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5篇
  免费   1863篇
  国内免费   1141篇
电工技术   707篇
综合类   1486篇
化学工业   2203篇
金属工艺   1909篇
机械仪表   834篇
建筑科学   2200篇
矿业工程   848篇
能源动力   1570篇
轻工业   503篇
水利工程   638篇
石油天然气   1560篇
武器工业   148篇
无线电   30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05篇
冶金工业   577篇
原子能技术   196篇
自动化技术   168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145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146篇
  2009年   1150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1262篇
  2006年   1245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813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616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提出了一种低功率损耗的新结构IGBT.该新结构的创新点在于其复合耐压层结构,该耐压层包括深扩散形成的n型缓冲层和硼注入形成的透明背发射区两部分.虽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该新结构IGBT工作于穿通状态,但器件仍具有非穿通IGBT(NPT-IGBT)的优良特性.该新结构IGBT具有比NPT-IGBT更薄的芯片厚度,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通态压降和关断功耗之间的折衷.实验结果表明:与NPT-IGBT相比较,新结构IGBT的功率损耗降低了40%.  相似文献   
32.
高抗挤厚壁套管的性能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 《石油矿场机械》2006,35(3):101-103
中原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套管强度不够,无法抵抗盐膏层段的巨大外挤力。开发了TP130TT型高抗挤厚壁套管,其强度能很好地抵抗盐膏层巨大外挤力。实验室试验表明,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场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中原油田盐膏层段套管强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3.
针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及油层层数多、分布井段长、部分零散层动用难度大等问题 ,研究了宝北区有效厚度、油层层数、单井产能及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层系划分与组合的技术经济界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宝北区层系划分与组合优化论证 ,最终优选出宝北区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34.
The effect of a thin RuOx layer formed on the Ru/TiN/doped poly-Si/Si stack structure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RuOx/TiN/doped poly-Si/Si stack structure over the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temperature ranges of 450–600°C. The Ru/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exhibited linear behavior at forward bias with a small increase in the total resistance up to 600°C. The RuOx/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exhibite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under forward bias at 450°C, which is attributed to no formation of a thin RuOx layer at the RuOx surface and porous-amorphous microstructure. In the former case, the addition of oxygen at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Ru film by pre-annealing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thin RuOx layer and chemically strong Ru-O bonds. This results from the retardation of oxygen diffusion caused by the discontinuity of diffusion paths. In particular, the RuOx layer in a nonstoichiometric state is changed to the RuO2-crystalline phase in a stoichiometric state after post-deposition annealing; this phase can act as an oxygen-capture layer. Therefore, it appears that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Ru/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uOx/TiN/poly-Si/Si contact system.  相似文献   
35.
任富强 《大氮肥》1995,18(5):387-389
通过对影响气化炉火层各因素的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导出现见性控制气化炉火层的经验式,应用于生产实际中,起到了指导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1. INTRODUCTIONThemaingoalofthispaperistoexplorethepossibilitytolearnmoreaboutthemechanismofturbulentboundarylayerflowinteractionsanditseffectsoncompliantwallperformance.Therearecertainprerequisiteconditionstofurtherthestudyonthemechanism,i.e.theco…  相似文献   
37.
遥感在水面薄层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其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遥感测温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发生在水面热力薄层内热结构变化的物理特征,分析了遥感技术用于监测水面薄层热结构垂直温度廊线与变化的可行性。据此,在气一水热力薄层的实验室模拟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经实验证实这种新技术与常规手段结合可为水面热力边界层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由此认为,这一方法的研究将在微尺度海面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和水一气间能量通量研究中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许遵言  张俭 《锅炉技术》2002,33(3):17-20
叙述了运用磁性法或超声法对核电和化工容器中不锈钢及镍基堆焊层厚度进行测量的原理、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 ,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9.
Si1-xGex/Si应变材料的生长及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生长了Ge组份为0.1-0.46的Si1-xGex外延层。X射线衍射线测试表明,SiGe/Si异质结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和陡峭界面,其它参数与可准确控制。通过X射线双晶衍射摆曲线方法,研究了经700℃、800℃和900℃退火后应变SiGe/Si异质结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应变层垂直应变逐渐减小,并发生了应变弛豫,导致晶体质量退化;且Ge组分越小,Si1-xGex应变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室温下长时间存放的应变材料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0.
采用HF HNO3溶液化学腐蚀 ,在硅片上制备减反射效果优良的多孔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 ,借助原子力显微镜 (AFM)和X光电子谱 (XPS)对其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 ,发现该膜与电化学阳极腐蚀得到的多孔硅具有相似性 ,其主要成分为非化学配比的硅的氧化物SiOx(X <2 )。采用带积分球的光度分光计 ,测得形成多孔硅减反射膜后 ,硅片表面反射率大大下降 ,,在波长 330~ 80 0nm范围反射率只有 1 5~ 2 9%。研究指出这种强减反射作用 ,与多孔硅具有合适的折射率及其多孔特性的光陷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