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5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lotation column is widely used as the separation equipment for fine mineral due to its high selectivity. However, this device may be unsuitable for the coarse particle flotation and has high handling ability. A two-stage flotation column with dimensions of 2 000 mm× 1 000 mm×4 000 mm was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column flotation process. The energy input was modified by adjusting the flow rate and the head of circulating pump. The flotation column was designed with low energy input in the first stage (speed flotation stage) to recover easy-to-float materials quickly, and high energy input in the second stage (recovery stage) to recover difficult-to-float minerals compulsorily. Contrast experiments on the throughput and coarse coal recovery of high ash coal from the Kailuan Mine were conducted using conventional single-stage flotation column and the two-stage flotation colum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ustible matter recovery of the two-stage flotation column is 5.2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ingle-stage flotation column. However, the ash contents of clean coal for both columns are similar. Less coarse coals with low ash are obtained using the two-stage flotation column than that using the single-stage column flotation with the same handling ability. The two-stage flotation column process can enhance coal flo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ngle-stage column flotation.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钙粉煤灰烧失量高,浮选脱炭困难的现状,研究了某高钙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从界面性质的角度揭示了未燃炭可浮性差的原因。进行了常规浮选和乳化油浮选的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浮选在降低捕收剂耗量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未燃炭的浮选脱除效率;当乳化柴油用量为1 000 g/t、仲辛醇用量为800 g/t时,可以得到烧失量为4.12%的尾灰和灰分为45.17%的精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反击式破碎机在巴里选矿厂特富多金属锡石硫化矿工业试验应用情况。该机与常规破碎方式相比,能够使矿石实现选择性破碎及解离,提高金属矿物的单体解离体,有用金属矿物在破碎产品的中间级别富集,有利于对金属矿物的重选回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胶磷矿的浮选过程特征,研究了离心力场在胶磷矿反浮选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离心力场中存在着体积质量和粒度的分离,离心力场强化了微细粒级物料的矿化效果,提高了脱镁效果。  相似文献   
5.
煤液化残渣(CLR)是一种典型的煤化工固废。但煤液化残渣中的可溶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缩合芳环结构,又可视为一种宝贵的重质炭资源。基于CLR在有机溶剂中的优良溶解性,选择等体积甲醇/甲苯混合溶剂为萃取剂,采用超声-索氏协同萃取法,实现CLR可溶有机质(CLR-SO)的温和提取,并通过逐级钌离子催化氧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揭示CLR-SO中的杂原子结构单元特征,为其清洁转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在CLR-SO的氧化产物中,含杂原子的酸类化合物中杂原子主要是氧、氮、硫,所构成的官能团有甲氧基、羰基、醚桥键、硝基、氨基、乙腈、吲哚、吩嗪、硫羰基等。此外,还检测到含氮、硫、氟等杂原子的酯类化合物。除了含氧化合物以外,其他杂原子化合物基本从第3级氧化产物中出现。杂原子结构存在于CLR-SO的大分子骨架内部,在氧化过程中,受到周围芳环的电子云保护,优先氧化CLR-SO分子骨架外围的芳环结构。除了酸和酯类化合物,在CLR-SO氧化产物中还检测到其他含杂原子的化合物,主要分布在第3,4级氧化产物中,且在第4级氧化产物中的种类最多。此外还检测到氯、氟等杂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存在于CLR...  相似文献   
6.
锗是典型的稀散金属和战略性金属,我国的煤系含锗矿产资源具有典型的资源优势,但在锗的超常富集和提取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概述了煤中锗的分布特征、含量与赋存状态,证明阐述了煤系锗的典型浸出方法,如水冶法、微生物浸出法等从原煤直接浸出锗,以及水浸出法、无机酸浸出法、有机酸浸出法等从粉煤灰中浸出锗,以及煤系浸出液中锗的富集分离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支撑液膜法、离子浮选法等。此外,干馏挥锗法、碱熔—中和法、合金法、AlCl3熔炼法、锌粉还原提锗法等也能实现煤系锗的分离。最后总结分析了锗分离提取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粉煤摩擦电选脱硫降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电厂燃煤造成的SO2污染日益严重,应用摩擦电选技术,结合火电厂自身制粉系统的工艺特点进行燃前在线脱硫降灰是一项工艺合理、低成本的高效脱硫技术。文章对摩擦电选机操作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矿石力学特性的分析,介绍了根据破碎矿石实际所需破碎力、精确选择磨机钢球直径的方法及工业试验的结果,采用添加φ100mm钢球,并按1:1比例加装80mm钢球,取代φ125mm钢球,不公强化了选择性解离为主要内容的选择性磨矿作用,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显著提高,而且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改善及磨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翟雪  曹亦俊  周强  李国胜 《金属矿山》2011,40(3):162-164
针对某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烧失量较高,不能直接利用的现状,用实验室型浮选机对该试样进行了浮选脱碳条件优选试验,并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和浮选机的脱碳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1次粗选,浮选机可获得产率约60%,烧失量约2.4%的尾灰;浮选柱可获得产率约70%,烧失量约2%的尾灰;浮选柱选别的粗精煤灰分仅有40%,比浮选机低约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难浮煤泥浮选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主导粒级为细粒级的难浮煤泥,进行了窄粒度级和全粒度级的浮选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浮选速度由快到慢的粒级依次为0.125~0.074、0.250~0.125、〈0.074、0.500~0.250、〉0.500 mm。粗粒级煤粒因其质量大、脱附概率高、部分连生体表面疏水性较差,需在高能量输入条件下,通过较长时间的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