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05篇
  免费   19039篇
  国内免费   7459篇
电工技术   8916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11927篇
化学工业   11202篇
金属工艺   3013篇
机械仪表   10151篇
建筑科学   10577篇
矿业工程   5948篇
能源动力   1677篇
轻工业   7442篇
水利工程   3411篇
石油天然气   2792篇
武器工业   5434篇
无线电   373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75篇
冶金工业   2673篇
原子能技术   518篇
自动化技术   27851篇
  2024年   1358篇
  2023年   4237篇
  2022年   4878篇
  2021年   5889篇
  2020年   5013篇
  2019年   5067篇
  2018年   3414篇
  2017年   4783篇
  2016年   5060篇
  2015年   6130篇
  2014年   9877篇
  2013年   8980篇
  2012年   10008篇
  2011年   10179篇
  2010年   8869篇
  2009年   8936篇
  2008年   9361篇
  2007年   7695篇
  2006年   5637篇
  2005年   5478篇
  2004年   4987篇
  2003年   4325篇
  2002年   3103篇
  2001年   2737篇
  2000年   2301篇
  1999年   1815篇
  1998年   1467篇
  1997年   1427篇
  1996年   1219篇
  1995年   1133篇
  1994年   904篇
  1993年   812篇
  1992年   791篇
  1991年   678篇
  1990年   687篇
  1989年   568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王剑  李北星  杨建波 《硅酸盐通报》2020,39(7):2120-2126
为利用机制砂作细集料制备一种低成本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了石粉含量(5% 、7% 、10% 、12% 、15%)与3种长度的钢纤维及其2种钢纤维混杂对花岗岩机制砂UHPC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河砂UHP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机制砂UHPC的流动性低于河砂UHPC,且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机制砂UHPC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当石粉含量≥10% 时,机制砂UHPC的各项力学性能高于河砂UHPC.在钢纤维总体积掺量保持2% 不变情况下,随钢纤维长度增加,UHPC的流动性降低,力学性能增大;当1% 的长度13 mm平直钢纤维和1% 的长度20 mm端勾钢纤维混杂时,机制砂UHPC的各项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2.
73.
增量配电投资业务的放开和综合能源的发展促使多元市场主体参与配电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给配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考虑不同主体,从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建立含综合能源的增量配电网(incremental distribution network,IDN)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首先采用隶属度函数描述各目标优化结果的满意度,结合线性加权求和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继而借助能量枢纽,实现对IDN中多能源复杂耦合关系的清晰刻画;最后,在算例部分对所提模型及方法予以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以经济性为主的单目标优化,计及多主体参与的IDN优化调度策略能够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更加贴合系统实际,有利于促进IDN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4.
75.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6.
以怡钛积工业园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对该项目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的回顾,对海绵城市设计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思考,采用了渗、滞、蓄、净、用、排等的措施及科学的规划,做出了能真正发挥经济收益作用的海绵城市设计,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78.
本研究分别利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VIGA-CC)和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两种技术制备出球形Ti-6Al-4V合金粉末,作者利用SEM、同步辐射CT扫描-三维重建和氩气含量测试等分析手段对不同粒径的Ti-6Al-4V合金粉末的孔洞缺陷和氩气含量、硬度值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VIGA-CC粉末粒度分布宽,细粉收得率较多,粉末粒度分布在40~180 μm之间, PREP粉末的粒度分布较窄,主要集中在110~180 μm之间;金属粉末内部的孔隙率、气体含量和孔尺寸随着粉末粒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同一粒径范围内VIGA-CC粉末的气孔概率多于PREP粉末;随着粉末粒径减小,粉末截面组织逐渐细化,其硬度值逐渐升高,整体上VIGA-CC粉末硬度值高于PREP粉末。  相似文献   
79.
王铮  韩宝玲 《航空兵器》2019,26(1):83-88
针对雷达导引头末制导阶段抗干扰技术,建立了典型的距离-速度拖引干扰模型,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研究了基于速度、加速度、过载等指标的干扰目标智能识别技术。首先建立距离-速度拖引干扰模型,通过引入弹目相对距离、径向速度、高低角与方位角建立了系统跟踪模型。其次,给出了基于UKF实现目标跟踪与识别的滤波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径向速度、径向加速度、角加速度与过载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目标智能识别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典型的目标运动模型(目标跃升),对目标施加的四次距离-速度拖引干扰(两次前拖、两次后拖)进行目标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利用UKF滤波信息能够有效实现对距离-速度拖引干扰下的干扰和目标智能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针对辐射源定位精度受限于测量环境、监测设备等因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质量评价的测量精度提升(MAI)方法。根据监测设备的误差范围,将每个观测点可能的取值区间均分为若干段,每段取中值作为测量值;将所有测点可能的取值重新组合后,计算得到多个结果和质量评价指标,并选择评价指标最好的结果作为测量结果。所提方法与基于到达信号强度(SOA)的辐射源定位方法相结合,将复相关系数、位置偏差系数、信号强度方差作为评价指标,以复相关系数接近于1且位置偏差系数小于某指定值的结果为有效结果,有效结果中信号强度方差最小的即为最终的测量结果。为提高计算性能,在测点数大于5时,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前5个测点使用此定位方法进行计算,并将所有有效结果按信号强度方差排序,取前L个结果与第6个测点的测量值组合,重新计算得到多个结果;然后再排序、取前L个结果,并与下一个测点重新组合计算,直到所有的测点都参与组合计算,最后得出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以牺牲计算性能为代价,大幅度提升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