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4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638篇
电工技术   1051篇
综合类   1067篇
化学工业   1526篇
金属工艺   757篇
机械仪表   990篇
建筑科学   1256篇
矿业工程   793篇
能源动力   292篇
轻工业   1221篇
水利工程   710篇
石油天然气   670篇
武器工业   133篇
无线电   12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3篇
冶金工业   575篇
原子能技术   150篇
自动化技术   127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环己酮生产系统中环己醇精馏塔分离效果差、蒸汽消耗量大、精馏塔外排重组分中环己醇含量高、环己醇浪费严重等问题,采用环己醇精馏塔内部中心位置增设小分离塔,直接耦合插入精馏塔底部的方式,利用小分离塔在精馏塔内进行再沸加热回流,使重组分中的环己醇进一步分离.降低了外排塔釜液中环己醇的含量,在达到精馏分离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精馏塔蒸汽的消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白炭黑或埃洛石填充4种橡胶树品系(72059,PR107,73397和RRIM600)天然橡胶(NR)以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白炭黑或埃洛石填充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受橡胶树品系的影响较小;两种填料填充的RRIM600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最大的溶胀平衡交联密度和最优的物理性能,且50~70 ℃范围内的损耗因子最小,表明RRIM600复合材料的滞后损失最小,RRIM600满足低滚动阻力轮胎的用胶要求,而72059复合材料的相应性能较差;白炭黑填充72059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优,埃洛石填充各橡胶树品系NR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差异不明显;PR107复合材料和73397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居中。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在Xt1井等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但致密气储层含气性实验分析技术及评价相对薄弱。利用岩石纳米级样品制备装置和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开展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提取、色谱检测条件及优化实验,确定了岩石纳米级样品最佳制样时间为20 min,纳米吸附气提取的最佳质量为20 g、时间为20 min、温度为80℃;气相色谱检测的最佳分析柱为OV-1填充柱,载气流速为40 mL/min,柱温50℃恒温0.5 min、以10℃/min升温到100℃恒温5 min,实验分析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等特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总烃质量体积为233.21~10 487.38μL/kg,不同井纳米吸附气烃组分特征差别明显,致密气具有近源成藏特征,源岩发育区为致密气有利探区,与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试气结果一致性好,为致密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精确测量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过程中的关键自由基团,从而实现对其爆炸流场、火焰传播的精确分析,基于先进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PLIF),设计构建了油气爆炸PLIF测量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狭长受限空间汽油-空气混合气爆炸实验研究,获得了该爆炸中间基团OH基的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1%~2.4%(体积分数)油气浓度之间,OH基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火焰的传播发展,OH基浓度不断变大,表明爆炸不断强化;爆燃不同时期OH基分布情况不同,表明不同爆燃阶段的燃烧反应区域有较大差异;爆燃前期火焰与壁面之间有“隔离带”,是由未燃气浓度增大导致火焰传播变慢的结果。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设计时序控制子系统,解决了非稳态预混燃烧中自由基分布瞬态测量。  相似文献   
7.
8.
网络通信维护的高代价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因此发展了高可用集群技术.介绍了最常见的双节点高可用集群系统的原理及其双机热备份系统的状态机.目前在电信网管、计费、智能网、短消息的系统应用中,无一例外都使用了双机热备份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冀中北部油田河西务构造带的油井,其开采层位与主力层不同,采出原油胶质高、油稠、油温低。由于该井区地处偏远,无法进入系统,所以采取单管、单井拉油点的方式生产,因无伴造成油井井口回压高,管线堵,热洗管线频繁,严重影响油田的原油生产。经过实验研究,应用防爆电加热器解决了单管油井的运行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认识该地区的地下情况,并且在其它有类似状况的零散井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场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0.
用分馏塔顶循环油作干气再吸收塔的吸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投资不足10万元,将80万t/a DCC-Ⅱ装置干气再吸收塔吸收剂由轻柴油改造为分馏塔顶循环油。改造后,由富吸收油返塔引起的分馏塔操作波动和干气倒串问题获得解决,汽柴油分割精度显著提高,循环冷却水耗量大幅度下降,轻柴油的初馏点上升8℃,功耗降低9kW,轻柴油气提塔蒸汽耗量下降580kg/h,C3和C4总吸收率上升13.4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效益98万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