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3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288篇
电工技术   606篇
综合类   552篇
化学工业   759篇
金属工艺   426篇
机械仪表   535篇
建筑科学   676篇
矿业工程   381篇
能源动力   204篇
轻工业   508篇
水利工程   376篇
石油天然气   327篇
武器工业   156篇
无线电   7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4篇
冶金工业   286篇
原子能技术   98篇
自动化技术   82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环己酮生产系统中环己醇精馏塔分离效果差、蒸汽消耗量大、精馏塔外排重组分中环己醇含量高、环己醇浪费严重等问题,采用环己醇精馏塔内部中心位置增设小分离塔,直接耦合插入精馏塔底部的方式,利用小分离塔在精馏塔内进行再沸加热回流,使重组分中的环己醇进一步分离.降低了外排塔釜液中环己醇的含量,在达到精馏分离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精馏塔蒸汽的消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12 MW生物质(糠醛渣)发电项目汽轮机岗位开车过程中出现的汽封风机频繁跳车、汽封加热器蒸汽侧液位持续性过高及高压加热器疏水管路振动等现象,分析原因是管道中积水过多、多级液封与汽封之间高度差与压差过小、管道支架和管道导淋设置不合理。采用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后,问题得以解决,保证了汽轮机岗位的成功开车及稳定运行,为整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通讯设备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移动边缘计算作为5G通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显得尤为重要。移动边缘计算的思想是把云计算中心下沉到基站部署(边缘云),使云计算中心更加靠近用户,以快速解决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型的云计算中心,边缘云的计算资源有限,传统的虚拟机分配方式不足以灵活应对边缘云的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根据用户综合需求变化的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DRFAA),采用"分治"策略,并将资源模拟成"流体"资源进行分配,以寻求较大的吞吐量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与边缘云之间的传输时延,也可以提高边缘云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田开发缺少单井潜力评价的问题,运用油藏工程和数理统计方法,从理论和矿场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单井可采储量预测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单井潜力评价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措施选井中,结果表明:应用单井可采储量法优选措施井实施效果有效率较生产动态法提高了21.8%,研究内容对油田措施选井方向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矿向深部发展,矿井动力灾害既表现出冲击地压的部分特征,又表现出冒顶的部分特征。2种典型的灾害打破以往冒顶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一种互为逆向性的认知规律,在深部高应力煤巷,特别是留顶煤巷道中出现了相互诱导、复合发生的新灾害类型。在总结山东、山西和新疆矿区典型巷道冲击致顶板(顶煤)动力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概念、机理与分类,指出复合灾害机理关键点在于揭示巷道整体系统和破碎区子系统的稳定原理及其2者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力学模型,根据扰动响应失稳判据,提出并得到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临界应力Pcr、临界软化区半径ρcr和最大容许采扰应力增量σmax,厘清了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了煤岩冲击倾向指数K、支护强度ps、巷道半径ρ0、煤岩强度σc等对灾害发生的影响规律,同时阐明了围岩塑性软化、破碎深度随地应力增加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发育巷道的动力失稳主体为弹性区、软化区与破碎区构成的不稳定系统,垮落主体为破碎区;稳定的破碎区提升了巷道冲击启动临界值,使其启动难度增大,但破碎区的发育又易引起顶煤垮落;巷道稳定支护是解决复合灾害的关键,科学合理支护既能有效调控围岩破碎防冒,又能提升冲击启动临界值。通过理论研究,揭示了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发生机理,阐明了巷道软化与破碎区及其稳控支护对深部破碎发育巷道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轮轨高频动力分析模型目前多沿用了传统的赫兹接触模型,其在高速轮轨系统上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针对赫兹接触工况,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轮轨法向接触由赫兹弹簧表征,作为对比也建立基于显式有限元的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可考虑三维接触几何的"面-面"接触算法精确求解轮轨接触。对比150~500km/h速度范围内典型钢轨短波波磨(波长20~140mm、波深0.01~0.20mm)激励下的高频轮轨力结果,发现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存在显著差异,但未发生轮轨脱离时(波磨尚浅),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均与波深线性正相关。具体而言,相较于瞬态滚动接触模型,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垂向轮轨力更大,其特征幅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静轮重的39.2%和88.4%,三种模型预测波长30mm波磨的临界波深(恰好发生轮轨脱离)相应地高于0.2mm、0.14mm和0.05mm。开展高速、高频轮轨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赫兹接触弹簧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8.
9.
聚乙烯催化剂表面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形和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了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简称催化剂)表面形态。提出一种图片处理和计算过程更加完备的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计算程序,对4种催化剂进行分析计算。探讨了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相关参数与催化剂表面形态及与聚合活性的对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可以用表面分形维数来表征,聚合活性高的催化剂表面形态更加复杂,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对应的分形维数值也越大。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的变化程度可以用多重分形谱来表征,聚合活性高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的跨度和分散程度更高。提出的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计算程序为催化剂的评定与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IDBS的系统结构和协议层次,描述了采用多播数据缓存技术的IDBS系统结构,IDBS为高速英特网接入,多媒体技术应用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