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3篇
机械仪表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9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李洁艳 《中国油脂》2021,46(6):25-27
研究精炼加工过程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考察精炼工艺对玉米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主要在精炼的脱臭工段产生;脱臭温度在210~230 ℃,脱臭时间60 min时,生成的反式脂肪酸主要为C18∶ 2t,脱臭温度升高到250 ℃时,有C18∶ 3t生成;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含量越高;在脱臭温度210~230 ℃、脱臭时间100 min条件下得到的成品玉米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0.3%,且质量指标满足国标一级玉米油要求。  相似文献   
62.
探究氮气脱臭过程中,不同工艺条件对玉米脱色油中游离态和酯态植物甾醇(以下简称为两态)以及两态总甾醇含量变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温度对两态总甾醇保留率影响显著,时间和氮气通气速率对其影响不显著;温度、时间对游离态甾醇损失率影响显著,氮气通气速率对其影响不显著。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氮气通气速率。综合选取最优脱臭工艺条件:温度210℃,时间80 min,氮气通气速率0.08 m~3/h。对两态总甾醇保留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0.28A-0.07B-22.71C+165.35。最佳工艺条件下两态总甾醇保留率为96.78%、游离态甾醇损失率为13.16%。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高温加热对不同脂肪酸组成的食用油酸价的影响,用不同加热温度(180℃,220℃和260℃)及不同加热时间(0.5~10 h)分别加热棕榈油、玉米油和橄榄油,并测定其酸价。结果表明:经过加热处理的三种食用油与原油相比,酸值增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的酸价均明显升高;其中高温加热对玉米油的酸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4.
发展我国玉米油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65.
红雨 《饮食科学》2003,(6):42-42
翘翘的美臀最迷人!下垂与臃肿的臀部是身材的最大敌人!无论男人女人.如果你想当个风头最劲的两性磁铁,将异性倾慕的眼光紧紧吸附在身上.那么臀部绝对值得你细心地好好呵护。  相似文献   
66.
玉米胚水酶法提油工艺机理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玉米胚水酶法提油工艺机理,结果表明:缓冲液中蛋白质溶出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pH50时,溶出量最低,偏离pH5.0越远,溶出量越高。热处理时间越长,缓冲液pH越低,酶解体系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及肽所占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67.
玉米油的营养功能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油虽然不是食用油中的大宗产品,但它是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所以国际上把玉米油称作营养保健油。一般情况下,精炼玉米油价格略高于花生油。此外玉米油原料胚芽,不象大豆、花生那样,是专门种植的油料。玉米油是玉米深加工的副产物,随着玉米深加工事业的发展,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增加,玉米油的产量会逐渐增多,并将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首先制备Na-ZSM-5载体,再将金属Ru通过浸渍法负载于载体上,获得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然后用电化学催化法对催化剂活化,将活化后的催化剂应用于玉米油异构化反应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玉米油异构化的效果,结果发现催化剂添加量5%、异构化时间3 h、搅拌速率600 r/min、异构化温度160 ℃为最佳反应条件,并且负载型Ru/Na-ZSM-5催化剂经反复使用5 次后,催化剂相对活性依然保持在75.2%。最后对反应后玉米油的主要成分与理化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得到的富含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玉米油中c9,t11-CLA相对含量为12.32%,t10,c12-CLA相对含量为8.45%,而反式油酸相对含量仅为1.63%。在理化特性方面,其酸值为1.17 mg/g,碘值为103.08 g/100 g,过氧化值为4.31 mmol/kg,皂化值为201.56 mg/g,不皂化物含量为16.53 g/kg,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9.
从不同玉米深加工企业采集不同提胚工艺生产的玉米胚样品,同时在实验室以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玉米胚,对玉米胚的主要组分含量、真菌毒素含量、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中油脂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方法提取玉米胚的品质。结果显示:从玉米淀粉厂所采集玉米胚的纯胚率(60.29%~88.92%)高于从玉米酒精厂所采集玉米胚(42.29%~57.25%),通过风选和筛分可将玉米胚的纯胚率提高至84.11%~97.85%。半干法玉米胚水分含量(9.09%~14.48%)高于湿法玉米胚(3.51%~5.51%),粗脂肪含量(23.63%-26.94%)明显低于湿法玉米胚(53.42%-54.77%),粗蛋白含量(13.75%-18.46%)高于湿法玉米胚(10.10%-12.35%),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湿法玉米胚。不同玉米胚毛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甾醇含量无明显差别,但干法玉米胚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更高。半干法玉米胚中挥发性风味成分(38~46种)明显多于湿法玉米胚(11~36种),感官呈青草味和甜香味,颜色浅且有色泽,湿法玉米胚有哈喇味和刺激味,色泽偏黄且较为暗淡,但湿法玉米胚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更低。以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半干法提取的玉米胚适合做为食用玉米胚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70.
正金鼎3D芥花调和油所选取的芥花籽油,全部来自于呼伦贝尔草原。芥花籽油不含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丰富,具有降低对身体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脂人群改善自身血脂状况大有裨益。此外,芥花籽油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除了芥花籽油(占50%)外,金鼎3D芥花调和油还选用了玉米油(占33.3%)和橄榄油(占16.7%)。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85%,且富含天然复合维生素E;而橄榄油除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