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9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2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61.
随着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 肉类的品质安全问题也成为全民日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肉类掺假现象十分严重, 不仅扰乱市场秩序, 而且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对肉类品质安全问题作出快速准确的鉴别。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因具有快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等优势, 将在未来肉类品质安全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 并从肉类营养组分、食用品质以及掺杂掺假方面, 综述了其在肉类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重点总结分析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掺杂掺假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展望其未来在肉类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2.
使用PEN3系统的电子鼻对掺入不同比例的猪肉和鸭肉的牛肉卷样品进行检测辨别,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稳定地反映出掺入不同比例猪肋条肉、鸭肉的牛肉卷中挥发性物质信息的变化,并且能够将不同掺入比例的肉样很好地区分开。  相似文献   
663.
广西人爱吃的鲜湿米粉、调制米粉,主要原料为大米和淀粉,现实中存在厂商不按标准添加或超量添加淀粉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辩别方法,一直无法杜绝。通过实验摸索,得出测定鲜湿米粉、调制鲜湿米粉蛋白质含量可以有效辩别掺假米粉,若蛋白质质量分数低于6%或4%,可以判定该鲜湿米粉添加淀粉或调制米粉超量添加了淀粉。该方法检测难度小,成本低,准确可靠,弥补了执法部门缺少米粉掺假判断办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664.
我国薄荷产业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我国薄荷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如品种退化、加工环节混乱、掺假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5.
目的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网销市场中驴肉(鲜肉和制品)真伪及掺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根据现行行业标准SN/T 3730.4-2013和SN/T 3730.5-2013,分析市场中鲜驴肉(9份)和加工驴肉制品(18份)中的驴源性及马源性。结果 9份鲜肉样品中有4份为驴肉,剩余5份为马肉;加工肉制品中,7份含有驴源性成分,5份含有马源性成分,剩余6份既含有驴源性成分又含有马源性成分。结论市场中存在利用马肉冒充驴肉的欺诈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避免欧洲"马肉风波"在中国上演。  相似文献   
666.
腐竹作为一种我国传统豆制品美食, 长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少数不法商家在腐竹生产、加工环节中进行掺入非法添加物质(硼砂、吊白块等)及掺杂掺假物质(淀粉等), 以达到提高腐竹生产率、节约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长期食用这类腐竹产品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从市场监管角度出发, 对常用腐竹中掺杂掺假及非法添加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 分析各个检测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以期为食品检验工作中对腐竹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7.
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对北京油鸡肉进行鉴别。对4 个品种鸡肉的生肉和熟肉样品分别进行电子 鼻测定,提取特征值进行后续分类。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S-LDA)和人工神经网 络进行判别分析,并建立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MLP)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2 种分类模型。结果表明:S-LDA和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对4 种鸡肉的生肉与熟肉样品分别进行较好地判别;MLP和 SVM分类模型在生肉和熟肉样品上均取得了较好的分类预测结果,4 种鸡肉样品总体识别率及北京油鸡肉识别率均 高于90%。电子鼻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北京油鸡鉴别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8.
为实现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以鸡的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猪的朊蛋白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为靶基因,建立香肠制品中鸡、猪、牛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ddPCR方法特异性强,能特异性检测相应的鸡、猪、牛源性成分;根据肉粉质量(mg)与DNA质量浓度(ng/μL)、DNA质量浓度(ng/μL)与基因拷贝数浓度(copies/μL)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鸡肉粉、猪肉粉和牛肉粉质量(x1)与基因拷贝数浓度( y 2) 之间的关系式为: 鸡:x1=(n*y2)/273.946 - n/886.557 + 0.216; 猪:x1=(n*y2)/64.950 + n/60.644 + 0.215; 牛:x1=(n*y2)/62.839 + n/12.646 + 1.218(n为稀释倍数);基于建立的ddPCR方法对64 份市售不同种类香肠样品进行检测,在1 份原料标识仅为“猪肉”的香肠中检出鸡源性成分含量为18.68%。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实现香肠中鸡、猪、牛源性成分的准确定量检测,并可以此判断“蓄意掺假”或“无意带入”。  相似文献   
669.
鸭血制品作为市场常见商品,掺假现象十分严重。选取鸡、鸭、鹅基因组中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鸡、鸭、鹅血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使用人工混合样品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检测市售样品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含量在1~1000 μg/mg时,靶基因拷贝数与样品质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 μg/mg和1 μg/mg。通过人工混合样品和市售样品检测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用于对鸡、鸭、鹅血制品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70.
为了便于快速、准确检测胡麻油的纯度,是否掺假等问题,建立一种应用于企业的快速检测胡麻油掺假的方法。试验收集8份不同企业生产的胡麻油及1份菜籽油,将胡麻油与菜籽油按照不同体积比例混合,充分振荡摇匀,利用阿贝折光仪测定20℃下各混合油的折光率,并建立掺假模型。结果表明:胡麻油与菜籽油体积掺比为40∶1和50∶1时,折光率变化不显著,其它掺比后的折光率均显著下降(P<0.05);建立掺假模型,其方程为:Y=-0.0071X+1.4777,R2为0.9943,当掺入的菜籽油体积分数高于3.23%时,即可检测其是否掺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