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篇
矿业工程   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废腈纶水解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腈纶经水解处理后可以制备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文中研究了聚丙烯腈碱法水解工艺的水解过程、水解程度,考察了水解工艺条件和水解配方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AN)/m(NaOH)/m(H2O)=1/0.6/5时,在95℃水解4h,得到含羧钠基、酰胺基等多种亲水性基团的均匀透明的无规共聚物水溶液。采用FT—IR、XRF、^13C-NMR等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2.
对无规聚a-烯烃(APAO)的聚合催化剂的组成及APAO的聚合工艺进行了综述,指出工业上生产APAO所用的催化剂主要为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内给电子体或外给电子体以及载体,生产APAO可采用间歇或连续的淤浆法或溶液法聚合工艺,提出了开发适合小型本体聚丙烯工艺的无规聚丙烯(APP)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青海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外大量工作,筛选出3组能够较好地改善试验区原油物性、提高驱油试验驱油效率并适应油藏环境生存的采油菌种对青海油田5口井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增产处理,这些油井产量低,生产很不稳定,生产过程中出砂和结蜡严重,原油的粘度、比重和凝固点都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高达160918mg/L以上,地层温度33℃左右。微生物处理结果表明,油井见效率75%,日均产量增加8.53%到35.72%,油井热洗周期延长2.3倍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4.5微生物强化采油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微生物组合对原油性质影响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出的多组菌组合,对青海、新疆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分析了细菌降解对原油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沥青质各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解作用能使原油物性发生明显改善。利用优势菌组合,对青海和新疆油田稠油井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处理,处理结果表明,青海油田油井见效率达75%,日均产量增加了8.53%~35.72%,油井热洗周期延长2.3倍以上,新疆油田平均日均产油从试验前的2.39t提高到试验后的14.196t,注汽采油成本价为此次微生物采油试验成本价的3.14倍。微生物强化采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QCP-02的反应行为及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机控制的气相搅拌床反应器对实验室自制的还原型铬催化剂QCP-02进行了聚合反应行为和动力学研究。讨论了还原剂种类以及聚合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所生成产品性能的影响。当反应压力为09~16MPa时,最大聚合反应速率与乙烯压力呈一级动力学关系,并据此求出反应温度为80~95℃时QCP-02催化剂上乙烯均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66.
新疆油田稠油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与新疆油田合作,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2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达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认为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新疆油田的稠油开发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7.
细致观测了野外剖面,并进行了相关的室内分析化验,对比研究了赤水地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分布特征、有机质类型及丰度,结合赤水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源岩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天然气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68.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延长组长7湖相页岩中已发现了页岩气和部分工业油流。页岩层系中的孔隙类型、孔径大小和分布特征等对页岩储层的储集能力、渗透性、页岩油气赋存状态和含量均有重要影响。利用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低压CO_2与N_2吸附、XRD等测试方法,分析了长7页岩油气储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类型、孔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长7页岩厚度大(30~110m),有机质丰度和含油量高(TOC值平均为4.97%,可溶烃含量平均为4.54mg/g,氯仿沥青"A"含量平均为0.80%),R_O值主要介于0.6%~1.1%之间,热解峰T_(max)值为430~469℃。页岩孔隙类型多样,残余粒间孔、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黄铁矿集合体和黏土矿物晶间孔、有机孔等均发育,有机孔孔径多数小于50nm,为微孔和介孔,占有机孔总数的61%,部分大于100nm。刚性颗粒间孔、粒内溶孔、刚性颗粒和黏土矿物间的无机粒间孔的孔径相对较大,黏土矿物粒内孔孔径相对较小。该区长7页岩孔隙度介于0.8%~7.7%之间,平均为3.2%。孔隙孔径主要介于0.8~10μm之间,具有多峰分布的特点,不同岩性和岩石组合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存在较大差异。页岩中粉砂岩纹层越发育,刚性碎屑的粒度越大,石英和长石含量越高,黏土矿物含量越低,中大孔越发育,孔隙度越大;TOC、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越高,有机孔越发育。  相似文献   
69.
为了恢复滇黔北地区地层压实过程并进行沉积速率反演,将优化模型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滇黔北地区分层声波时差和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的模型,而后基于岩石骨架不变原理对该区地层进行分层回剥,获得了上奥陶统五峰组至第四系较完整的地层原始沉积厚度和各组地层分段沉积速率,并探讨了页岩地层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滇黔北地区地层沉积速率总体较低,早期沉积速率升高并达到峰值,随着地层年代由老变新,沉积速率骤降而后再缓慢升高,随后再次降低直至该区沉积速率的最低值,其中志留系龙马溪组和罗惹坪组 2 套主要页岩地层的沉积速率分别为 77.97 m/Ma和 113.47 m/Ma;陆棚环境下较缓慢的沉积速率有助于提高页岩有机质丰度。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地层埋藏演化史研究和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利用扫描电镜以及比表面积分析仪产生的试验数据、吸附脱附曲线对页岩气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的系统研究表明,川南—黔北XX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储集空间多样,包括残余原生粒间孔、晶间孔、矿物铸模孔、次生溶蚀孔、黏土矿物间微孔、有机质孔以及构造裂缝、成岩收缩微裂缝、层间页理缝、超压破裂缝等基质孔隙和裂缝类型。发现研究区龙马溪组泥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较大且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并认为微孔隙越发育,泥页岩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越大,越有利于泥页岩对页岩气的吸附储集。建立了泥页岩的孔隙模型,并利用吸附脱附曲线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泥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指出研究区龙马溪组泥页岩以极为发育的微孔为主,其中为泥页岩提供最大量孔体积和表面积的孔隙主要为Ⅲ类细颈瓶状(墨水瓶状)孔和Ⅰ类开放透气性孔。认为有机碳含量、伊/蒙间层矿物含量以及热演化程度是控制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