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7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98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目的 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市售整鸡的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为建立食物污染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1~2012年仍呼和浩特地区采集冷冻、冷藏和现宰杀整鸡样品,迚行沙门氏菌的定性检测、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结果 不同状态整鸡样品的沙门氏菌携带率明显不同,冷藏整鸡沙门氏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冷冻和现宰杀整鸡。血清型主要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36株沙门氏菌均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五耐最为严重(25%)。结论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鸡肉中的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2.
群体感应是指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些低分子量的信号分子, 通过信号分子来感知种群密度变化, 从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和群体行为的过程。不同细菌利用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交流, 其中自诱导分子2(Autoinducer-2, AI-2)信号分子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 是一种种间交流的信号分子。AI-2是一类呋喃酰硼酸二酯, 其合成依赖于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 LuxS), 能调控细菌的多种重要生理过程, 包括毒素的分泌、生物膜的形成和耐药性等。本文综述了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对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以期为解析食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作用机制、研制新型抗菌药物、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感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3.
为研究食药洁净环境沉降菌中的芽孢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通过国标(GB/T 16294-2010)对不同洁净环境中沉降菌进行纯化,纯化后的沉降菌用Schaeffer-Fulton氏芽孢染色法染色,筛选出产芽孢菌株;采用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受控洁净环境(药厂、超净台、细胞房)的检测,共收集细菌74株,检出产芽孢杆菌14株,检出率为18.92%。洁净环境沉降菌中的产芽孢杆菌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92.86%。研究表明洁净环境中产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的耐药性,本文为洁净环境中产芽孢杆菌的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4.
张可欣  李忠海  任佳丽 《食品与机械》2018,34(2):181-184,212
文章综述常用的扩散法、稀释法和Etest法,以及一些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和电化学药敏试验方法,对其原理、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展望了食源性细菌药敏试验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新型药敏试验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了解2016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55株食源性沙门菌对10类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mcr-1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 72.7%(549/755)的沙门菌对受试的16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萘啶酸(NAL)、四环素(TET)、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SAM)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34%以上,未见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耐药菌株,44.4%(335/755)的沙门菌同时耐受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同时耐受抗生素种类最高为8类。共存在134种耐药谱,优势耐药谱型为NAL、TET和AMP-SAM-NAL。全部菌株中检出2株携带mcr-1基因的菌株,分别为八重耐药的德尔卑沙门菌(Salmonella Derby)和七重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部分省份沙门菌耐药率较高。结论 2016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整体耐药水平较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我国食源性沙门菌中存在携带mcr-1基因的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6.
为了了解我国奶牛由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感染现状,本论文系统地分离鉴定了我国两个地区(东北和西部)170个乳房炎乳的链球菌,并对它们进行了抗生素的耐药性比对。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乳房炎乳中分别分离出18株和11株链球菌;药敏试验显示,该两个地区的所有链球菌对29种抗生素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在东北地区链球菌中甲氧苄啶耐药菌(90.0%)、磺胺异噁唑耐药菌(80.0%)、苯唑西林耐药菌(78.5%)、林可霉素耐药菌(74.6%)、克林霉素耐药菌(66.9%)和头孢西丁耐药菌(62.3%)检出率较高;西部地区链球菌检出菌对甲氧苄啶(90.9%)、苯唑西林(81.8%)、青霉素G和磺胺异噁唑(72.7%)耐药性较高;该两个地区的乳房炎乳对抗生素都表现出多重的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87.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更好的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及传播的途径,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农贸市场内检出的17株肠炎沙门氏菌和11株哈瓦那沙门氏菌的药敏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测定基因序列的方法确定耐药沙门氏菌中与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抗性决定区突变基因以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17株肠炎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西丁表现为100%敏感,对萘定酮酸的耐药率为94.1%,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7.6%,qnr B检出率为64.7%,17株肠炎沙门氏菌发生Gyr A基因突变,主要突变类型为Asp87Tyr;11株哈瓦那沙门氏菌对甲氧芐啶、氯霉素、磺胺二甲异唑、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萘啶酮酸、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00%、63.6%、36.4%、18.2%、9.1%和9.1%,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为100%,qnr B,qnr S的检出率均为9.1%,11株哈瓦那沙门氏菌Par C基因突变类型为Thr57ser。新疆乌鲁木齐肠炎沙门氏菌和哈瓦那沙门氏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应当予以关注,其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突变基因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肠炎沙门氏菌和哈瓦那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88.
了解四川省市售婴幼儿奶粉、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及临床病例中分离的克罗诺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9株克罗诺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使用6类8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9株克罗诺杆菌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氯霉素、四环素等7种抗生素均敏感,53株对头孢西丁耐药,耐药率达48.6%(53/10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的MIC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克罗诺杆菌对二代头孢类药物耐受性较高,可进一步研究其耐药分子机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控制克罗诺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9.
随着对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端粒酶活性等相关.本文对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生物被膜相关基因IcaAB的特征。方法 对46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采用结晶紫法检测生物被膜生成能力,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结果 97.83%的菌株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 30.43%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97.83%)、氨苄西林(97.83%)耐药性最高; 65.22%菌株能够形成生物被膜,其中强、中和弱粘附生物被膜能力的菌株分别占17.39%、30.43%和17.39%,且产生物被膜能力强的菌株对特定抗生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更高(P<0.05); PCR结果显示, icaA、icaB的检出率分别为56.67%、36.67%,基因携带率与产膜能力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 广东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表现出耐药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公共卫生带来挑战,需采用措施以确保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