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8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68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526篇
化学工业   859篇
金属工艺   89篇
机械仪表   584篇
建筑科学   167篇
矿业工程   167篇
能源动力   2601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438篇
武器工业   146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4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介绍了PHF-101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现有3.0Mt/a柴油加氢装置工业应用情况。装置运行情况及标定结果表明,PHF-101催化剂加氢性能优良,运转稳定性良好,完全满足企业长周期稳定生产国Ⅳ柴油并兼顾国Ⅴ质量生产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
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加载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开发时间及成本,并满足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多种变负荷加载的仿真计算,建立了基于GT-power与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的负荷特性建立了某柴油发电机组的瞬态仿真模型,提出了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增量式PID控制方案,进行了柴油机突加、突减负载的瞬态仿真计算,预测了柴油机在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喷油量、齿条位置等参数的变化。将仿真计算的结果与MAN公司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联合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及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3.
柴油机各个气缸的进气量、喷油量、燃烧等存在差异,导致气缸间存在做功差异,直接影响柴油机转速的平稳性以及排放性能等。针对位置式电控柴油机,采用PI闭环控制,通过瞬时转速信号识别并计算各缸的工作差异,利用分缸均衡控制算法对油量进行补偿修正。试验结果显示低转速稳态工况转速波动由7 r/min降至3 r/min,各缸工作不均匀度由±5 r/min降至±2 r/min,在瞬态过程和高转速3 400 r/min时该算法仍然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84.
防爆柴油机水冷式排气管是其排气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温废气在排气系统各部件间流动时温度达标的重要保证。文章利用STAR-CCM+软件对两种水冷式排气管进行了网格划分和物理模型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的水冷式排气管温度分布均匀,没有出现过热区域,并且换热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85.
采用二次纳米自组装方法制备出具有大孔道的催化剂0106、1227,两种纳米自组装催化剂在30~100 nm孔径分布分别占11%、28%。纳米自组装催化剂具有低堆积密度和高金属含量等特点。在10 mL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以镇海炼化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温度360℃、压力7 M Pa、氢油体积比为600∶1、体积空速为1.5 h-1条件下,考察了两种纳米自组装催化剂的初活性评价,并与现有工业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纳米自组装催化剂0106、1227可使催化裂化柴油的含硫质量分数从12400μg/g分别最低降到483、283μg/g ,最高脱硫率分别为96.10%、97.71%;将含氮质量分数从1507μg/g分别最低降到35.7、14.0μg/g ,最高脱氮率分别为97.63%和99.00%;其最高芳烃饱和率分别为67.99%和68.88%;而参比催化剂仅可使催化裂化柴油的含硫质量分数从12400μg/g最低降到537μg/g ,最高脱硫率为94.57%;将含氮质量分数从1507μg/g最低降到64.6μg/g ,最高脱氮率为95.54%;其最高芳烃饱和率为65.65%。  相似文献   
86.
石化柴油中添加少量生物柴油调配混配柴油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分别用单组分、3组分和5组分正构烷烃构建石化柴油模拟系统,以亚油酸甲酯(ML)构建单组份生物柴油模拟系统.按2%、4%、6%、8%和10%物质的量比添加ML于石化柴油模拟系统中构建不同比例的混配柴油系统.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各种系统的凝点区间及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热容等4个性质联合判断出各系统的模拟凝点区间,发现,随着ML的添加,系统的凝点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生物柴油确具有明显的降凝效果,添加生物柴油可以使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增加.相比较而言,采用3组分正构烷烃构建石化模拟系统更为合适.通过对293 K时3组分石化柴油系统添加不同比例的ML构成的混配柴油系统的溶解度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了当添加比例为4%时两种油品的相容性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采用简易的原位合成法合成了过氧化磷钨酸盐(TBA)3PW4封装于MOF-199孔道内的固载型催化剂(TBA)3PW4@MOF-199,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BET)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样品(TBA)3PW4@MOF-199的组成、稳定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含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 4种硫源的多组分模拟柴油与萃取剂组成的液-液双相系统,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催化剂的脱硫活性进行了探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 ℃、催化剂(TBA)3PW4@MOF-199用量40 mg、H2O2用量0.26 mmol、模拟柴油体积0.75 mL及萃取剂[Bmim]PF6体积0.75 mL)下,催化剂(TBA)3PW4@MOF-199的脱硫效率可以在80 min内达到99.9%,同时重复使用8次,脱硫效率仍保持在91%以上。该催化剂优异的催化脱硫活性及稳定性使其在工业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88.
The uti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biodiesel are always limited by its poor cold flow properties. Both bio-based alcohol and diesel from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DDCL) has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biodiesel. In this study, ternary blends of waste cooking oil biodiesel (BWCO) with DDCL and bio-based ethanol (ET) or 1-butanol (BT) were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biodiesel. The pour point (PP),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FPP), and cloud point (CP) of BWCO-ET, BWCO-BT, and BWCO-DDCL binary blends, and BWCO-ET-DDCL and BWCO-BT-DDCL ternary blends were comparatively assessed. Ternary phase diagrams were also applied to analyze the blending effect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n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biodiesel.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DDCL, ET, and BT can remarkably enhance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BWCO. When the ternary blends contain 20 vol.% BWCO and less than 40 vol.% ET or BT, DDCL together with ET or BT exerted positive effects on enhancing the low-temperature flow properties of BWCO, especially on the CP and CFPP. For ternary blends in 20:10:70 blending ratio, BWCO-BT-DDCL exhibited the lowest PP, CFPP, and CP of −23, −19, and −17°C, respectively.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crystal morphology of blended fuels are also observed via a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 and find that DDCL together with BT in biodiesel can effectively retard the aggregation of large crystals and inhibit crystals growth.  相似文献   
89.
6106型柴油机在载重车上运行4万公里和8万公里后发生排气阀"掉头"和"掉块"事故,本文对失效排气阀的金相组织和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相组织正常,可以排除冶金质量和热处理的问题,发生在颈部的"掉头"事故,是由于机加工精度不高,表面存在"沟槽"引起.发生在盘部的"掉块"事故,是由于21-4N钢高温强度不足引起的.  相似文献   
90.
陈位铭  金胜灿 《铸造技术》2006,27(4):341-343
在现有汽缸体高压造型生产线上进行大马力柴油机蠕墨铸铁缸体的试验,试验铁液化学成分w为3.6%~3.9%C;2.2%~2.4%Si;0.2%~0.5%Mn;P≤0.06%;S≤0.03%,采用自行研制的成分为8%~10%Mg,2%~3%RE的蠕化剂进行冲入法蠕化处理,同时加入0.8%~1.0%Cu和0.03%~0.05%Sn,成功的铸造出蠕墨铸铁CA6110柴油机缸体。对附铸试样和铸件本体进行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试样的的蠕化率可达80%~85%,珠光体含量达80%~85%,力学性能σb>480 MPa,δ=1.0%~1.5%,180~200 HBS;缸体铸件本体的蠕化率同样为80%~85%,硬度可达197~214 HBS。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铸造工艺方案是合理的,在铁液中加入的Cu和Sn可明显增加蠕墨铸铁的珠光体数量,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满足大马力柴油机对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