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EOR菌的产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所用采油菌包括混合菌种和单一菌种共8种,均为兼性菌,分别由海水,油层水,油田和炼厂污水,原油和土壤中筛选得到,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不同,低限<25-35℃,高限38-50℃,在一种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5种单一碳源和实验菌中,在30℃,空气帽下静态培养24小时,8种菌均能利用蜜糖和青海ZQ22井原油产气,均不能利用固态(>C30)石蜡产气,6种菌能利用液态石蜡产气,3种菌能利用大港Dg-1井原油产气,原油烃分布表明,QZ22井原油低碳数烃含量高于在高碳数烃含量低于Dg-1原油,两种原油都不含<C10烃,由QZ22井原油和土培中培养出的假单胞杆菌B,最佳生长温度25-38℃,能利用除固态石蜡以外的所有实验碳源产气,产气量较大,在同一培养基中以体积比2:5的糖蜜+QZ22原油为混合碳源,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菌种B生长迅速,产气量为培养基体积的47.8%,生长时消耗O2,产气主要为CO2及少量C3-C5烃,不产甲烷。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油田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沥青质组分所占比例大的特点,通过室内菌种筛选,选育出适合克拉玛依稠油的微生物菌种,该菌种能够显著降解稠油中的沥青质.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六口油井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936.883t,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为新疆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安全环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川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分布广泛,出露好,化石丰富,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生物礁。通过对重庆綦江观音桥、坡度及其邻区石牛栏组的野外考察和综合研究发现,生物礁主要发育在早志留世中晚期的石牛栏组中、下部(大致相当于中兰多维列期),类型为小型点礁、生物丘及生物层。造礁生物以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层孔虫为主;礁基为生屑滩或瘤状灰岩。礁的发育受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制约,靠近黔中隆起的浅海缓坡地带,是生物礁生长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川东南地区志留纪稀土元素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川南綦江观音桥志留系剖面为代表,通过48个样品中子活化检测出的8种稀土元素分析,详细讨论了REE在该剖面上的分布演化特点及表现形式;研究了本区早志留世古海洋演化及古环境特点:(1)龙马溪组为滞流浅海盆沉积;(2)从龙马溪组到石牛栏组,其REE逐渐减少,Ceanom从正异常向负异常演化,海平面趋于上升,至石牛栏组达最高;(3)REE分析结论与用沉积学、大地构造及其它地化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证明REE作为环境演化的“示踪剂”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降解稠油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分离、选育出能降解沥青质,能耐温达80℃、矿化度300000mg/L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并以其对青海、胜利、辽河等油田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能有效降解原油中沥青质的兼性菌的选育、降解效果以及采油过程中的现场应用。根据实验,所选育的兼性菌组合对青海原油处理24h后,其沥青质可降低20%。现场试验显示,生产井注入菌液20d后,3个月内的日均产量提高了9%,油井的热洗周期延长了2.1倍。  相似文献   
6.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早寒武世礁滩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寒武世时大巴山、米仓山南缘属上扬子地台的北缘部分,处在碳酸盐台地边缘相带环境中。该区生物礁滩较发育,主要分布于陕西南郑、西乡、镇巴、紫阳等地和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的四川南江一带;生物礁滩的类型有兰藻―古杯礁、凝块石灰泥丘、核形石生物层、生屑滩和鲕粒滩;造礁生物类型有古杯、兰藻细菌等,附礁生物除单体规则古杯外,还有三叶虫、腕足类、海百合、海绵骨针等。通过对寒武纪灰泥丘凝块石作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证明了其有机质生源为菌藻类微生物。指出由于相对海平面升降和古地理环境的控制,使本区礁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并控制了礁滩的发育类型和分布,礁滩层位自西向东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赤水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平行不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主要为一套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相对较高的河流相碎屑岩,厚度为270~500m。其岩石类型视不同层位分别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辫状河和曲流河的心滩、边滩等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主要相位;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压实与压溶作用对破坏储集性和降低孔隙度起着重要作用,自生矿物及其胶结作用也是破坏储集性的因素之一,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如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贡献不大;受物性影响,本区砂岩主要为一套特低孔、特低渗砂岩,其储集空间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储集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8.
̼�����ҹ����ܴ���ģ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关系密切,其岩溶孔洞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为寻找与古岩溶有关的油气藏,除要了解古岩溶的埋藏部位和成因等因素外,还必须了解古岩溶孔洞的分布与古岩溶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模式及其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关系密切,其岩溶孔洞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为寻找与古岩溶有关的油气藏,除要了解古岩溶的埋藏部位和成因等因素外,还必须了解古岩溶孔洞的分布与古岩溶类型的关系。为此,通过研究,根据岩溶发育时岩层的产状和岩石团结程度,将碳酸盐岩古岩溶分为水平型古岩溶和褶皱型古岩溶两大类,进而根据溶岩类型将其分为水平型灰岩古岩溶、水平型白云岩岩溶和褶皱型灰岩古岩溶、褶皱型白云岩古岩溶等四种类型。为探索不同类型古岩溶储层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在讨论了控制古岩溶储层发育的古气候、古地貌、岩性和古大地构造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古岩溶类型的特点及其主控因素,归纳出了古岩溶储层分布的四种模式,并列举实例,论述了各种模式岩溶孔洞发育的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用于碳酸盐岩的染色方法甚多,但多以区分不同的碳酸盐矿物为目的。而且,它们各有所异,互有所长,较难一一述及。 本文不准备涉及更多的内容,只打算以铁氰化钾和茜素红S混合染色剂(以下简称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