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基于电网安全对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将进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高峰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基建安全形势严峻,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因素[1].为了提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其核心在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策划的水平和可操作性决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成效,而行之有效的策划应用模式成为关键.本文结合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文明施工三维策划管理及三维策划系统应用,解决了现有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现场安全布置、安全设施标准化等环节的局限性及不足,实现了策划的高效快捷、效果直观真切,探索出了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和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是最近关注的热点,这些毒素侵染农产品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有非常高的肝毒性、肝致肿瘤性、致畸和致突变性,可在采前、采中和采后的各种环境下侵染多种重要农产品,例如花生、玉米、水稻和棉籽。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碳、氮、温度、水分活度、pH值、发育阶段、氧化胁迫、植物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可引起多种疾病,但是可以通过阻断和干扰吸收及干扰代谢酶来调节体内的黄曲霉毒素。本文概述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侵染、运输、代谢和毒性。研究它的生物合成、毒性机制、结构与功能关系和代谢运输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措施提供更加深入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践的总结,指出环境监理制度是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落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即使痕量级水平的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时间的危害。粮食等作物在生长和贮存期间都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由于其高毒性, 已有很多检测方法来检测不同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且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满足国标限量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 重点讨论几种较成熟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能量问题是工业无线网络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WIA-PA节点通常是通过自身携带能量非常有限的电池供电,而它们工作的环境通常是非常复杂甚至于人类是不可及的,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补给能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合理高效的使用有限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延长WIA-PA网络的生命周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中国无线工业联盟新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IA-PA技术规范,并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来降低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在不影响整体网络性能的基础上延长WIA-PA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食品产业升级与转型迎来了严峻挑战,培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教学团队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对食品引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教学团队通过推行“3+1”学年模式,建立“四维一体”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促进教学工程化转变,创新双螺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课外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多形式国际化交流合作,搭建多维实践交流平台。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偏农偏理、课程衔接松散和创新实践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人格和国际战略眼光的全方位培养,为食品国际化引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大体积流通池无需衍生同时测定食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4:16,V/V)超声辅助提取,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经过XBridge TM C18柱(150 mm×4.6 mm,5μm)分离。采用乙腈-甲醇-水(15:25:60,V/V)为流动相,大体积流通池荧光检测器检测,无需衍生,外标法定量。6种黄曲霉毒素在9.5 min内有效分离,从样品前处理到结果分析整个过程小于50 min。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05μg/kg、0.02μg/kg、0.05μg/kg、0.02μg/kg、0.04μg/kg、0.03μg/kg,能够满足我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的要求。6种黄曲霉毒素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7.6%~90.5%,精密度RSD为2.42%~6.08%。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无需衍生即可同时检测食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适用于食品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花色苷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花色苷合成代谢途径及相关转录调控机制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相关结构基因及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已在多种植物中被陆续鉴定与验证,但对于花色苷合成后的运输机制的认识仍相对缺乏。花色苷合成主要发生在内质网中,随后运送至液泡内进行储存。花色苷的运输过程主要包括囊泡运输及链接蛋白运输两种模式,而转运蛋白在两种运输模式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鉴定花色苷转运相关蛋白有助于深入了解花色苷的运输机制,完善对花色苷代谢途径的认知。本文主要针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ATP-结合框(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多药和毒性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ultidrug and toxic extrusion compound transporters,MATE)和胆红素异位酶(bilitranslocase,BTL) 4类花色苷转运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翼茎羊耳菊(Inula pterocaula)根部三萜类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材料、Rp-18反向材料和硅胶进行化合物分离,利用现代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从中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1)、赤藓糖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2β,3β,23α-三羟基-28-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6)、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7)、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2β-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23,28-二齐墩果酸(9)、3-O-β-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醛基-23-羟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O-β-D-吡喃葡萄糖-19α-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O-α-L-吡喃阿拉伯糖-20,19,24-三羟基乌苏酸(12).以上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该研究结果可为翼茎羊耳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