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2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311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388篇
化学工业   2444篇
金属工艺   141篇
机械仪表   158篇
建筑科学   380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2556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81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2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4篇
冶金工业   116篇
原子能技术   67篇
自动化技术   64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91.
cAMP信号通路在调控酵母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及压力抗性的获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业应用中对酵母的耐受性有很高的要求,在发酵过程中,胁迫环境如高温、高渗透压、营养饥饿和高浓度酒精毒性等不可避免,故而提高酵母菌种的耐受性,可以提高菌种的发酵性能,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本文构建的突变株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实验室现有菌种AY12a为出发菌株,URA3基因作筛选标记,利用胞内重组,在MSN2基因的N端加上强启动子PGK1_p以实现基因的过表达,最终通过PCR验证,成功构建突变株AY12a-msn2。对酵母进行耐受性的测定,发现AY12a-msn2不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将突变株与AY12a进行玉米高温浓醪发酵,并测定发酵完成后的酒度、残糖、48 h细胞存活率、CO_2失重及发酵时间。结果发现突变株AY12a-msn2酒度下降,残糖含量上升,48 h细胞存活率上升,发酵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雪茄外包皮烟叶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4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对雪茄烟品种Beinhart1000-1×鹤峰把把烟组合3个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褶皱程度、叶片厚薄和主侧脉夹角3个叶片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3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和基因互作效应在各个时期存在着差异。叶面褶皱度的遗传率在团棵期和现蕾期分别为42.70%、57.71%,叶片厚薄在现蕾期和中心花开放期的遗传率分别为64.44%、50.62%,主侧脉夹角在现蕾期主基因遗传率达90.93%,在中心花开放期多基因遗传率为42.55%。可以看出,同一性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遗传效应存在差异,会因环境影响而表现出不同,所以雪茄烟品种培育过程中应注意基因效应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烤烟成熟期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明确烟叶品质形成的分子作用机理。以烤烟品种秦烟96、豫烟6号和K326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了烤烟成熟期水溶性糖组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烤烟水溶性糖组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水溶性糖(蔗糖除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成熟时其含量达到峰值;蔗糖含量呈双峰波动,烟叶成熟时蔗糖含量较低。烟叶打顶至适熟阶段,SPS和AI酶活性对烟叶中水溶性糖的积累贡献最大,NtINV对烟叶糖代谢起主要调控作用;当烟叶由适熟至过熟时,AI酶活性主要参与烟叶糖代谢活动,而SS和SPS则对蔗糖积累起重要作用,NtSSNtSPS对烟叶糖代谢起主要调控作用。同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豫烟6号内含物质充实,具有较高的水溶性糖分含量,SPS和AI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烟叶糖组分及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从水开菲尔粒中分离得到1 株能产生抑菌物质的菌株QF01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产细菌素进行实验、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通过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能力,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16S rDNA和细菌素相关基因并测序,利用ProParam tool、TMHMM 2.0、InterProScan、SOPM和SWISS-MODEL在线软件对基因编码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产的细菌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含有plnD、plnEF、plnV、plnR四种基因,其中plnV基因编码产物有跨膜螺旋结构,其结构存在信号肽特征。此外,从三级结构的模型预测得到4?种基因的编码产物均存在α-螺旋、β-转角、伸展链和无规则卷曲。结论:从水开菲尔粒分离得到的L. plantarum QF01菌株,含有plnD、plnEF、plnV、plnR细菌素基因,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降落聚合酶链式反应(touchdow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D-PCR)技术,从2-酮基葡萄糖酸工业生产菌株变形假单胞菌JUIM01中克隆了编码2-酮基葡萄糖酸差向异构酶的基因kguE。将目的基因与质粒pET-28a(+)重组后转入宿主表达菌中,获得了重组菌株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kguE。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诱导下,该重组菌株表达了一个分子质量约为30.5?ku的融合蛋白,且该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为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是一种由2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28.5?ku的亲水性蛋白,与恶臭假单胞菌的2-酮基葡萄糖酸差向异构酶在氨基酸序列上的一致性达78%,定位于细胞质中,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62%、17.19%和42.19%。本研究结果为变形假单胞菌2-酮基葡萄糖酸差向异构酶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发光细菌及其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发光细菌在毒性评估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发光细菌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指明了该技术领域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以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超声辅助提取薄荷种子油的最佳工艺,并对所得薄荷种子油进行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急性毒性分析。结果表明:薄荷种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50℃,此条件下薄荷种子油得率为25.6%;薄荷种子油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4种脂肪酸,分别是软脂酸(5.44%)、油酸(13.83%)、亚油酸(23.85%)、亚麻酸(56.8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4.56%,约为饱和脂肪酸含量的17.4倍;薄荷种子油的密度、折光指数(n_D~(20))、碘值(I)、酸值(KOH)、皂化值(KOH)分别为0.908 g/m L、1.511、148.6 g/100 g、0.87 mg/g、182.7 mg/g;薄荷种子油对DPPH自由基表现出显著清除效应,清除率随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急性毒性实验发现,小鼠在实验期内未出现行为、体征、脏器异常及死亡现象。薄荷种子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表现急性毒性、开发潜质大的优质植物油脂资源。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黄腐酸对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FXY-10生长、油脂含量、活性氧(ROS)水平及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两阶段培养方法(第一阶段异养培养,第二阶段自养培养),并添加黄腐酸诱导。结果表明:在25 mg/L黄腐酸诱导下,6 d时藻细胞中油脂含量可达54.3%,是对照组的1.12倍,藻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是对照组的1.46倍。此外,油脂合成相关酶基因与油脂合成存在相关性,黄腐酸诱导下,me、acc D、pepc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2倍(4 d)、1.67倍(4 d)及1.71倍(6 d)。研究表明,黄腐酸提高油脂积累可能与活性氧水平及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调查2010—2016年云南省不同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了解多重耐药(MDR,即耐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菌株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布以及mecA基因的携带率,为有效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和临床感染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GPI鉴定卡及AST-GP67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mecA基因检测。结果 3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耐药率为92.00%(299/325),前3位的分别是青霉素G(88.00%,286/325)、四环素(43.38%,141/325)、红霉素(40.92%,133/325),未检出耐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力奈唑烷和替加环素的耐药株;MDR菌株检出率为47.69%(155/325),MRSA检出率为13.23%(43/325)。不同食品对青霉素G、四环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中均检出九重耐药菌株;MRSA在水产品中占33.33%(1/3),肉与肉制品占17.89%(17/95),焙烤食品占16.67%(3/18),乳与乳制品占14.29%(3/21),餐饮食品占12.41%(17/137),速冻米面制品占5.71%(2/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食品、冷冻饮品和豆制品未检出MRSA。不同年份分离株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5年均检出九重耐药株;2015年MRSA占比为20.00%(12/60),2014年占16.47%(14/85),2013年占14.12%(12/85),2012年占6.82%(3/44),2011年占10.00%(2/20),2010和2016年未检出MRSA。43株MRSA药敏试验显示耐药率最高的主要为青霉素G(100.00%,43/43),呈多重耐药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MRSA,mecA基因的检出率为37.21%(16/43)。结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抗生素耐药变化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有利于食源性疾病防治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1株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型菌株Co14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基因组中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方法通过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PacBio)对Co1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BLAST软件预测BA和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 Co14基因组中含有2个闭合的环状染色体,大小分别为4.1和4.0 Mb,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比例(GC含量)分别为67.82%和68.32%。Co14基因组中还携带有一个146 kb的闭合环状质粒,GC含量为63.25%,编码149个基因。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Co14染色体1上发现了BA和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bonR1R2LJKFGABDEHIM和toxRABCDE。结论 Co14全基因组数据为研究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因子产生机制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