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19篇
  免费   3439篇
  国内免费   1988篇
电工技术   5316篇
技术理论   15篇
综合类   3591篇
化学工业   702篇
金属工艺   724篇
机械仪表   3151篇
建筑科学   10471篇
矿业工程   990篇
能源动力   654篇
轻工业   409篇
水利工程   1003篇
石油天然气   406篇
武器工业   386篇
无线电   30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58篇
冶金工业   625篇
原子能技术   69篇
自动化技术   950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10篇
  2022年   1156篇
  2021年   1408篇
  2020年   1451篇
  2019年   899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102篇
  2016年   1150篇
  2015年   1340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801篇
  2012年   2687篇
  2011年   2737篇
  2010年   2177篇
  2009年   2205篇
  2008年   2127篇
  2007年   2543篇
  2006年   2138篇
  2005年   1893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292篇
  2002年   1130篇
  2001年   1021篇
  2000年   794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来实现一种智能的交通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外部触发的脉冲来模拟车流量,通过定时/计数器来对车的流量进行采集,从而实现车辆信息的数字化,与此同时单片机会根据历史预存数据和自动检测到的车流量信息进行对比,通过设置的控制模型算法选取适当的信号配比控制方案,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  相似文献   
952.
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车两轮差速转向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智能小车两轮差速转向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根据寻迹传感器的检测值判断小车运行状态,从而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控制小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两轮差速转向进行控制,小车运行稳定,路径跟踪可靠,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53.
954.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混合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改进模拟退火算法与共轭方向法组成混合全局优化算法,对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进行求解.该混合全局优化算法先用共轭方向法搜索局部最优解,再用改进模拟退火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依此更新温度值.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找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能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955.
应用伪谱法解决欠驱动刚性航天器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问题.首先建立欠驱动刚性航天器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对于给定的初末姿态,选取机动时间最短为待优化的性能指标,并考虑到实际控制输入受限,将其转化为优化过程中的不等式约束条件;然后应用Legendre伪谱法,将优化问题离散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伪谱法规划得到的欠驱动航天器最优轨迹,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种约束条件,而且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56.
王胜  于乃功 《控制与决策》2010,25(7):1055-1058
针对移动机器人全局最优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将移动机器人的起点、目标点和空间障碍物定义为一组离散的细胞状态,建立环境的细胞自动机模型;然后由机器人移动的曼哈顿距离设计演化规则;最后根据演化后的细胞状态搜索最优路径.对简单和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7.
烧结生产实践证明,烧结配料发生偏差是影响烧结过程正常进行和烧结矿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精确配料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实际需要,将智能称量系统与带死区PID控制算法应用于对烧结配料系统的控制中,并详细介绍烧结配料系统运用智能称量系统与带死区PID控制算法来实现精确配料的控制过程。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适合现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58.
未知环境下势场法路径规划的局部极小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毅  张涛  宋靖雁 《自动化学报》2010,36(8):1122-1130
势场法路径规划的局部极小问题已经受到了多年关注, 本文针对环境完全未知的情况为移动机器人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的解决方法. 该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各种行为间的转换条件以保证可靠性, 并引入记忆信息以增强机器人对周边环境的认知能力, 从而降低决策的盲目性, 更准确地决定当前应采用的合适行为. 本文方法对于凸形边界障碍物的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针对一些复杂的凹形边界障碍物, 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相对于一些已有方法更加可靠. 基于真实机器人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9.
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文中在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Intelligent Single Particle Opti mizer,ISPO).与传统的PSO算法不同,该算法采用了一个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粒子的位置矢量被分成一定数量的子矢量,并基于子矢量对粒子进行更新.在子矢量更新过程中,通过分析之前的速度更新情况,引入一种新的学习策略,使粒子在搜索空间中能够动态地调整速度和位置,从而向全局最优靠近.实验表明,此算法对大部分标准复合测试函数都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其寻优能力超过了国际上最近提出的基于PSO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960.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 schools is to facilitate their capacity to develop a school‐based ICT policy resulting in an ICT policy plan. Such a plan can be defined as a school document containing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elements concer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To write such a plan in an efficient way is challenging for schools. Therefore, an online tool [Planning for ICT in Schools (pICTos)] has been developed to guide schools in this process. A multiple case study research project was conducted with three Flemish primary school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school‐based ICT policy plan and the supportive role of pICTos within this process.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i.e. interviews with school leaders and ICT coordinators, school policy documents analysis and a teacher questionnaire)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chools shape their ICT policy based on specific school data collected and presented by the pICTos environment. School teams learned about the actual and future place of IC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sequently, different policy decision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each school's vision on ‘good’ education and IC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