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67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郭芳  方婷  陈锦权 《中国酿造》2015,34(12):101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鲍鱼内脏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酶解鲍鱼内脏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酶解温度、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ACE抑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 ℃,pH 9.0,料液比1∶3(g∶mL),加酶量4.5%,酶解时间5.5 h,此条件下获得的鲍鱼内脏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79.72%。  相似文献   
42.
为开发单环刺螠内脏中活性多糖成分,利用两步酶解法提取单环刺螠多糖,对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和连接方式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体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实验对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酶解后,单环刺螠内脏多糖得率为6.2%。单环刺螠内脏多糖(viscera polysaccharide,VP)分子质量约为4.1×103 u,从单糖组成可以看出,VP为组成复杂的类糖胺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Glc),其次还含有氨基葡萄糖(GlcN)、甘露糖(Man)、半乳糖(Gal)和岩藻糖(Fuc),还含有少量的木糖(Xyl)、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UA)和氨基半乳糖(GalN)。其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n(Man)∶n(GlcN)∶n(Rha)∶n(GlcUA)∶n(GalN)∶n(Glc)∶n(Gal)∶n(Xyl)∶n(Fuc)=1∶1.38∶0.87∶0.53∶0.52∶5.37∶1.38∶1.05∶2.40。VP还含有少量的硫酸基,含量为8.9%。葡萄糖作为VP中最主要的单糖,其连接方式主要为Glcp(1→、→4)-Glcp(1→、→4,6)-Glcp(1→和→3,6)-Glcp(1→。甘露糖主要含有Manp(1→、→2)-Manp(1→和→6)-Manp(1→连接方式。半乳糖含有Galp(1→和→4)-Galp(1→连接方式。而岩藻糖主要含有→4)-Fucp(1→,另外还有Fucp(1→、→3)-Fucp(1→和→3,4)-Fucp(1→连接方式。类糖胺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对VP进行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47 mg/mL。  相似文献   
43.
干鱿鱼Peleg复水模型的建立与复水品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鱿鱼复水规律及碱法复水对鱿鱼品质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干鱿鱼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鱿鱼复水的Peleg吸水模型,研究了不同碱质量浓度对复水鱿鱼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鱿鱼的吸水曲线符合经典物质吸水曲线,Peleg方程对鱿鱼吸水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随碱质量浓度的增大,复水鱿鱼感官品质呈先变好后变坏的趋势,在0.3 g/100 mL时感官最好;pH值呈递增趋势;L*、a*、b*值、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剪切力和蛋白质溶解度均呈递减趋势,黏性和弹性变化不显著;可溶性蛋白溶出量在碱质量浓度0~0.2、0.3~0.4、0.5~0.6 g/100 mL范围内显著增大,在0.2~0.3 g/100 mL和0.4~0.5 g/100 mL范围内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
以不同水解程度的鱿鱼内脏蛋白水解液为基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鱿鱼味香精,研究反应前后氨基酸、多肽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探索蛋白水解程度对美拉德产物(MRPs)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鱿鱼内脏蛋白水解度的增大,美拉德反应过程中氨基酸的消耗量增加,其中Arg、Glu、Lys、Leu的消耗量较大;多肽和还原糖的消耗量则先升高后降低,水解度为26.47%(水解4 h)时二者的消耗量达到最大;MRPs的吸光度及光谱扫描值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色泽先加深再变浅。  相似文献   
45.
使用从乌贼墨中提取的活性多糖对低温储藏的鱿鱼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 值,并作感官评定来探讨其防腐作用。结果表明:乌贼墨多糖对冷冻鱿鱼有较好的防腐抗菌作用,多糖的最佳作用pH 值为7.00,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7mg/mL;完全浸泡保藏的效果较浸泡20min 后沥干的要好;在防腐抗菌效果上乌贼墨多糖的作用低于同质量浓度的山梨酸钾和壳聚糖,综合来看,7mg/mL的乌贼墨多糖和1mg/mL的山梨酸钾、3mg/mL 的壳聚糖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以小黄鱼内脏精炼鱼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甘油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加酶量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pH 8.0、反应温度30 ℃、加酶量1.0%,在此条件下,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为21.65%,且4 个因素对EPA和DHA甘油酯富集的影响依次增强。结论: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精炼鱼油,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是富集前的1.74 倍,获得了天然的EPA和DHA甘油酯。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Jumbo squid (Dosidicus gigas) is an underutilized fishery resource in the Gulf of California. Jumbo squid muscle could potentially be utilized to manufacture protein concentrates to be used as a base for surimi or as a food ingredient. However,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low gelling ability of these protein concentrates compared those of with fish species. Consequently,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pH and the NaCl concentration on the gelling properties of protein concentrates from squid mantle. According to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improved gelling properties were obtained at pH 6.0 and 1% of NaCl. During the sol-gel transition, decreased surface hydrophobicity that corresponded to an increased intensity of α-helix structures was detected. Moreover, the total sulfhydryl content decreased during gel formation. Viscoelasticity and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alyses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structured gel at pH 7.0. The higher enthalpy and denaturation temperature detec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t pH 7.0 and 1% NaCl showed that both variables (pH and NaCl concentration) affected the protein structure and conform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varying pHs and NaCl concentrations improved the gelling properties of protein concentrates from squ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