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9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26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却肉保鲜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国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GNa液、Nisin、有机酸等几种国内认为较好的鲜肉生物与化学保鲜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GNa-Nisin组、Nisin-Acid组两种新的配方。经试验,GNa液在稳定冷却肉感官指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抑制脂肪的酸败、控制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增加效果较差。Nisin对于抑制G+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效果,但易使产品出现轻微的异味。本试验中;有机酸有明显抑制大肠菌群的效果,但易使产品出现肉色恶化和明显的异味,也能加深或提高脂肪的酸价和H2S含量;试验还得出多种保鲜液配合使用时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具有较好的抑菌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大米淀粉的酶法液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大米淀粉液化工艺最佳条件为:大米淀粉浓度为20%,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2 U/g淀粉,液化时间11 min,作用温度95℃,pH值为6.5.在此条件下,所得液化液的DE值为11.08%,糖化后麦芽糖含量为84.84%.  相似文献   
3.
谷维素(oryzanol)是米糠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C57BL/6小鼠连续饮用1.0%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12 d,用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谷维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结果发现:谷维素组小鼠能明显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症,小鼠肠壁厚度、结肠长度、结肠重量、炎症细胞浸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等病理指标明显改变;谷维素也能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炎症损伤重要生化指标如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同时减少血浆中亚硝酸盐的含量;RT-q PCR技术分析发现结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和IL-6等m RNA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谷维素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特点并将其更广泛应用,总结了阿魏酸的提取来源及衍生物的种类,发现阿魏酸不仅存在于当归、黄连等中药中,在米糠、麦麸等食品原料中也含量丰富,阿魏酸衍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本文还综述了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辐射和抗癌等生理功效,它们已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全文为阿魏酸及其衍生物更广泛应用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对大米淀粉糊化的影响,分别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和流变仪测定了大米淀粉在海藻酸钠和钙离子存在下的成糊特性与淀粉糊状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大米淀粉的糊化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钙离子对大米淀粉的成糊特性无显著性影响;海藻酸钠将体系黏度提高了135%,并使大米淀粉糊呈现似液状态(tanδ1);在体系水分蒸发脱离的条件下,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形成了网状凝胶结构,并使大米淀粉糊呈现稳定的似固状态(tanδ1)。因此,海藻酸钠与钙离子能够在大米淀粉糊化过程中形成浓缩诱导型胶凝,从而使大米淀粉糊的结构状态相对固定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冷榨花生粕蛋白质酶法制备蛋白胨替代商用蛋白胨的可行性,将冷榨花生粕用胃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进行双酶协同水解制备冷榨花生粕蛋白水解物(也称为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并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化学组分分析及氨基酸组成。研究发现,经双酶协同水解后的冷榨花生粕蛋白胨主要由小于5.0 kDa的肽段组成,富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较高。微生物增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8 h后比牛肉膏蛋白胨中生长情况好;枯草芽孢杆菌在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培养基中比LB培养基中有较长的滞后期,但培养8 h后,生长情况比LB培养基更好;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干酪乳杆菌在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培养基和MRS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冷榨花生粕培养基中与对照培养基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在冷榨花生粕培养基中与对照生长有类似的生长曲线与pH值变化趋势;米曲霉在冷榨花生粕培养基中与对照培养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冷榨花生粕蛋白胨在替代商用蛋白胨用于微生物的增殖培养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籼稻"冈特优37"为原料,在其发芽过程中采用真空处理,研究了真空处理时段及时长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处理在不同发芽时段均能促进GABA的积累,提高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的活性,在发芽0~6 h时,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基于此,以发芽0 h为起点,进一步考察真空处理时长对GABA含量的影响,发现发芽开始时处理10 h,发芽稻谷中的GABA含量最高,可达(210.05±4.91)mg/100 g干基,较未经过真空处理的发芽稻谷高出70.38 mg/100 g干基,提高了50.39%。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花生肽亚铁口服后的人胃肠仿生消化行为及降解规律,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1.0 kDa、 1.0~3.0 kDa、3.0 kDa)的花生肽为载体,以氯化亚铁为配体,分别制备L-PPC、M-PPC和H-PPC,考察了其稳定性和胃肠消化耐受性。研究表明:L-PPC比M-PPC和H-PPC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PPC的pH稳定性最差;H-PPC热耐受性最差,特别是温度超过50℃后,亚铁螯合率低于50%,与L-PPC和M-PPC有极显著差异(p0.01),L-PPC热耐受性最好;L-PPC胃酸耐受性明显高于M-PPC和H-PPC,胃仿生消化30 min,L-PPC和M-PPC亚铁螯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H-PPC差异极显著(p0.01);胃仿生消化90 min和120 min时,M-PPC和H-PPC的亚铁螯合率分别为(71.83%±1.32)%、(56.61±1.16)%和(61.46±1.25)%、(53.90±1.33)%;胃仿生消化120 min时,L-PPC、M-PPC和H-PPC相对于胃仿生消化30 min,亚铁螯合率残存率分别为91.15%、69.05%和74.10%。M-PPC和H-PPC经十二指肠仿生消化60 min时,亚铁螯合率分别下降至(57.93±0.83)%、(45.65±0.87)%,再经小肠仿生消化180 min,亚铁螯合率分别下降至(38.42±0.85)%、(18.34±0.72)%,与L-PPC差异极显著(p0.01),L-PPC具有较好的肠耐受性,H-PPC肠耐受性最差。结果说明,L-PPC相比M-PPC和H-PPC具有更优良的pH稳定性、热耐受性和胃肠消化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rob1822为研究对象,以热诱激处理(55 ℃热处理10 min)稳定期菌体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Prob1822复合抗热保护剂的组成。结果表明,单一抗热保护剂以海藻糖、蔗糖及脱脂奶粉抗热保护效果较好;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抗热保护剂配方为海藻糖9.0%、蔗糖5.0%和脱脂奶粉6.8%。在此最优条件下,菌体存活率为(95.24±0.84)%。糖类与蛋白质联用作为复合抗热保护剂比单一保护剂抗热保护效果更好,可减轻喷雾干燥对菌体亚细胞结构及生物大分子损伤,实现枯草芽孢杆菌的抗热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异黄酮6种主要成分大豆甙、黄豆黄甙、染料木甙、大豆甙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作为对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比较,确定了从脱脂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回流提取时间3 h,温度90℃,物料比1:15,提取次数1次.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原料中大豆异黄酮6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常见的大豆异黄酮6种主要成分得以分离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