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东南地区志留纪稀土元素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川南綦江观音桥志留系剖面为代表,通过48个样品中子活化检测出的8种稀土元素分析,详细讨论了REE在该剖面上的分布演化特点及表现形式;研究了本区早志留世古海洋演化及古环境特点:(1)龙马溪组为滞流浅海盆沉积;(2)从龙马溪组到石牛栏组,其REE逐渐减少,Ceanom从正异常向负异常演化,海平面趋于上升,至石牛栏组达最高;(3)REE分析结论与用沉积学、大地构造及其它地化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证明REE作为环境演化的“示踪剂”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滇黔北地区坳陷龙马溪组与筇竹寺组储层特征及差异性主控因素,开展了薄片镜下观察分析、有机地化测试分析及储层物性测试等工作。系统对比分析了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与筇竹寺组储层地化与物性之间的差异性,并对其主控因素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23.
微生物降解稠油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分离、选育出能降解沥青质,能耐温达80℃、矿化度300000mg/L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并以其对青海、胜利、辽河等油田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能有效降解原油中沥青质的兼性菌的选育、降解效果以及采油过程中的现场应用。根据实验,所选育的兼性菌组合对青海原油处理24h后,其沥青质可降低20%。现场试验显示,生产井注入菌液20d后,3个月内的日均产量提高了9%,油井的热洗周期延长了2.1倍。  相似文献   
24.
贵州赤水地区嘉陵江组储层岩石构造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岩石构造相的概念及分类.分析储层具有代表意义的两种有利岩石构造相--抬升岩溶构造相和节理构造相.赤水地区嘉陵江组有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裂缝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至关重要.于区内嘉陵江组而言,抬升构造相对储层的建设性很有限,而节理构造相的意义则相对比较重要.最后,以赤水地区嘉陵江组为例.详细分析述节理构造相的类型、发育模式和发育期次.  相似文献   
25.
思茅坳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远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茅坳陷在晚古生代-三叠纪属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双岛弧后活动边缘海盆地,沉积了区域展布的P、T2+3和J2海相烃源岩系,“盆台相间”格局和由“东隆西坳”转到“走滑挤隆冲断与构造逸脱”演变史控制了海相烃源的运聚,被盆地相区包围的继承性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是油气聚集成藏最佳指向区。中燕山期以来由南向北的持续性挤压造山和走滑、构造逸脱作用使得思茅坳陷J-K区域盖层遭受肢解并和E+N走滑盆地叠置,最终形成封存体系各不尽同的五大持续-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处于构造逸脱体系喇叭口的呵叻盆地发现气田和思茅坳陷见气水同喷、原油显示表明,思茅坳陷海相地层仍有油气勘探前景,以存在K3-N区域盖层、断裂改造较弱、源岩成熟度较低、构造发育的英德-景谷、勐腊-勐满含油气保存单元为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26.
南鄱阳坳陷发育多套烃源岩,主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暗色泥岩和煤、下二叠统茅口组泥灰岩以及栖霞组灰岩,结合煤中树皮体和镜质体的生烃模拟结果,探讨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研究表明,区内煤中树皮体和镜质体都具很强生烃能力,且树皮体的生油能力比镜质体强得多;茅口组及龙潭组泥质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在坳陷西南部最大,而由北往东则呈降低之势,烃源岩厚度也以坳陷西南部较厚,表明坳陷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27.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早寒武世礁滩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寒武世时大巴山、米仓山南缘属上扬子地台的北缘部分,处在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环境中。该区生物礁滩较发育,主要分布于陕西南郑、西乡、镇巴、紫阳等地和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的四川南江一带;生物礁滩的类型有兰藻―古杯礁、凝块石灰泥丘、核形石生物层、生屑滩和鲕粒滩;造礁生物类型有古杯、兰藻细菌等,附礁生物除单体规则古杯外,还有三叶虫、腕足类、海百合、海绵骨针等。通过对寒武纪灰泥丘凝块石作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证明了其有机质生源为菌藻类微生物。指出由于相对海平面升降和古地理环境的控制,使本区礁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并控制了礁滩的发育类型和分布,礁滩层位自西向东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为了增加开发效益及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克拉玛依油田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两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迭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矿场试验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克拉玛依油田的稠油开发中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从青海、大港、胜利、辽河、新疆等油田原油及南充炼油厂含油污水中分离、选育出的菌组合产气性能、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物的系统表面张力、耐温性及耐盐性,认为:温度对细菌的生长和菌组的代谢具有很大影响,在低温(﹤5℃)和高温(﹥75℃)两个极端温度条件下,菌组活动性小,产气菌无产气现象;温度的变化还影响菌组的形态、大小与单菌分布;高盐度下,一些菌类也能生长.分析了细菌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菌组合具有较强的产气性、降低系统表面张力、耐温性及耐盐性.所筛选的石油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油藏特征适应性及原油的降粘性,作为采油微生物组合,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0.
针对我国近海稠油开发中存在的一次及二次原油采收率低、油水粘度差大、易水突、产层多、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生产压差大、油层内微粒运移严重、胶质、沥青质等有积垢沉淀物在井筒附近形成严重堵塞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微生物与CO2复合驱的方法.分别归纳了注CO2开发稠油与微生物开发稠油的方式及应用情况;分析了CO2-微生物复合驱开发稠油的可行性;提出了CO2-微生物复合驱在开发稠油时需解决的问题.在稠油的开采与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