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128篇
化学工业   620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4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人参叶三醇皂苷,以氯仿-甲醇为流动相洗脱,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人参皂苷Re。结果表明,利用硅胶柱层析柱从35 g叶三醇皂苷中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e7.36 g,得率为21.03%。采用重结晶法对经硅胶柱分离制备的5 g Re进行提纯,将结晶产品分开收集,第2次结晶效果最好,得产品2.43 g,得率为48.68%,纯度为98.89%。  相似文献   
32.
AB8大孔树脂吸附与硅胶层析法分离姜酚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AB8大孔树脂吸脱附两种方法分离姜油树脂中的姜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分离样品进行表征,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测试样品的气相色谱-质谱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分离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峰面积百分比。以姜酚标准样品为参比,确定了姜油树脂所含姜酚在分离样品中的富集率。结果表明硅胶柱层析法的分离样品中姜酚集中在第3、4段,其中第4段含量最高,共鉴定出19种成分,姜酚峰面积百分数为14.34%,富集率为59.01%;采用AB8大孔树脂分离时姜酚集中在洗脱液前5号样,其中2号样含量较高,鉴定出11种成分,姜酚峰面积百分数为55.68%,富集率为70.88%。  相似文献   
33.
为了得到纯净的、具有较高生理和药理活性的单体人参皂苷Rh1,从三七中提取总皂苷,并对三七总皂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人参皂苷Rh1单体.分别经过乙醇浸提、石油醚脱脂、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大孔吸附树脂脱糖脱色及硅胶层析,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h1.结果表明,1 000 g三七干燥根经醇提、脱脂、萃取和脱糖脱色可制得三七...  相似文献   
34.
郭海燕 《化工时刊》2002,16(1):32-33,36
利用变压吸附装置,采用5A分子筛及硅胶两种吸附剂,对CO2与N2混合气体,及CO2与O2混合氧化分别进行实验研究,测出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曲线,描述了吸附机理,分析了穿透曲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5.
采用种子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合成了单分散性好,粒径均匀的大粒径硅胶微球。系统研究了制备体系介质性质、种子物料的质量比、扩径物料的加入时间及加入次数等诸因素对硅胶微球粒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手段对制备出的硅胶微球的粒径、外观形貌、孔容、孔径、比表面等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通过该技术可以制备出可控粒径的硅胶微球,并且孔径约10nm,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于350m~2·g~(-1),非常适合用于高压色谱分离柱的填料。  相似文献   
36.
通过单缩反应将对苯二甲醛与氨丙基硅胶缩合固载到硅胶上,然后与2-氨基-1-环戊烯-1-二硫代羧酸(ACDA)缩合并进一步与金属钯络合形成硅胶固载的钯催化剂.氯化钯与硅胶固载的对苯二甲醛缩ACDA质量比为1∶8.5,反应温度为室温,时间为48 h以上.将该催化剂应用于Heck反应,研究了该催化剂对溴代苯与丙烯酸反应制备肉桂酸的催化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物与催化剂投料比为0.05 mol(溴苯)∶0.05 mol(丙烯酸)∶0.5 g(钯催化剂)∶0.5 g(四丁基溴化铵)时,肉桂酸产率为81%.该催化剂重复使用2次,产物收率仍能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7.
苏打 《电脑迷》2009,(21):25-25
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聆听一首美妙的歌曲,心情格外地放松舒畅。此时,耳机便成为静夜中唯一陪伴你的朋友,将美妙音乐娓娓道来,演绎一个人的精彩……  相似文献   
38.
以季铵化壳聚糖(QCS)和层析硅胶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硅胶含量的多孔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多孔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层析硅胶的用量对多孔膜的含水率(WU)、溶胀度(SR)、机械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层析硅胶含量的增加,多孔膜的含水率、溶胀度和电导率均升高,但机械性能下降。当层析硅胶的用量为40%时,多孔膜的含水率高达816%,但是膜的溶胀度仅为189%,拉伸强度为5.6MPa,断裂伸长率为4.2%;在测试温度为70℃时,不同层析硅胶含量多孔膜的电导率数值分布在2.4~3.9×10~(-2)S/cm的范围内,且随硅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9.
以紫杉醇为模板分子,紫杉醇上的羟基与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反应形成共价复合物,然后和交联剂正硅酸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涂覆在纳米硅胶表面上,以热裂解的方式去除模板分子后形成紫杉醇硅胶表面分子印迹纳米颗粒。通过吸附实验分析研究了紫杉醇硅胶表面分子印迹纳米颗粒的亲和性能,结果表明印迹纳米颗粒对紫杉醇有良好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40.
制备了离子印迹磁性硅胶(Ion Imprinting Magnetic Silica,IIMS),并以其为磁性固相萃取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抗菌食品包装材料银溶出量的新方法.考察了样品pH值、洗脱剂类型和体积、超声萃取和洗脱时间等参数的影响,评价了IIMS的选择性.结果表明,Ag+在pH 4.0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萃取,2.0 mL硫脲(2%,M/V)-HNO3(0.2 mol/L)可实现Ag+的定量洗脱.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IIMS的吸附容量为91.4 mg/g(Ag+);该法的检出限(3σ)为0.26 ng/mL(Ag+),富集倍数为91.8.该法成功应用于抗菌水杯、抗菌饭盒和食品抗菌保鲜膜银溶出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4%~101.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