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电工技术   37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08篇
化学工业   107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901篇
矿业工程   637篇
能源动力   93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800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1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0篇
冶金工业   240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5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煤矿向深部发展,矿井动力灾害既表现出冲击地压的部分特征,又表现出冒顶的部分特征。2种典型的灾害打破以往冒顶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一种互为逆向性的认知规律,在深部高应力煤巷,特别是留顶煤巷道中出现了相互诱导、复合发生的新灾害类型。在总结山东、山西和新疆矿区典型巷道冲击致顶板(顶煤)动力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概念、机理与分类,指出复合灾害机理关键点在于揭示巷道整体系统和破碎区子系统的稳定原理及其2者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力学模型,根据扰动响应失稳判据,提出并得到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临界应力Pcr、临界软化区半径ρcr和最大容许采扰应力增量σmax,厘清了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了煤岩冲击倾向指数K、支护强度ps、巷道半径ρ0、煤岩强度σc等对灾害发生的影响规律,同时阐明了围岩塑性软化、破碎深度随地应力增加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发育巷道的动力失稳主体为弹性区、软化区与破碎区构成的不稳定系统,垮落主体为破碎区;稳定的破碎区提升了巷道冲击启动临界值,使其启动难度增大,但破碎区的发育又易引起顶煤垮落;巷道稳定支护是解决复合灾害的关键,科学合理支护既能有效调控围岩破碎防冒,又能提升冲击启动临界值。通过理论研究,揭示了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发生机理,阐明了巷道软化与破碎区及其稳控支护对深部破碎发育巷道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台湾本身地貌特性以及近年来强降雨事件发生频繁,促使山区地带发生复合式灾害,如崩塌、泥石流与山洪等,因此灾害孤岛效应有必要仿效泥石流以及洪水灾害,制定出参考警戒值以及警戒线,将有助于防灾决策、救难资源投入以及灾害风险判释。本文针对台湾发生过灾害孤岛效应的114个村进行分析,且着重于首次发生灾害的台风降雨事件。首先通过群集分析并依照各样本的6个灾因指标进行分类,群集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群,并再以象限分布描述各群的潜势相对风险。采用2004—2015年台风降雨事件的观测雨量数据,并利用距离反比权重法,得出各村的累积降雨量(R)与最大时雨量(I)。整合各群集样本雨量数据后,使用台湾水土保持局使用的RTI模式概念,计算出各群集之RTImin、RTI30、RTI50和RTI70,以绘制低风险区(0~30%)、中风险区(30~70%)和高风险区(70%~100%),其中着重探讨灾害孤岛事件的下限值RTImin,以便可得知最易发生灾害的群集。结果显示,各群的潜势风险反映RTImin的效果良好,如潜势风险越高则其RTImin值越低,即雨量驱动灾害发生的条件较低。群集中,第1与2群为低风险群、第3、5与6群为中风险群、第4、7与8群为高风险群,仅第5群无法透过RTImin验证潜势风险关系,故本文挑选的6项灾因指标,为辨别灾害孤岛效应潜势等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云冈矿因为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引发了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对云冈矿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立足采空区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测绘、地质调查、物探勘察、钻探验证综合技术对该矿采空区“三带”进行有效判断,提出了该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灌浆质量检查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军棋博弈不完全信息对弈中,面对棋子不同价值、不同位置、不同搭配所产生的不同棋力,传统的单子意图搜索算法,不能满足棋子之间的协同性与沟通性,同时也缺乏对敌方的引诱与欺骗等高级对抗能力。本文提出一种结合UCT搜索策略的高价值棋子博弈方法,实现高价值棋子协同博弈的策略。实战经验表明:高价值多棋子军棋协同博弈策略优于单棋子军棋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继军  吴志广 《人民长江》2020,51(1):124-128
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面临的新要求,展开了专项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确把握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所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应当以水环境改善为突破点的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灾害等四水共治的思路;同时还提出了管理与技术、经济与法律及文化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针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午 《陕西煤炭》2020,39(2):51-55
为保障煤矿安全开采,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对红石岩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究。首先梳理了红石岩煤矿已揭露的地质情况和现有的钻探、物探和水质化验成果,瓦斯鉴定等资料,结合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具有隐蔽性、时变性、突发性、难探测和难预防的特点,对其地面和井田内的采空区、废弃老窑,钻孔、地质构造、地下含水体、瓦斯和煤层自燃及煤层顶底板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矿主副井筒周边采空区水、因采动影响产生的顶底板导水裂隙带等主要隐蔽致灾因素,以及断层的活化和滞后出水及带出的有害气体等次要隐蔽致灾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巡视检查是对钢闸门要点部位开展定期、定点的信息收集,并对警兆信息做出快速辨识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应用灾度辨识的警兆信息评估方法,综合钢闸门巡视检查的各类要素信息,明确工程最大隶属的灾度等级(Ⅰ~Ⅴ级),可作为工程日常巡视检查决策的重要软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2018年10月、11月,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白格村两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白格堰塞湖,给金沙江上游沿岸人民生产生活设施造成巨大安全威胁和超过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所属企业及参建单位快速应对,采取撤离避让、工程防护、人工干预、生产恢复,推动后续处置、风险评估等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了对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拉哇、巴塘、苏洼龙等在建水电站的灾害损失和后续影响,为类似灾害的处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quantify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based on fluctuations in a population''s activity 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 Visits to points-of-interests (POIs) over time serve as a proxy for activities to captur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erturbations in lifestyles,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status of business. This study used digital trace data related to unique visits to POIs in the Houston metropolitan area during Hurricane Harvey in 2017. Resilience metrics in the form of systemic impact, duration of impact, and general resilience (GR) values were examined for the region along with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rtain categories, such as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and building material and supplies dealers had better resilience metrics—low systemic impact, short duration of impact, and high GR. Other categories such as medical facilities and entertainment had worse resilience metrics—high systemic impact, long duration of impact and low GR. Spati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reas in the community with lower levels of resilience metrics also experienced extensive flooding. This insight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quantifying and analysing data for community resilience patterns using digital trace/location-intelligence data related to population activities. While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Houston metropolitan area and only analysed one natural hazard, the same approach could be applied to other communities and disaster contexts. Such resilience metrics bring valuable insight into priorit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