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8篇
化学工业   14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9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43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穆青云 《上海造纸》2003,34(4):29-30
本文介绍羊毛纸粕辊产品应用到塑料薄膜的压延生产作业中,成为该类设备中的软压辊,使薄膜表面体现激光雷射效果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廉价菜粕作为氮源,对其直接生物利用过程中的碳源种类和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方法研究液态静置培养模式下细胞生长和伊枯草菌素生产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两阶段(振荡+静态)组合式培养模式。结果麸皮作为碳源最有利于伊枯草菌素表达,最高浓度是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最高产量的1.6倍;液态静置培养基表面能够形成厚而稳定的生物膜,发酵中后期具有比振荡培养更高的伊枯草菌素生产强度;采用液态振荡和静置组合培养方式伊枯草菌素最高浓度可达1.10 g/L,接近完全振荡培养时的最高水平(1.16g/L)。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全程式振荡培养而言,这种新的组合培养方式不仅有利于伊枯草菌素高产期(发酵中后期)的过程控制,还能降低整个发酵过程的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63.
开发大豆蛋白新领域——大豆低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眯.而大豆中含有少量低聚糖素原被认为是食后引起“肠胃胀气”的因子,在制取大豆蛋白原料及其制品时,均作为不受欢迎物质而除去.八十年代末,国外,尤其日本,是首先开展对低聚糖开发和其功能特性的研究.现己被日本厚生省列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基料,这类功能性食品在日本己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本文将对大豆低聚糖在大豆中含量,分布、性质,生理功能及制备,检验和应用逐一作介绍.以期对大豆低聚糖特定生理功能及开发,利用价值能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以去除多酚的核桃粕为原料,利用均匀试验优化核桃粕碱溶性蛋白提取条件,利用二次通用组合旋转设计优化双酶法制备核桃粕多肽制备条件,结合项目组前期建立的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及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混合乳酸菌两种体系,制备核桃粕蛋白酶解液,采用体外实验对比三种体系制备核桃粕蛋白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核桃粕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液的pH11、料液比为1:21 (g/mL)、提取温度65 ℃、提取时间70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液蛋白含量为221.6233 mg/g。双酶法制备核桃粕多肽工艺条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胃蛋白酶酶解阶段,其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为1 g/100 mL、pH2.4、加酶量为133.53 U/g、温度为40 ℃、时间139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核桃粕多肽酶解液水解度25.90%;第二阶段胰蛋白酶酶解阶段,其最佳条件为:加酶量800 U/g、温度20 ℃、pH为6、酶解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核桃粕多肽酶解液的水解度为35.57%。三种酶解液的总抗氧化能力VC当量值分别为:双酶酶解液0.0516 mg/mL,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酶解液0.0634 mg/mL、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混合乳酸菌酶解液0.0411 mg/mL,用双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混合乳酸菌三种体系制备的核桃粕蛋白酶解液均具有抗氧化性活性,而双酶法制备的核桃粕酶解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胚中的棉籽糖。样品经粉碎、振荡、萃取、过滤等前处理,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64%的乙腈和36%的重蒸馏水。棉籽糖的浓度在10-50μg/mL的范围内能被定量测定,其回收率为99.71%,变异系数为1.89%。  相似文献   
66.
棉饼是棉籽经加工取油后的副产品。由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磷、钾等微量元素,人们常常把它作蛋白质饲料或农作物的有机肥料,棉饼去毒后还可以提取食用蛋白。然而由于多年来棉籽一直被视为“副产品”,而被忽视其仓储与管理,加之教学和生产等部门对棉饼如何管理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管理方法,致使棉饼霉变事故屡有发生,有的单位霉变数量较大,给国家、企业和棉农都带来了重大损失。由于霉变后的棉饼呈大饼状,不易碎开,有的长出了白醭,有的已碳化,不但使其重量减轻,而且饼中的有机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受到了破坏,做饲料牲畜不吃,做肥料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大大降低了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该文对以花生粕为原料通过酶水解后,生产特色酱油的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棉籽糖是植物界中存在的低聚糖中含量仅次于蔗糖的低聚糖,提取主要是以甜菜糖蜜为原料,而从棉籽粕中提取棉籽糖的研究则较少.对棉籽粕中棉籽糖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温度,乙醇溶液浓度和提取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14(W/V),乙醇浓度为75%.在此工艺条件下,棉籽糖的浸出率为95%.提糖后的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由原来的0.085%降低到0.029%,低于FAO所规定的0.04%的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69.
用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初筛,结合固态发酵降解黄曲霉毒素(AFB1)实验和抑制黄曲霉生长实验进行复筛,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经形态观察与16S r DNA序列比对,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不仅对低AFB1含量(12.32μg/kg)的花生粕样品有88.23%的AFB1降解率,而且对高AFB1含量(145.17μg/kg)的花生粕样品也有81.39%的AFB1降解率,降解后其AFB1含量低于30μg/kg,符合国家对饲料中AFB1含量(≤50μg/kg)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70.
以脱壳后经超临界CO2萃取脱脂的牡丹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提取牡丹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牡丹籽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一些功能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浸提p H 9.25,提取温度53.32℃,提取时间68.74 min,且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p H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蛋白质提取率为62.95%,提取的牡丹籽蛋白中蛋白质含量为68.06%;牡丹籽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而其吸水性、吸油性、持水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却不如大豆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