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60篇
  免费   30429篇
  国内免费   14741篇
电工技术   17937篇
技术理论   32篇
综合类   29359篇
化学工业   40756篇
金属工艺   21640篇
机械仪表   17956篇
建筑科学   40070篇
矿业工程   16736篇
能源动力   10480篇
轻工业   20475篇
水利工程   13998篇
石油天然气   15110篇
武器工业   4305篇
无线电   169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333篇
冶金工业   16246篇
原子能技术   2168篇
自动化技术   29154篇
  2024年   1079篇
  2023年   4482篇
  2022年   8023篇
  2021年   10935篇
  2020年   10475篇
  2019年   8078篇
  2018年   7599篇
  2017年   9373篇
  2016年   11040篇
  2015年   11770篇
  2014年   19774篇
  2013年   17947篇
  2012年   21677篇
  2011年   23449篇
  2010年   17284篇
  2009年   17537篇
  2008年   15659篇
  2007年   19220篇
  2006年   17563篇
  2005年   14916篇
  2004年   12563篇
  2003年   10934篇
  2002年   8938篇
  2001年   7482篇
  2000年   6482篇
  1999年   5111篇
  1998年   3721篇
  1997年   3215篇
  1996年   2610篇
  1995年   2201篇
  1994年   1875篇
  1993年   1342篇
  1992年   1108篇
  1991年   799篇
  1990年   731篇
  1989年   693篇
  1988年   344篇
  1987年   264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231篇
  1984年   175篇
  1983年   147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82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4篇
  1964年   29篇
  1959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馏分切割、温和加氢相结合对中低温煤焦油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后的原料采用分级热聚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考察了精制处理条件对原料性质、中间相炭微球宏观外貌及微晶结构的影响。采用FTIR、GC-MS、族组成、元素分析对原料进行表征,采用SEM、XRD对中间相炭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中300~430℃馏分油是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较佳馏分。300~430℃馏分油中正庚烷可溶物(HS)质量分数高达84.76%,吡啶不溶物(PI)质量分数低至0.23%,杂原子含量低,芳烃化合物的环数为2~4环。300~430℃馏分油在TH=350℃、p=8MPa、t=1.5h、剂油比1∶40(质量比)的条件下温和加氢得到的精制原料,经420℃热聚6h得制备的中间相炭微球宏观外貌、微晶结构较好。中低温煤焦油基炭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15μm,小球表面光滑,微观结构为地球仪型,经1450℃高温煅烧后,石墨化度达到12.33%。  相似文献   
62.
以FeS和CuSn8Ni1粉末为原料,利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FeS/Cu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载荷情况下所制备的FeS/Cu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润滑膜与转移膜特征。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提高了FeS与铜合金基体界面结合性能,进而提高了材料减摩耐磨性能;当载荷较小时,摩擦副表面接触不稳定,复合转移膜不连续,摩擦因数波动大;载荷较大时,复合转移膜易破损,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变差;当载荷为150 N时,载荷适宜,材料表面软化,复合转移膜更加完整,摩擦因数较小。  相似文献   
63.
为了充分挖掘多能源之间的互补潜力,使工业园区混合能源系统的配置方式由传统粗放式转变为精确优化配置并降低系统配置方案的保守性,基于粒子群联合CPLEX求解算法对工业园区的系统配置和运行调度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并以某生物园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设计方案和运行策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置方法的应用能够协调冷热电多种能源的混合利用,提升系统的综合经济性。同时,为工业园区能源供应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性支撑,丰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64.
李涛  叶青  曹国庆 《暖通空调》2020,50(1):31-36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标准有关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冗余设计的要求。结合我国已有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重点分析了送风机、排风机、排风高效过滤器冗余设计的具体实施形式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冗余设计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65.
王振军 《中州煤炭》2020,(11):43-46
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巷道内瓦斯运移规律,摸清瓦斯流动的状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了工作面风流特性及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得到了瓦斯异常释放后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变化情况及工作面正常工作瓦斯浓度分布,然后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似。研究为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通过于都县黄麟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基本査明该地区农作物中硒元素及其他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岀绿色富硒土壤分布,并优选出绿色富硒地块,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One specific class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known as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 group of researchers involved in non-linear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new exact solutions of the Tzitzéica-type equations arising in non-linear optics, including the Tzitzéica, Dodd–Bullough–Mikhailov and Tzitzéica–Dodd–Bullough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expa function method. The integration technique actually suggests a useful and reliable method to extract new exact solu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相似文献   
68.
为了让机械臂的工作时间达到最优,以自主研发的抛光机器人样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手表表壳表耳部分的抛光过程,提出PSO算法对五自由度机械臂轨迹规划进行优化,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机械臂的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O算法的轨迹规划使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加加速度不会产生突变,运动轨迹精度高,机械臂工作时间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9.
采用动态平衡法,在293.15~332.80 K、常压下,测定了双季戊四醇(DPE)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三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DPE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其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随着甲醇、乙醇或异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λh方程、两参数方程与Apelblat方程均能够对所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通过修正的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Δsol H 0、Δsol S 0和Δsol G 0均大于零,表明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过程为吸热、熵增的非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spray drying (SD), vacuum drying (VD), microwave vacuum drying (MVD), and infrared vacuum drying (IFVD))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hygroscopicity behavior of chicken powders. The hygroscopicity curves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moisture absorption of powd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cken powder dried by MVD had the lowest moisture absorption, followed by IFVD, VD, and SD. The hygroscopicity of SD chicken powders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three kinds of chicken powders due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and the changes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as detect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meter. For the three vacuum drying methods, the difference of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was the main reason of differences in hygroscopicity. Although MVD chicken powders were slightly inferior to SD chicken powders in taste, MVD chicken powders were the best in terms of smell and color as suggested by instrumental sensory parameter evalu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MVD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aintaining sensory quality of chicken pow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