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32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13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风电场是风电场综合利用数字化技术的新阶段。在分析风电场建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讨论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的计算公式和内涵,给出了数字化风电场的定义,阐述了基于LCOE最优的数字化风电场的“风、机、场、网、环”五大特征以及数字化技术在降低LCOE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实现数字化风电场的风资源、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建模、数字孪生和数据安全五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of warm-rolled AISI 316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as investigated by controlling rolling strain and temperature in argon and hydrogen gas atmospheres.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s of warm-rolled 316 specimens tested in hydrog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olling temperature, especially 400 °C. By controlling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strain, the influences of microstructure (including dislocation structure, deformation twins and α′ martensite) and its evolution on hydrogen-induced degrad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eparately discussed. Deformation twins deceased and dislocations became more uniform with the increase in rolling temperature,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α′ martensite during the crack propagation. In the cold-rolled 316 specimens, deformation twins accelerated hydrogen-induced crack growth due to the α′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t the crack tip. In the warm-rolled specimens, the formation of α′ martensite around the crack tip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which greatly reduced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in hydrogen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3.
高强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0个拔出试验,探讨了变形钢筋与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强度,并与普通混凝土和低强度陶粒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各种高强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均要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砂浆强度比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要大。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给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和粘土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极限粘结强度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陈景林  王文海  邓小东 《山西建筑》2007,33(25):245-247
根据南友高速公路C1标段的施工经验,论述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材料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调试、生产及机械摊铺、碾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韧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研究高性能混凝土中分别添加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后对其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添加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比较。进行了三种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以研究粘结强度、粘结本构关系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0.5%(体积比)的钢纤维对极限粘结强度略有提高,峰值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有较大的增长;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0.2%的聚丙稀纤维后极限粘结强度略有降低,峰值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亦略有减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三种类型的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本构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异形钢纤维改善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晓波 《工业建筑》2006,36(9):62-67
采用6种异形钢纤维在体积掺量分别为0.5%、1.0%的情况下,配制CF30、CF50异形钢纤维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异形钢纤维混凝土抗折、抗剪和劈拉强度以及弯曲韧性,较基准混凝土有明显提高;干缩值降低,早期塑性开裂也明显减少;不同特征的异形钢纤维改性效果也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 13∶89)计算纤维混凝土承载能力变化系数的方法有偏差。  相似文献   
7.
张林 《山西建筑》2007,33(28):327-328
根据局部变形地基梁法,利用改进了的压力拱理论计算地层压力,对212国道某一隧道衬砌(变截面直墙拱)进行了内力计算,同时利用大型有限元进行模拟,分析了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对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成本,采用低合金无缝钢管,通过冷滚压工艺制作了一种新型变形灌浆套筒。通过对9个钢筋连接接头试件进行单调轴向拉伸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套筒的连接性能、工作机理及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钢筋锚固长度取6.9~7.5倍连接钢筋直径时,该变型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能够满足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要求;套筒的内腔结构影响套筒的应变分布及约束机理,内壁环肋处的接触压力造成套筒变形段筒壁应力不均匀分布;文中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可有效地模拟套筒与灌浆料以及灌浆料与连接钢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变形灌浆套筒的设计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不同直径的HRB400级钢筋连接用套筒,其钢筋连接接头满足规范JGJ 107-2010对Ⅰ级接头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前缸盖的间接挤压铸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D510汽车空调压缩机前缸盖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成分的6061、6082变形铝合金进行合金净化技术、细化技术、间接挤压铸造技术及热处理技术试验研究,并结合Procast铸造软件对间接挤压铸造的成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6061合金可用于间接挤压铸造;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提高间接挤压压力可相应地提高铸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内部组织的致密度;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可有效指导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针对大型建筑运维过程管理效率低、各类运维事件决策分析精度不足、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运维理论体系与实现方法。总结归纳大型建筑智能运维需要采集的信息,分析智能运维亟待解决的问题,融合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技术,给出智能运维运行机理,建立针对大型建筑的智能运维架构体系与多维多尺度的孪生模型。研究建筑智能运维的实现方法,其中包含智能运维全要素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智能运维孪生体的构建与运行、智能运维孪生数据的管理机制及智能运维平台的架构。在智能运维理论体系和实现方法的指导下,搭建了智能运维平台,并应用于某大型建筑工程的运维管理。考虑运维管理过程中的虚实交互与时空演化,初步验证了数字孪生在提高运维管理智能化程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