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78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可以起到声扩散体的作用,特别是设置在侧墙位置的次要佛像能够显著影响声场的混响时间及STI值,佛殿内设置的各类装饰织物能够起到吸声体作用,对声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响时间RT30和EDT上,声源的指向性主要影响EDT和C80值。  相似文献   
12.
北京寺庙燃香空气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及佛教、道教的兴盛,各地燃香量不断增大。为降低生产成本,劣质香在寺庙内大量使用。为了了解寺庙内由燃香引起的空气污染状况,本文对北京市区2座寺庙空气中的甲醛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寺内甲醛浓度已达到或超过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限值,其中香炉处的甲醛浓度最高,平均值高于0.67mg/m3,殿内和殿外的平均值高于0.08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以PM1.0和PM2.0为主(按计数浓度计),分别占87%和96%以上;燃香是寺庙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长期暴露于燃香污染下的寺庙僧人、工作人员及朝拜者,其健康风险会有所增加。本文建议建立天燃香的制作标准,禁止含有过度有害化学成分的劣质香的生产和流通,以加强对寺庙僧人、工作人员及朝拜者的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13.
方红  章晓航 《山西建筑》2010,36(13):5-6
介绍了寺庙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寺庙园林建筑的单体形式,空间布局,组群形式,装饰手法,建筑色彩的特点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得出寺庙园林建筑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佐证,是时代历史和人文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庆洲 《华中建筑》1999,17(4):132-133
为深入了解佛塔的文化内涵及塔和塔刹的各种象片意义。文章对佛塔的起源,流派进行了探讨,并对塔刹的形制演变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黄姓客家民居的形成,发展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渊源、演变及形成特色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s are valuable heritage of ancient culture of China.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 have been preserved up to now. The researches on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show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structure and mechanics. Systematical studies on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ince 1982. It is related with the need of repair of some national preservation relics in Xi’an. These studies include: 1)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including three national preservation relics Arrow Tower at North City Gate, City Tower at East City Gate, and Baogao Temple in Ningbao, Zhejiang province. 2) Ancient tall masonry building, the Big Goose Pagoda and Small Goose Pagoda in Xi’an. 3)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soil under foundation and city wall; the influence of caves in and under the ancient City Wall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wall. 4) The typical Chinese ancient building at the center of city: the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5) The behavior of Dou-Gong and Joggle joint of Chinese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 6)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ncient soils under complex stress state. A new systematical strength theory, the unified strength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ancient city wall in Xi’an and foundation of tall pagoda built in Tang dynasty. These researches also concern differential settlements of Arrow Tower and resistance to earthquake of thes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heritages. Some other studies are also introduced. This paper gives a summary of these researches. Preservation and research are nowaday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famous monuments, buildings, towers and others. Our society is more and more conscious of this necessity, which involves increasing activities of restoration, and then sometimes also of repair, mechanical strengthening and seismic retrofitting.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s have in fact problems of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tability;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ies on structural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s definitely grow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dvances in Mechanics, 2006, 36(1): 43–64 [译自: 力学进展]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作用。道教和佛教在 中国是主要宗教派别,二者的起源和核心思想有较大差异, 目前对道教和佛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及其对树种的选择 偏好的研究有限。实地调查了我国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 主城区所有的道观(11个)和佛寺(39个)及其周围植被的树 种组成,对比了二者树种的组成特征与地理来源间的差异, 并分析了区域环境对寺观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1)重庆主城区寺观及其周围植被保存有树种82科193属329 种,包含32种珍稀濒危树种和214种乡土树种;2)道观及 其周围植被的宗教树种比例(16.0%±0.96)显著低于佛寺 (42.0%±0.17);3)道观宗教树种的地理来源热点区域为四 川、湖北和浙江,佛寺则为四川、贵州、云南和广东;4)道 观内部的树种相似性低于佛寺,但道观内外部的树种相似性显 著高于佛寺;5)道观树种多样性与城市化率为负相关关系, 佛寺树种多样性与佛寺面积和建成时间为正相关关系。以上结 果表明:1)重庆主城区寺观园林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价值;2)道教倾向于选择与周边植被相融合的树种,佛寺则 倾向于固定的(符合佛教教义的)佛教树种;3)道观树种多样 性主要与城市化率相关,佛寺则主要与其本身的面积和建成时 长相关。  相似文献   
18.
华岩寺保护修复项目属于重庆"千年寺庙"保护修复项目之一。作为重庆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岩寺是重庆佛教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华岩寺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建筑单体、园林环境的调研分析以及综合价值评估,以达到"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为目的,提出科学的、合理的保护规划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往往离不开生动的建筑场所,然而文学语言的描述,往往无法满足读者对于建筑场所的空间感受,大部分借助于读者自身的想象。因此,本文试从场所精神的角度解读白鹿祠堂,包括:白鹿祠堂与白鹿原的环境关系、祠堂的格局、祠堂里发生过的故事以及祠堂的最终命运四个方面,阐释了祠堂与自然、人、社会的巧妙关联性。从而,较全面的再现白鹿祠堂的场所性与空间感,为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场所提供一种可探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许砚梅  杨尘 《城市建筑》2014,(29):52-52
本文跳出了一贯的类比方式,转向通过分析有关张雷对建筑外表皮修缮改造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相应地移植应用在对佛寺建筑建筑修缮改造方案的分析中,希望能以此拓宽佛教寺院建筑修缮改造中的对外表皮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