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8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2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ottonseed after introducing Bacillus thuringiensis gene, compositional analyses of Bollgard II cotton event 15985, DPH37B, and 5415 were carried out. Cotton DPH37B contains cry1Ac gene, and Bollgard II 15985 contains cry2Ab and cry1Ac genes. Cotton 5415 was a control. Crude protein, crude fiber, fat, moisture, ash, amino acids level, and selected minerals were measured by chemical analysis. Anti‐nutrients including free gossypol, total gossypol, and tannin we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transgenic cottonseed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nontransgenic cottonseed. The results of numerou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genic cottonseed was compositionally equivalent to the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  相似文献   
62.
乳清中棉籽蛋白的超滤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超滤技术回收蛋白质沉淀后的乳清中的棉籽蛋白,考察了操作压力、超滤时间、温度、pH、蛋白质浓度等因素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电点处膜通量最低,故超滤操作应在偏离蛋白质等电点的条件下进行;在实验范围内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呈线性关系;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膜通量逐渐减小,超滤进行至20~30 min后,膜通量趋于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膜通量增加。  相似文献   
63.
制备了5种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TEA-PS]_XH3-XPW12O40(X=1,1.5,2,2.5,3),用于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中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1.5H1.5PW12O40的催化活性最高。以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1.5H1.5PW12O40为催化剂,研究了甲醇与棉籽油摩尔比、催化剂[TEA-PS]1.5H1.5PW12O40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醇与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醇与棉籽油摩尔比为12∶1、催化剂[TEA-PS]1.5H1.5PW12O40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时,生物柴油收率最高,达95.3%;同时,催化剂[TEA-PS]1.5H1.5PW12O40重复使用6次后,生物柴油收率仍高于92%。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乙醇一己烷混合溶剂浸出工艺”生产的棉仁蛋白粉化学成份分析表明,棉仁蛋白粉是一种高蛋白(50.2%)、低纤维(5.0%)、低毒性(388ppmFG)的蛋白质原料,富含Phe(3.1%)、Arg(6.1%)、Met+Cys(2.1%),Lys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ALys(有效赖氨酸)仅为总Lys的70%,棉仁蛋白粉低Ca(0.17%)、高P(1.04%)、低Mn(15ppm),富含Fe(264ppm)、Zn(89ppm)、Cu(30ppm)。采用Sibbald法评定其生物学价值。TAA表观消化率为75%,CP、TAA真消化率为80%、82%,TME、AME分别为11.88MJ/Kg、9.27MJ/kg。可见,CKPF的生物学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5.
魏玉娟 《印染助剂》2005,22(1):34-36
合成了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对制备改性棉籽油磷酸酯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物量比、温度、磷酸化试剂等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量比n(OH)∶n(P2O5)=4∶1,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66.
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γ-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表征。以棉籽油为原料,正辛烷为溶剂,通过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Ni-Mo/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棉籽油经加氢饱和、加氢脱氧和加氢脱碳等反应得到C15~18的直链柴油烷烃,即第二代生物柴油。考察了不同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产物的质量收率及脱氧率。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4 MPa、反应温度360℃、液态空速1.00 h-1,在该反应条件下,产物生物柴油的质量收率为80.3%,脱氧率为99.2%。  相似文献   
67.
在丁二酸二酯磺酸钠(AOT)反胶束体系中,采用游离脂肪酶催化棉籽油与乙酸甲酯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AOT浓度、水与AOT的质量比(ζ0)、脂肪酶用量、缓冲溶液pH、乙酸甲酯与棉籽油的摩尔比(r)、反应温度、摇床转速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并考察了脂肪酶的重复使用性能。经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的反应条件:AOT浓度40mmol/L,ζ0=7,脂肪酶用量10mg(溶液体积为2.5mL),缓冲溶液pH=7,r=3,反应温度35℃,摇床转速160r/min。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产物脂肪酸甲酯的单程收率最高可达65.53%。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缓冲溶液pH>反应温度>r>脂肪酶用量>AOT浓度>摇床转速>ζ0。与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作为酰基受体相比,乙酸甲酯为酰基受体时脂肪酶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8.
花生油中掺杂棉籽油、大豆油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以掺入这两种油的花生油为样品,通过伯利哀试验和气润色谱法测定不同掺入量的混浊温度和脂肪酸组成,从而对花生油的掺杂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69.
制备抗氧化棉籽肽用蛋白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由Alcalase碱性蛋白酶、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Neutrase中性蛋白酶、无锡2709碱性蛋白酶、无锡精制中性蛋白酶等蛋白酶水解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及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大小。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能力最大,水解液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最大,实际生产中为了去除多肽的苦味物质,应先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再用Flavourzyme风味酶作用。  相似文献   
70.
棉籽蛋白-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吸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籽蛋白接枝丙烯酸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高吸水树脂,为开拓棉籽蛋白在非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丙烯酸(AA)、氢氧化钠和棉籽蛋白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BA)和无水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棉籽蛋白与单体配比、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树脂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