄片分析表明,垢形态为白色云雾状和褐色胶结状,部分孔隙阻塞造成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面孔隙率平均下降6.45%。研究区垢的类型主要为钙垢和硅垢,含有少量的钡/钛垢和铁垢。由于强碱的溶蚀作用,地层和井筒中容易出现结垢现象,建议在能够实现相同提高采收率幅度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弱碱三元复合驱。  相似文献   
16.
铌-硅基自生复合材料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 -硅基自生复合材料是一种颇具潜力的高温 (>115 0℃ )结构材料 ,它可用作先进的涡轮叶片材料。这些复合体包含由Nb固溶体增韧的Nb5Si3 ,Nb3 Si型硅化物 ,并含有高Cr、Ti、Hf、B和Al等合金元素。对复合材料的室温断裂韧性和高温蠕变强度有良好的作用 ,如加入Cr和B有利于产生稳定Laves相和铌硼硅化物T2 相等 ,从而提高抗氧化性能。铌和铌 -硅化物复合材料相平衡的基础是Nb -Si相图靠近富Nb一边有一共晶点(Nb3 Si和Nb)。由Si含量为 10 %~ 2 5 %(原子分数 下同 )的Nb -Si二元系制备Nb -Nb3 Si和Nb -Nb5Si3 复合材料。由二元亚…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日新制钢公司技术研究所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对热镀Zn-Al—Mg合金镀层钢板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有关的试验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反应烧结的O-′Sialon和金红石型TiO2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TiO2/O-′Sialon扩散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等方法,对扩散偶的扩散界面及垂直于界面的断面进行了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及元素面分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TiO2/O-′Sialon界面反应过程。XRD结果表明:TiO2与O-′Sialon在界面处发生反应生成TiN和SiO2,但在1200℃时扩散反应程度微弱,界面处存在Sm2O3偏析,并且与SiO2生成Sm2Si2O7;SEM照片显示TiO2/O-′Sialon界面处存在不规则硅酸盐熔融层;EP-MA元素面分布分析表明Ti、Si等元素富集于硅酸盐熔融层内,只有微量元素扩散至基体内。综合分析结果得出,TiO2/O-′Sialon界面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物理接触阶段、熔融层形成及元素富集阶段、熔融层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9.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对安瓶玻璃管中出现的结石进行了研究,从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入手查找到了结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蓉  胡海燕  张丽倩 《矿产勘查》2019,(9):2280-2285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地区的华阳川发育含天河石伟晶岩,其中的天河石蓝绿色-绿色,半透明—微透明,玻璃光泽,表面可见一组平行解理,自形板柱状居多,少数为不规则块状,粒度(0. 6~2) cm×(2. 5~4) cm,最大可达2cm×6cm。晶面上可见白色平行排列的条纹。天河石镜下以条纹长石状态存在,形态上呈细脉状,主晶手标本显示蓝绿色,单偏光下无色透明,负低凸起,正交镜下呈一级灰色,无多色性,内部发育交织规则的、明暗相间的格子双晶,宽度较大,一般可达100~150μm。电子探针(EPMA)结果显示,该部分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_2(平均63. 306%),Al_2O_3(平均17. 456%)以及K_2O(平均16. 360%),指示其矿物成分为钾长石为主。嵌晶手标本显示白色,单偏光下呈无色透明,负低凸起,正交镜下呈一级灰干涉色,无多色性,宽度一般为40~80μm,内部双晶不发育。主晶与嵌晶延长方向相同,各自具有一致的光性方位,正交光下各自同时消光,电子探针(EPMA)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为SiO_2(平均68. 009%),Al_2O_3(平均18. 746%)以及Na_2O(平均10. 819%),分析化学成分可得其矿物成分上以钠长石为主,含少量的钾长石(0. 4%~0. 7%)和钙长石(0. 4%~2. 0%),镜下特征以及电子探针结果指示其为钠长石(NaAlSi_3O_8)。华阳川伟晶岩中的天河石中钾长石与钠长石分异作用较强,说明其形成温度较低,使钠长石从熔体中大量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