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61篇
化学工业   135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40篇
矿业工程   372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47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22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选矿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白马铁矿铁、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分析了白马铁现在的选铁流程,指出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白马铁矿需要进行粗粒抛尾,并用ZCLA 选矿机进行了粗粒抛尾试验,可以抛出尾矿产率为20%~40%的合格尾矿,抛尾尾矿TiO2含量仅为1.5%左右,铁钛回收率为89%~94%。进行了“半自磨-ZCLA选矿机抛尾-选铁-强磁选流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粗粒抛尾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有利于后续的选钛作业。  相似文献   
52.
全尾矿废石骨料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杏婕  倪文  吴辉  汤畅  仇夏杰 《金属矿山》2015,44(2):166-172
从资源再生、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以重新级配后的密云地区铁矿废石为粗骨料、密云地区铁尾矿为细骨料,将铁尾矿与矿渣、水泥熟料、脱硫石膏通过梯级混磨得到混合料,与单独磨细的钢渣粉混合为胶凝材料,加入减水剂和水后制备成高强混凝土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手段进行微观结构与物相组成的变化研究,进而分析反应机理。所制备的混凝土的固废总比例达到91%,使用废石代替天然石子,铁尾矿代替天然砂子,其天然砂石替代率达到100%,制得的混凝土试块28 d抗压强度达到75.92 MPa。  相似文献   
53.
苏涛  陈铁军  汪博 《金属矿山》2015,44(2):173-176
甘肃某镜铁矿尾矿中尚含有22.39%的铁,且铁主要以镜铁矿形式存在,其次以菱铁矿形式存在。为了给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甘肃某焦化厂生产的半焦化煤粉作为还原剂,对该尾矿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粉与原尾矿的质量比为1.5%、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磁化焙烧60 min,可使原尾矿中绝大部分的镜铁矿和菱铁矿转化为磁铁矿;焙烧矿磨至-0.074 mm占87.36%后经1次弱磁粗选和1次弱磁扫选—粗、扫选所得粗精矿按0.045 mm筛分—筛下物1次弱磁精选—精选精矿与筛上物合并,可以获得铁品位为54.57%、铁回收率为78.97%的最终铁精矿。  相似文献   
54.
李旭  王光进 《矿冶》2015,24(5):1-4
分析尾矿库溃坝泥砂运动特性对溃坝后安全治理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尾矿坝泥砂体积浓度的不同对于溃决尾矿泥砂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场的影响。运用CFD软件建立尾矿坝溃坝的三维几何模拟模型,借助Fluent3D中VOF计算模型模拟尾矿砂、水多相流的流动规律及流动状态,模拟的溃坝流动特性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为尾矿坝的设计与安全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以中条山铜矿峪的铜钼尾矿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建筑陶瓷地砖及内墙砖的工艺,并确定了该工艺条件和坯体配方,并在辊道窑中生产出了合格的地砖和内墙砖。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鞍山某矿区综合尾矿预选混合粗精矿性质的分析和必要的实验室试验,进行了粗精矿混合再磨再选试验和粗精矿分别再磨再选试验两种方案对比,得出较理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粗精矿分别再磨再选试验"对该矿区综合尾矿预选后的混合粗精矿进行精选,可实现螺精和永磁精分别磨矿、分别选别,使得磨矿更有针对性,且强磁通过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57.
福建马坑铁矿区尾矿堆排量已达924万t,铁尾矿中钼含量为0.06%,在经济与技术条件较成熟的当下,对该铁尾矿中的钼进行了钼回收研究。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80%的情况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钼品位为45.30%、钼回收率为76.41%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58.
云南某铜选厂矿石矿泥含量大,导致尾矿铜品位高并还含有大量矿泥。尾矿中铜主要分布在+37 μm粒级,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为66.07%;-10 μm粒级产率为44.39%,而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仅11.41%。采用旋流器预先脱泥、脱碳工艺进行预处理,在旋流器锥角为10°、沉砂口直径为3 mm、给矿压力为0.15 MPa、给矿浓度为11%时,获得的沉砂铜品位为2.35%、回收率为72.41%。沉砂中铜虽然主要以次生硫化铜形式存在,但铜的氧化率达30%以上。为确定沉砂的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和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探索性对比。结果表明,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指标优于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工艺。采用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条件下,以水玻璃、六偏磷酸钠为脉石抑制剂、硫化钠为氧化铜矿物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闭路浮选,获得了精矿铜品位为15.16%、作业回收率为81.05%、对原矿回收率为58.69%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59.
鱼塘回填土的形成既有自然沉积过程又有人工堆填过程。论文从工程角度分析了鱼塘回填土在成因、分布及强度等方面的特点,以某高层建筑基础下鱼塘回填土的地基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加固处理鱼塘回填土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0.
汤荣贵  潘尚涛  王凡俊 《山西建筑》2010,36(28):360-362
根据物质的渗透性能对坝内各层物质进行概化后,应用GMS的SEEP2D模块对尾矿坝坝体渗流进行了分析,在合理假定渗入量的基础上得到了目前高程干滩长度为100m,200m,300m的渗流场分布,为尾矿坝的稳定性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