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166篇
化学工业   1433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78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68篇
轻工业   189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6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固体Ti(SO4)2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Ti(SO4) 2 为催化剂、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了苯甲酸甲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比对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实验条件为 :在 6 5~ 75℃下 ,催化剂用量为 8% (占苯甲酸质量分数 )、反应时间为 3h、甲醇与苯甲酸用量比为 10∶1,所得到的酯产率达 93 0 %。  相似文献   
52.
粗苯甲酸甲酯醇解合成苯甲酸丁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了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粗苯甲酸甲酯合成苯甲酸丁酯的工艺过程。分酯过量与醇过量两种情况分别考察了反应配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回流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 ,在钛酸酯存在下 ,当醇酯摩尔比为 1.5∶1、催化剂用量为 1%、回流比为 2∶2时 ,反应转化率达 82 .79%。  相似文献   
53.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目前尚未见有直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产业化文献报道,其香气独特优异,性质稳定,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作者们的科研热点。本文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以无水甲醇作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测定3,5-二氯苯甲酰氯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8nm的条件下,定量校正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方法用于样品中标题物质的测定,RSD=0.19%(n=6),加标回收率为99.9%-105%。  相似文献   
55.
植物油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油的组成和植物油多元醇的合成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油多元醇的合成及在聚氨酯领域中的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情况.重点介绍了美国堪萨斯聚合物研究中心的植物油多元醇的研究进展,以及USSC,Maskimi,InterMed和陶氏等公司的工业化生产情况及其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56.
崔萍  赵燕萍 《云南化工》2005,32(3):26-27
报道固体铁系超强酸作为酯化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其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4∶1,固体超强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反应时间4h,酯收率达90.6%。  相似文献   
57.
酯交换法合成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4℃下,2.9gD 异抗坏血酸和3.8g棕榈酸甲酯分别缓慢加入到14mL的浓硫酸中,搅拌反应24h。反应混合物加入到冰水中,用乙醚萃取,洗涤,除去乙醚,粗产品用甲苯重结晶,得到4.6gD 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产率79%。用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按国标(GB/T5009.37—1996)方法将产品用于新鲜茶籽油进行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 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一种比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更好的油溶性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8.
油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不饱和脂肪醇 ,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 ,因此 ,他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本文评述了油醇合成方法以及油醇的应用现状 ,着重介绍在油醇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的催化剂、还原剂在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9.
用苯-二-[4-(十三氟正辛基)苯基]膦、二-(十三氟正辛基)重氮二羧酸酯作氟双相催化剂,在四氢呋喃(THF)中,由对-硝基苯甲酸和甲醇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甲酯。反应条件为:对-硝基苯甲酸0.14mmol,n(酸):n(醇):1.0:1.5,催化剂用量n(酸):n(催化剂)=1.0:1.5,室温反应3.0h,产率94.0%,纯度99.7%(GC分析)。  相似文献   
60.
棉籽油间歇式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生物柴油(棉籽油甲酯)可以由棉籽油与甲醇在催化剂KOH存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故对棉籽油间歇式酯交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对产物棉籽油甲酯浓度的影响。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棉籽油的组成;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产物中棉籽油甲酯的含量。由实验数据绘制的动力学曲线得到酯交换反应在开始阶段为准二级反应,以后紧接转为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与文献报导的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结果一致。由实验数据求出酯交换反应在开始阶段的动力学参数,35℃、4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9179Lmol-1min-1和1.049Lmol-1min-1,酯交换反应的活化能为10.88kJmol-1。根据实验结果得到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5℃,最佳催化剂为1.1%K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