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4%C超高碳钢显微组织与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C超高碳钢试样热处理后的疲劳极限与断裂韧性进行测定,观察了显微组织与试样断口。结果表明,经950℃淬火700℃回火热处理后,又经860℃正火处理,试验用钢的组织结构超细化且碳化物弥散均匀分布,获得良好的综合强度与韧性及较高的疲劳极限,断裂强度较40CrNiMo调质态提高48%,屈服强度提高15%,延性指标相当,是一种优良的结构钢材料。  相似文献   
2.
Sb对Mg-4Al-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合金元素Sb对Mg-4Al-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Sb(0.25%~0.75%)能有效细化汉字状Mg2Si相颗粒和α(Mg)基体组织,并在合金中形成Mg3Sb2相,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Sb含量为0.25%时,Mg2Si颗粒显著细化;当Sb含量为0.75%时,α(Mg)基体组织的细化效果最佳,形成了细小、均匀的α(Mg)等轴晶组织,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当Sb含量大于0.75%时,Mg2Si相颗粒向晶界大量偏聚并粗化,导致材料力学性能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后氧化处理温度、时间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l/Ni+Cr2O3)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由此获得的优化工艺参数为500℃×4h.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后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的后氧化处理能明显改善涂层性能气孔率减少,致密性改善,硬度提高7.4HR15N,结合强度提高20.39MPa.  相似文献   
4.
对V型导轨在磨削后出现的网状裂纹进行宏观和微观检验,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淬火加热温度偏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形成粗大的过热组织,即粗大针状马氏体和过热"带状组织",导致后序磨削产生网状裂纹.  相似文献   
5.
纯钛(TA2)表面纳米化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技术对纯钛(TA2)试样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对SFPB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金相显微镜(OM)、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测试,研究纯钛表面SFPB处理后的纳米化机理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SFPB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了尺寸约为20nm随机取向的等轴晶粒,变形机制以孪生为主,且随层深增加,形变孪晶逐渐由多系转变为单系。纳米化后在450℃热处理时,纳米晶未发生明显粗化,因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硫酸盐镍电镀液的组成及浓度,特别是糖精添加剂含量对电铸镍沉积层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液中加入适量糖精可显著提高镍沉积层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沉积层可保持较高的韧性;但过高的糖精含量则会促进大量硫化物夹杂的形成、析出和偏聚,造成镍沉积层在强度升高的同时,脆性也开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C 语言调用由FoxproforWindows管理图象的实现方法,讨论了FoxproforWindows管理各种图形和图象的存储方法,并应用在金属学CAI#学软件中,大大地方便了CAI软件的图象管理和完善。此外,还给出了C 语言调用FoxproforWindows管理的各种图形文件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钛基组合钎料对Ti-10%Zr合金进行电阻钎焊,断电后水淬或气冷处理。用SEM背反射电子像、X射线衍射等测定了两种冷却方式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了焊缝组织对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认为两种焊接接头中焊缝区均含有非晶相,其中焊后水淬接头中非晶相的面积率达20%左右,其抗拉强度达600MPa,是气冷接头的1.5倍。其原因是由于细小的相在焊缝中均匀分布,化合物相比例降低以及在其周围形成非晶相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碳含量1.26wt%的超高碳钢在等温淬火后的组织及其对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碳钢的等温淬火组织为超级贝氏体(Superbainite)+残留碳化物的复相组织。超级贝氏体的形成是因为超高碳钢中的高碳成分及铝元素的添加。由于原奥氏体晶粒细化,超级贝氏体的形核率增加,长大路径缩短,使转变速率加快。形貌观察表明,贝氏体铁素体片和残留奥氏体薄膜的厚度只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铁素体片厚度没有影响,但超级贝氏体组织的尺寸会随奥氏体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但断后伸长率却先增加后减小;等温温度或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均会引起抗拉强度降低,但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在氩气保护下,采用FeNiCrSiB非晶中间层,对T91马氏体耐热钢和T23低合金贝氏体耐热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并在700℃对接头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加速时效试验,分析了时效后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时效后T91/T23异种钢TLP接头力学性能合格,焊缝处强度高于低强度母材T23一侧;随时效时间延长,焊缝处主要合金元素Fe,N,Cr发生扩散并形成了较为连续的浓度分布梯度,增强了接头处组织成分的均匀性,使焊缝的冲击韧性不断升高,保证了服役时接头力学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