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9,(10):169-170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本研究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索独立学院以能力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五模块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和遴选优秀实习单位等有效措施,显著提高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特色林业食品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对地方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强化了林业在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优势与特色。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导师制人才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过探索与实践,培养了具有大批林业特色的食品专业人才,就业率和毕业了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食品工程人才,本文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搭建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应用三大课程模块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适应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深度结合,对我国当代食品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渤海大学食品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在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提高、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造和升级原有理科优势专业,摸索和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技术性应用型的食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高校是培养企业需求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我国食品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而以安徽省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双师型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一条提升食品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为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食品感官品评》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国际通用性,本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提升国际性思维和视野,提高学生在经济全球化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研究在国际化视野下,《食品感官品评》课程在教材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食品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文章以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着力强化实践教学,统筹建设"基础实验平台"、"中试实训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多元实践平台,采用"引进来-走出去-传帮带"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多维实践教学新体系,为海西经济建设培养一批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基于OBE理念为指导,通过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提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探索食品科学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应用型、创新型的卓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该文作者所在大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开展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本科教育项目,全英文课程Food Microbiology and Safety是该项目的核心课程之一。该实验课以应用性为前提,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强调食品微生物学与食品安全学的融合,中外师资合作开展了系列教学探索与实践。课程设计以食品产品和食品生产为情境,以微生物安全为话题,模拟真实生产场景,丰富内涵和拓展外延;自主设计实验激发主观能动性、自主规划进程锻炼统筹能力、线上资源平台支撑自主学习与评价、随机分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表明,课程有效实现了食品微生物学与食品安全学的有机融合,目标驱动型实验教学过程更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大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提高了课程的两性一度。与同期对照班级相比,该项目所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食品专业其他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狭义上讲,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干净、未被细菌污染,不使人致病。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与食品卫生相比,食品安全更加强调食品标签的真实、全面、准确;更强调食品认证与商标管理;更重视食品食用方法的特殊要求;更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食品质量,是一个“度”的概念,是指食品的优劣程度,既包括优等食品,也包括劣等食品。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一样也是一个“质”的概念。笔者以为,应当借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法》的起草,《标准化法》与《食品卫生法》的修改,通过法律的途径厘清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理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第一需要的物质基础。“石油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它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严重隐患,大气和河水污染、土壤板结、生态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并且使农作物的生长乃至农业生产更多地依赖人为干预。自20世纪末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越来越注重绿色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由此促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乃至有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兴起。一、概念和内涵(一)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  相似文献   

13.
14.
最迎阜阳出现“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国舆论焦点。为此,回顾近年来卫生部对食品安全事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虽与食品添加剂有一定关系,但真正不安全因素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为保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各国均有一整套严密审批制度,当新的不利因素发现时,都会及时将其从名单中删除,包括FAO/WHO及美国、日本等国,因此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是安全的。此外,随着新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参与,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焙烤工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关于溴酸钾的替代品问题,木聚糖酶的应用,功能性添加剂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6.
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该文综述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原研究现状,涉及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及转基因食物中过敏原研 究,并介绍过敏原在食品加工处理的稳定性研究,过敏原检测方法,食物过敏控制等几个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食品保质期直接决定着产品营销定位与档次,是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随着消费者"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加,对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料的原始状态、减少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又要尽量延长食品保质期。这对食品加工技术及防腐机理提出了极大挑战,只有精确掌握与控制整个食品生产链条,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防腐系统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营养丰富,色、香、味、形俱佳;另一方面要求食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毒无害、确保安全。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就越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谈及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作用、滥用时带来的危害,以及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