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74篇
  免费   3603篇
  国内免费   2463篇
电工技术   480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224篇
化学工业   6777篇
金属工艺   6451篇
机械仪表   5179篇
建筑科学   9019篇
矿业工程   1655篇
能源动力   1061篇
轻工业   7448篇
水利工程   2255篇
石油天然气   1820篇
武器工业   380篇
无线电   70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93篇
冶金工业   3272篇
原子能技术   647篇
自动化技术   6611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665篇
  2022年   1834篇
  2021年   2328篇
  2020年   2240篇
  2019年   2136篇
  2018年   917篇
  2017年   1452篇
  2016年   1771篇
  2015年   2441篇
  2014年   4796篇
  2013年   3588篇
  2012年   3882篇
  2011年   3922篇
  2010年   3625篇
  2009年   3849篇
  2008年   5921篇
  2007年   5139篇
  2006年   3254篇
  2005年   3486篇
  2004年   2670篇
  2003年   1835篇
  2002年   1495篇
  2001年   1263篇
  2000年   1118篇
  1999年   946篇
  1998年   873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633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387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320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气中日益增加的CO2浓度导致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将CO2催化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化学方法将CO2还原转化为有价值的碳基化合物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方式。分子催化剂具有明确的结构和清晰的活性位点,可实现基于机理的性能优化。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酞菁/卟啉分子在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实验和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详细机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分子分散和配体修饰提升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活性和选择性。最后,讨论了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存在的挑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2.
由高分子、填料、键合剂及各种功能助剂组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轮胎、含能材料、医疗、环保、建筑、交通等行业。键合剂在填料表面的吸附特性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分别以未改性的高氯酸铵、炭黑和二氧化硅填料为对象,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评估了五种键合剂分子,即三乙醇胺(TEA)、三氟化硼三乙醇胺络合物(T313)、N,N'-二邻甲苯胍(DOTG)、N,N'-二苯基硫脲(DPTU)和二苯胍(DPG),在填料表面的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基底层数的增加,吸附能逐渐增加,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其中TEA和T313键合剂在高氯酸铵表面的吸附能为-0.84~-1.37 eV;DOTG、DPTU和DPG在炭黑表面的吸附能为-1.01~-1.29 eV;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能为-0.87~-0.94 eV;在接枝羟基的二氧化硅上的吸附能为-1.16~-1.36 eV。依次考察了单层炭黑点缺陷(单空位缺陷、双空位缺陷、Stone-Wales缺陷)和二氧化硅表面接枝羟基对吸附能的影响,发现单空位和双空位缺陷对吸附能影响不大,而Stone-Wales缺陷和二氧化硅接枝羟基显著增加吸附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识别厚截面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远表面的微缺陷,使用递归分析方法对超声检测信号进行分析。首先在厚截面CFRP材料上打孔以模拟微缺陷,采用水浸超声脉冲反射法对不同大小的模拟缺陷进行检测。然后选取缺陷位置附近信号段,确定嵌入维数m、延迟时间τ、阈值ε等参数,对各信号段进行递归分析,得到递归图及递归定量分析结果。比较无缺陷信号和有缺陷信号的递归图,从宏观上定性确定微缺陷对超声信号的影响;比较无缺陷信号和有缺陷信号的递归定量分析结果,根据每个递归定量参数的物理意义,对缺陷产生的影响作出合理的解释。最后,使用不同中心频率探头进行实验,确定合适的探头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使用7.5MHz高分辨率超声探头时检测效果最好;当嵌入维数为7、延迟时间为2、阈值为2时,递归图中出现异常白色区域、递归点增多且对角线结构变长,同时所选取的递归定量参数随缺陷增大而上升,表明厚截面CFRP远表面超声信号可能存在混沌结构,而微缺陷的存在会改变原有信号结构。所研究内容为实际微缺陷的定量识别及分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目前建模方法在描述两相流中砂粒碰撞行为方面存在的不足,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耦合方法建立了压裂工况下的缩径管两相流模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缩径管内砂粒间碰撞及缩径斜面受力规律,研究发现,缩径斜面冲蚀深度随砂比增大而增大,砂比大于40%时,相同时间的冲蚀深度增量减小,并趋于最大值;缩径斜面冲蚀深度随黏度增大而减小,流体黏度对缩径斜面外缘比对内缘的冲蚀深度影响大。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实现对BGA焊球的自动检测,建立了自动视觉检测系统。对系统所采用的焊球特征进行提取及缺陷识别,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分类器对检测算法进行研究。根据焊球的形状和尺寸特征设计了焊球缺陷识别和分类算法,并以锡多、锡少和毛刺缺陷为例,分析典型缺陷的识别算法。以焊球形状的圆度和特征区域的面积等特征参数为评价标准,构建二维特征空间。在二维特征空间线性组合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分类器。构建了训练样本集,并对该分类器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并结合应用实际修正了模型,并采用测试集对该分类器进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焊球缺陷检测算法的准确度为97.06%,漏判率为0%,检测可靠度为100%。该视觉检测系统满足了工程运用中对识别准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单层二硫化钼(SLMoS_2)是类似石墨烯的准二维蜂窝晶格层状纳米材料。相较于半导体性石墨烯在制备上的复杂性,具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的SLMoS_2被认为更具优势,是取代传统硅半导体的新一代候选材料之一。介绍了SLMoS_2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力学性能的近期研究进展、SLMoS_2在制备和表征过程中存在的固有缺陷类型和晶界,以及近年来基于理论和实验方法所揭示的缺陷和晶界对其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缺陷工程的若干研究领域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励雯 《纺织机械》2021,(2):50-51
"循环时尚"正越来越成为大众的共识,无论是在纺织品和服装的设计生产中,还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如何减少资源的消耗,如何分担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一可持续话题,并启动相关项目,为保护环境积极出力。拥有百年历史的卓郎,立足自身产品技术领域,通过再生纤维解决方案,积极与上下游企业一道推进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电子元件的封装技术.主要针对树脂封装进行研究,分析湿气浸入、成形缺陷及表现形式,并提出防止措施,以利于对我国的微型包装中的电子封装及微电子业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间歇生产过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及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要求,提出了滑动模型MPCA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将三维原始数据空间按不同测量时刻切割成一系列子数据空间,然后根据选取的模型大小将各个时间段中子数据块整合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一系列新的子数据空间,分别建立各个子MPCA模型。滑动模型MPCA方法能够在尽可能小的时间段中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能够较好解决间歇生产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并且更好地保证数据信息抽取的完整性。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增氧灌溉可改善灌溉导致的根系缺氧胁迫,促进作物提质增产,同时也会影响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明确增氧灌溉下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特征,设置灌水量(非充分和充分灌溉)和增氧量(对照溶氧值5 mg/L和增氧溶氧值40 mg/L)2因素2水平试验,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灌水量和增氧量对土壤深层N_2O与CO_2浓度及排放通量的影响;此外,为了研究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层中温室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主导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气体种类,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层中温室气体浓度及增温潜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量依赖于土壤深层N_2O与CO_2的浓度;②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在5 cm与10 cm埋深的N_2O浓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在10 cm埋深的CO_2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③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CO_2排放关系不显著(P0.05);④增氧和充分灌溉处理增加了土壤N_2O与CO_2的排放通量、排放峰值及累计排放量;⑤增氧、充分灌溉处理下,5 cm和10 cm埋深处N_2O与CO_2的浓度较高;⑥增氧充分灌溉提高了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