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0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食源致病菌及指示菌的耐药性已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本文旨在了解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E coli)的耐药情况,为其耐药性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动物性食品中的319株大肠杆菌做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实验.结果:319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93.00%~100%)、利福平(98.75%)、多黏菌素E(75.20%)和链霉素(75.60%)的耐药率较高,共产生87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为100%.其中个别菌株耐药物高达20种.结论:动物性食品中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2.
马沁沁  付雨  孙群 《食品科学》2015,36(23):167-171
为评估食品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p.)耐药基因转移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对耐药乳杆菌菌株进行了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中检测到红霉素耐药基因msrC,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以供体菌和受体菌菌液体积比为10∶1,通过滤膜杂交法,进行乳杆菌耐药基因msr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体外转移,但仅获得1 个接合子菌落;乳杆菌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msrC基因体外转移频率约为2.2×10-2,与敏感菌相比,接合子生长速率减缓。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裸鼠肠道内进行的L. delbrueckii对E. faecalis的msrC基因体内转移中未检测到接合子。结果表明,乳杆菌携带的可转移耐药基因在肠道内传递至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的机率很小,且接合子生长比敏感菌缓慢,在抗生素选择压降低或消失的条件下易被淘汰。因此,目前食源性乳杆菌中耐药基因可能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73.
目的:了解肉鸡生产链中肠炎沙门氏菌耐药性情况以及各生产环节菌株间亲缘关系,为临床用药及菌株追踪溯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71 株肠炎沙门氏菌进行13 种抗菌药物药敏实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法对33 株不同生产环节耐药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SPSS 20.0软件、Gel-Pro Analyer 4.0和NTSYS pc 2.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71 株肠炎沙门氏菌对13 种药物耐药情况不同,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高达90.06%,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最为敏感,耐药率均仅为5.26%;不同环节间耐药性差异极显著(P<0.01);多重耐药率高达95.32%,共有26 种耐药谱型。不同环节的33 株肠炎沙门氏菌分为4 种(Ⅰ~Ⅳ)基因型,遗传相似性在66%~100%,Ⅰ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相同的菌株耐药谱不一定相同,反之,耐药谱相同的菌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结论:肉鸡生产链条中沙门氏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耐药谱种类繁多;沙门氏菌能够沿着生产链进行水平传播,肉鸡场环节菌株基因型相对复杂,菌株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4.
Salmonella hadar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农贸市场内检出的21 株Salmonella hadar对2 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敏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更好地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途径,确保食品安全。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Salmonella hadar的药敏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测定基因序列的方法确定耐药沙门氏菌中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喹诺酮类抗性决定区突变基因以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21 株Salmonella hadar对萘啶酮酸的耐药率达100%,对环丙沙星表现为敏感;qnrB、qnrA、qnrS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2.30%、4.76%、4.76%;21 株Salmonella hadar均为gyrA和parC基因同时突变,gyrA基因的突变类型是Ser83Phe,parC基因的突变类型是Thr57Ser。结论:新疆乌鲁木齐Salmonella hadar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应当予以关注,其耐药决定区突变基因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Salmonella hadar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75.
从新疆北部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103株乳酸菌并进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对这些乳酸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分离的乳酸菌主要为5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魏斯式菌属、明串珠菌属。采用纸片扩散法(K-B)研究不同属中不同乳酸菌对8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性研究表明,分别有6株对链霉素、新霉素有耐药性,5株对红霉素有耐药性,7株对卡那霉素有耐药性,8株全部对萘啶酸具有耐药性,4株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具有耐药性,2株对头孢唑肟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查明事件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食品加工人员和剩余食物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及鉴定,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从采集的13份样本中检出4株纽波特沙门菌,其中1株来自病人样本,1株来自食品加工人员(厨师)样本,剩余牛肉、鸭肉各1株。4株菌株经PFGE分析,同源性为100%。4株分离菌株耐药谱相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由纽波特沙门菌引起,PFGE分型揭示菌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为事件的分析和溯源提供分子流行病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7.
目的研究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学分型、耐药及分子特征。方法对2013—2015年北京市李斯特菌病专项监测中分离的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PCR法血清学分型和PFGE分型,并采用CLSI和EUCAST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分为4种血清型,其中位居前2位的血清型是1/2b和1/2a,分别为17株和12株,4b血清型2株,1/2c血清型1株。32株菌经Asc I酶切共分为23种PFGE带型,分为4个簇,相同血清型李斯特菌的PFGE带型聚集成簇,两种分型方法一致性为93.75%(30/32)。3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红霉素敏感,大部分菌株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MIC值较小,但有少数菌株对苯唑西林和四环素的MIC值较大,高达32、64μg/ml。结论北京市人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以1/2b和1/2a为主,PFGE图谱与血清学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耐药率普遍较低,但需加强耐药趋势监测。  相似文献   
178.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表达对宫颈癌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 DDP递增剂量和高剂量刺激构建DDP耐药的宫颈癌HeLa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UCA1在HeLa细胞和HeLa/DDP细胞中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增殖活性,RT- qPCR检测UCA1- siRNA敲除UCA1表达,CCK- 8、EDU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DDP细胞增殖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3、p21、生存素(survivin)和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表达。结果 UCA1过表达可通过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诱导DDP耐药。敲除UCA1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UCA1参与调控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转导通路,通过下调caspase- 3和上调CDK2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通过提高survivin水平和降低p21水平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结论 UCA1在宫颈癌DDP耐药中起重要作用。UCA1表达上调促进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可能是未来宫颈癌治疗新策略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9.
乳酸菌作为酸奶发酵剂,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观察到耐药基因在益生菌和致病菌之间的转移,食源性耐药乳酸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可能给食品安全带来潜在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市售酸奶发酵剂乳酸菌的耐药性检测方法、乳酸菌的耐药表型、乳酸菌的耐药基因分布及其与表型的匹配情况以及耐药基因转移性进行阐述,明确了加强发酵剂乳酸菌...  相似文献   
180.
环境中残留药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环境中抗生素等残留药物的污染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从污染的现状、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以及污染的危害、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以及抗生素的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虽然环境中的抗生素浓度较低,但引起了公众注意。这种事出有因的关注/担忧对公众健康也是一种危害。高级氧化处理技术或者其技术组合可以有效、高效地去除抗生素,对于去除环境中的抗生素最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