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电工技术   220篇
综合类   240篇
化学工业   1691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94篇
建筑科学   556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119篇
轻工业   720篇
水利工程   265篇
石油天然气   97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1篇
冶金工业   81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4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焦化厂生化外排水的臭氧强化混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某焦化厂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混凝沉淀效果不佳,出水COD过高的问题,采用多因素的优化正交实验设计,对焦化生化出水进行了臭氧辅助混凝的实验研究,确定了该废水混凝沉淀最适宜的混凝剂、搅拌条件、投加剂量以及臭氧预处理时间等。研究表明,适当时间的臭氧预处理可以很好的强化混凝沉淀效果,提高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和降低色度。  相似文献   
52.
结垢是工业循环冷却水运行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对正常的工业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本试验采用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CaCO3沉积法对Na2MoO4.2H2O、聚磷酸钠的阻垢效果进行试验研究。采用Na2MoO4.2H2O和聚磷酸钠作为单一的水处理阻垢药剂时,若要达到85%的阻垢效果,两种药剂的投加量分别至少要400mg.L-1和40mg.L-1,在使用两种药剂的同时通入O3,则Na2MoO4.2H2O和聚磷酸钠的药量分别在20mg.L-1和30mg.L-1左右即可达到国家标准。结果显示,在O3的协同作用下,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量,提高了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53.
利用硫酸羟胺(HAS)催化臭氧(O3)降解含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模拟废水,比较O3/HAS体系和O3体系中DMP的降解情况,研究了叔丁醇(TBA)和pH值对O3/HAS体系中O3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3.0且HAS初始浓度为20μmol/L时,反应5min后O3/HAS体系中DMP的降解率比O3体系中提高了82.58%,表明O3/HAS体系降解DMP的效率优于单独O3体系;加入TBA后O3/HAS体系对DMP的降解率显著下降,证明在O3/HAS体系中产生了羟基自由基;在pH值为3.0、7.0和9.2的条件下,O3的降解率均随着HA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HAS促进了O3的分解。此外,选择盐酸羟胺(HAC)、磷酸羟胺(HAP)催化O3降解DMP,将O3/HAS体系、O3/HAC体系、O3/HAP体系中DMP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三种体系均可促进DMP的降解。  相似文献   
54.
唐艳冬  马文超  王铎 《清洗世界》2007,23(10):13-18
主要介绍国际上淘汰使用α-三氯乙烷(TCA)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总体形势,以及中国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淘汰TCA的总体情况和遇到的一些问题,简单介绍现今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的TCA替代技术和替代品.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生物作用所占比例的测定方法,预O3-BAC与BAC饮用水处理工艺全流程中生物作用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预臭氧化增强了工艺单元生物作用的去除效果,使后续单元对CODMn、UV254、BDOC、NH4^+-N的去除量增大,预O3-BAC工艺中生物作用去除的绝对总量大于BAC工艺;增加了工艺单元的生物量,在沉淀、煤滤、炭滤单元,平均生物量分别为BAC工艺的2.18、1.47、2.12倍。不规则活性炭PJ上生长的生物量是相对规则的柱状炭ZJ-15的2.31倍,为充分利用生物作用,宜选用不定型破碎炭。  相似文献   
56.
超声、臭氧、光催化及其组合工艺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超声、臭氧、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的不同组合方法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溶液,反应时间为1 h时,超声、臭氧氧化、光催化三者单独降解率分别为8%、36%、35%。紫外光光催化分别与超声波或臭氧组合对苯酚降解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降解率分别为50%、78%;而声光催化技术与臭氧三者组合降解苯酚的效果尤佳,降解率达到85%。这归功于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对臭氧扩散引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声光催化协同产生的H2O2,从而生成的羟基自由基。  相似文献   
57.
分别采用二氧化氯溶液和臭氧水溶液对制药厂纯化水系统的贮罐和管道进行灭菌处理,比较灭菌效果和操作过程,最终认定臭氧水溶液灭菌方法在灭菌效率和水资源节约等方面优于二氧化氯溶液,适用于制药厂水系统管路、贮罐的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常用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在循环水中应用进行分别论述比较,试用评价等级方法按综合指标进行评等,以等级指数判定其优劣,推荐臭氧水与双氧水杀菌灭藻剂做循环水的杀生剂。  相似文献   
59.
以南方某净水厂臭氧活性炭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20 mg/L,反应60 min时,可使菌落总数降至低于20 CFU/mL,此时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反应后余氯达到0.51 mg/L以上,消毒副产物总量不超过1,可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60.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饮用水时各阶段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臭氧发生系统、臭氧尾气处理系统、臭氧预氧化及后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各阶段的应用现状及特点。指出:臭氧发生系统采用氧气为原料来提高臭氧浓度,臭氧质量分数可达6%左右;由于电加热分解臭氧尾气反应速度快,可在1.5~2s内完全分解,应是今后自来水厂臭氧尾气处理技术应用的重点;臭氧预氧化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或水射器单点投加,投加量为1~2mg/L,接触时间为1~4min;臭氧后氧化一般采用微孔曝气盘以微气泡的形式多点投加,水中臭氧余量控制在0.2~0.4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生物活性炭滤池对苯类化合物和相对分子质量在500~1000范围内的腐殖质去除率达70%~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