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32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5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以氯仿为共溶剂,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不同酰基侧链O-酰化壳寡糖/聚乳酸(OCS/PLLA)共混膜,用FTIR、WAXD、DSC和TG等方法表征了共混膜中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OCS/PLLA共混膜组分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O-酰化壳寡糖的氨基和聚乳酸的羰基之间;在保证脂溶性的前提下,酰基侧链越短,O-酰化壳...  相似文献   
102.
O-羧甲基壳聚糖(OCC)是壳聚糖的一种重要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胶凝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氯乙酸法制备OCC,研究了氯乙酸和氢氧化钾(KOH)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OCC取代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羧甲基的取代位置。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氯乙酸:KOH的质量比为2∶2.5∶2.7时,在50℃下分批加入氯乙酸,搅拌反应4 h,得到的OCC的取代度较高为0.78,而且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即为O-羧甲基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N,O-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经24h摇瓶培养后,接种到含一定量壳聚糖或N,O-羧甲基壳聚糖的肉汤培养基中,通过测定0h、4h、8h、12h、16h、20h、24h、28h、32h、36h光密度值,研究浓度、分子量、脱乙酰度、取代度及pH、温度、盐对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受浓度、分子量、脱乙酰度、取代度及溶液pH、温度和盐的影响。结论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抑菌活性受以上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温州市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子分型及分布特征。方法 4 ℃增菌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对食品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阳性菌株的生物型、血清型、毒力基因型、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型别。结果 采集6类食品,共676份样品,其中68份样品检出6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为10.1%(68/676)。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20.5%,9/44),其次为速冻食品(17.2%,11/64)。95.7%(66/69)的分离株为生物1A型,生物血清型以1A/O∶5(29.0%)为主,其次为1A/O∶8(14.5%);88.4%(61/69)的菌株仅携带ystB基因,检出1株4/O∶3型菌株携带毒力基因ailystAyadAvirF。分离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达到94%以上。32株血清已分型菌株,分为29种PFGE带型。结论 温州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且检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株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分子分型提示菌株呈高度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生猪和家禽屠宰环节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动物源性产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方法 2014年9~12月从山东省部分屠宰场采集分离的335株沙门菌,应用液态悬浮芯片技术对沙门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附加靶蛋白(AT)的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运用Salmonella serotyping assay软件分析鉴定血清型。结果 335株沙门菌中299株共分为29个血清型,另有36株未分型,优势血清型主要为德尔卑沙门菌(S.Derby,24.8%,83/335、)和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15.2%,51/335)。德尔卑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S.Thompson)和阿贡纳沙门菌(S.Agona)在生猪和家禽屠宰场中都有分布;生猪屠宰场以德尔卑沙门菌(39.8%,64/161)为主,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19.3%,31/161)和汤卜逊沙门菌(13.7%,22/161);家禽屠宰场中以肠炎沙门菌(28.7%,50/174)、印第安纳沙门菌(S.Indiana,12.1%,21/174)和德尔卑沙门菌(10.9%,19/174)为主。另外,不同地区屠宰场的沙门菌血清型呈差异分布,生猪屠宰场中除鲁中部外,其他地区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家禽屠宰场中,鲁东和鲁西地区主要是肠炎沙门菌,鲁东北地区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鲁中部地区分离株以汤卜逊沙门菌为主。结论山东省屠宰场中的沙门菌污染比较严重,且有多种血清型,需加强屠宰环节的致病菌监控,降低动物产品在屠宰环节受沙门菌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6.
O-羧甲基壳聚糖(OCC)是壳聚糖的一种重要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胶凝性。以Ca Cl2为交联剂制备OCC/海藻酸钠(SAL)水凝胶,研究Ca Cl2浓度、Ca Cl2溶液p H值、交联温度、OCC与SAL质量比和OCC取代度对水凝胶在p H 1.2、p H 6.8和p H 7.4溶液中溶胀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不同取代度的OCC与SAL形成的水凝胶的质构特性,以期获得可实现肠道靶向释放且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p H敏感性水凝胶载体。结果表明:当OCC和SAL以质量比1∶1混合,Ca Cl2浓度为0.09 mol/L,交联p H 7,反应温度55℃时制备的水凝胶,在p H 1.2溶液中溶胀率最小,在p H 7.4溶液中溶胀率最大,呈现出较强的p H敏感性。OCC取代度对水凝胶的溶胀性与质构特性均有影响。取代度为0.51的OCC与SAL形成的水凝胶不具有p H敏感性,而取代度为0.35和0.87的OCC/SAL水凝胶在p H 1.2溶液中溶胀率较低,在p H 7.4溶液中溶胀率较高,表现出很强的p H敏感性。不同取代度OCC与SAL形成的水凝胶均具有良好的弹性,且硬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7.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BaCo0.7Fe0.2Nb0.1O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BaCo0.7Fe0.2Nb0.1O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550℃以下时,电子电导起了决定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现为P型半导体特征;当温度在550~650℃时,由于晶格氧的脱附,消耗了自由电子,导致电子电导率略有下降,使得总电导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在550℃以下BCFN混合导体的电子电导的表观活化能为0.30eV;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由于氧空位增加导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使得总电导率又呈现增加的趋势,计算得到氧离子迁移活化能为1.18eV;O2-TPD研究结果证明了在550~650℃时存在明显的晶格氧的脱附峰,晶格氧的脱附显著影响了BCFN混合导体电子电导率和总电导率。当温度低于650℃以下时,电子的迁移数接近100%,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氧离子的迁移数迅速增大,900℃氧离子迁移数可达到8.97%。  相似文献   
108.
以D-( )-泛酸钙(维生素B3)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研制出一种水难溶型维生素B3衍生物(D-(-)-O,O-二硬脂酰基泛酸苄酯),产品小试收率为79%,含量高于97%.产品的熔点为22~28℃,常温下5h水中流失率小于1%.饲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水难溶型维生素B3可以提高牙鲆幼鱼的增重率.  相似文献   
109.
《聚合物与助剂》2004,(4):51-52
磷酸酯齐聚物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阻燃剂,它具有分子量高、蒸汽压低、迁移性小、耐久性好、毒性低、多功能等特点,可用于PE、ABS、PET、SAN、PP等合成材料的阻燃。  相似文献   
110.
季铵化N,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合成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O-羧甲基化度为85.6%的羧甲基壳聚糖(CM-CTS)为原料,w=0.40的NaOH水溶液为催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氯化铵(CTA)为接枝改性剂,在异丙醇介质中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两性壳聚糖-季铵化N,O-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以产物对模拟废水中的Cd+和Cr(Ⅵ)的絮凝去除率为基准对两性壳聚糖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用IR和1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产物Cr(Ⅵ)的去除率更适宜作为合成条件的优化基准,且对应的优化条件为:季铵化反应时间为10.0 h,反应温度为60.0℃,mNaOH/mCM-CTS=0.50,mCTA/mCM-CTS=1.5;在此条件下合成产物对Cr(Ⅵ)的最大絮凝去除率为93.16%,对Cd2+的最大絮凝去除率98.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