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L-苯丙氨酸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多仁 《化工中间体》2004,1(2):15-17,20
介绍了L-苯丙氨酸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乳酸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42.
利用金属钛离子注入天冬氨酸转氨酶生产菌株U12-3-19进行诱变,摸索金属离子与该生产菌株的互相作用规律,统计变异情况,并与氮离子注入诱变和紫外诱变的效果做了比较,得到了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广的突变谱。通过大量筛选,在苯丙酮酸的浓度为20g/L的条件下,得到了使L-苯丙氨酸产量提高22.67%的高产菌株U12-25-116-J75。  相似文献   
43.
L-苯丙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合成路线。本文根据L-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特点,阐述利用生物合成法实现工业化生产L-苯丙氨酸的可行路线。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低热卡高甜度营养型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反应物量、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合成中各步骤结果的影响,从而确立了合成阿斯巴甜的最佳工艺流程和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5.
聚苯乙烯乙酰化苯丙氨酸型树脂对Ni2+的螯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Chloroacetylized Polystyrene, PS-Acyl-Cl)树脂替代氯甲基树脂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反应制备了PS-Acyl-Phe型螯合树脂,并研究了该树脂在pH、螯合时间、Ni2+浓度等不同条件下对Ni2+的螯合性能,得到了Ni2+型介质的最佳螯合条件:Ni2+溶液浓度为0.1 mol/L,pH为3.5~9.0,螯合时间5 h,此时树脂的最高螯合量为0.91 mmol/g, Phe螯合效率为40.8%.  相似文献   
46.
L-4-硝基苯丙氨酸为合成众多药物的中间体.采用釜式反应器,以混酸(浓硫酸与浓硝酸)为硝化试剂对L-苯丙氨酸进行硝化反应,制备得到了目标产物.在浓硫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为2:1,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3 h的工艺条件下,该法制备L-4-硝基苯丙氨酸的收率达到65.2%.该法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的副产物,经~1H-NMR和~(13)C-NMR鉴定了其结构,证明其为两分子间的缩合产物,据此推测了反应可能的机理.为了减少分子间的缩合反应,采用管式反应器对苯丙氨酸的硝化反应进行探索,并用正交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 min,混酸中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2:1,收率可达80.9%.与釜式反应相比,管式反应器能够有效避免分子间缩合的副反应,并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L-苯丙氨酸柱过程离子交换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求解该教学模型得到数值解,并分别通过理论解和实验数据来验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程序的正确性与适用性.最后,利用此动力学模型及其求解程序数值模拟了不同入口浓度CO、不同床层高度L和不同操作流速u条件下L-苯丙氨酸的柱过程离子交换动力学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48.
为获得1 株稳定高产的L-苯丙氨酸工程菌株,利用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技术,在大肠杆菌W3110中引入已解除反馈抑制的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水酶PheA,随后利用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对莽草酸途径中各反应酶进行调控,并通过摇瓶发酵确定了莽草酸途径各步反应酶的最适表达强度,最后通过增加前体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供应,获得了1 株性能最佳的L-苯丙氨酸工程菌株PHE12。利用该菌株进行摇瓶发酵24 h,L-苯丙氨酸产量达20.5 g/L。利用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48 h后,L-苯丙氨酸产量达81.8 g/L,与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产量相比产量提高了12.2%,生产强度和糖酸转化率(葡萄糖计)分别为1.7 g/(L·h)和0.24 g/g,工业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9.
β-苯乙醇是具有玫瑰风味的芳香醇,玫瑰芬芳的广泛需求使得β-苯乙醇成为香料和化妆品中使用最多的香味成份。利用微生物生产β-苯乙醇的原理即为利用酶或微生物将前体物L-苯丙氨酸转化为β-苯乙醇。概述了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的方法,介绍了β-苯乙醇合成的代谢途径、转化的微生物种类、β-苯乙醇对酵母细胞毒性和发酵液中β-苯乙醇提取。  相似文献   
50.
将L-苯丙氨酸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苯甲酰氯反应得到两种不同的衍生物,再分别转化为酰氯,并与氨丙基硅胶反应制备成新型手性固定相,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衍生物和手性固定相进行了表征,用L-苯丙氨酸的对甲苯磺酰氯衍生物制成的手性固定相对氯霉素进行了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