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对蒙古国木哈尔矿区进行地质勘查评价工作,通过对钻孔中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发现矿区的隐爆角砾岩发育,且矿石成分复杂,对成矿有利,圈定出多个铅锌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主要集中在面积0.06km~2的隐爆角砾岩筒内,与围岩界线明显,矿体形态相对简单,以厚层状、脉状为主。根据不同部位多金属的富集规律,初步认为本区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并且叠加有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成矿机制。这一认识,为中蒙克鲁伦一满洲里成矿带铅锌矿集区有关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突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筏板基础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入模温度及保温措施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入模温度的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随着橡塑板厚度的增大,混凝土表面温度增加.随后,针对不同厚度筏板基础,提出了最优温差控制方案,即入模温度为20℃,9.35 m、4.5 m、2.7 m厚度处保温措施分别采用6 cm、3 cm、3 cm厚橡塑板,可使里表温差控制在容许范围内.最后,通过现场实测发现,筏板基础表面未出现温度裂缝,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某筏板基础工程,分析了不同厚度处的水化热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筏板基础不同厚度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均随着入模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表面温度随着保温措施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对于B2区筏板基础提出了最优方案,即入模温度为20℃,8.25m、3.4m、2.7m厚度处分别采用5cm、2cm、2cm厚橡塑板保温,最大温差值均控制在20~25℃。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项目,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采取表面保温措施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以得到,8.25、3.4、2.7 m厚度处表面分别采用5、2、2 cm厚橡塑板保温可使里表温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随后,通过施工过程中现场温度监测,可以得到,不同厚度处的温度-时间曲线规律一致,且里表温差最大值分别为24.7、23.4、21.7℃,均控制在20~25℃,筏板基础未出现温度裂缝,验证了表面采取保温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水温条件下,众邦金水湾一号院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比较了拌和水温度、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之间的热交换关系。结果如下:(1)原材料其他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水温越高,混凝土的拌和水温度越高;其中水温每升高5℃,混凝土拌和水温度升高约1.4℃;(2)随着水温的升高,混凝土出机温度整体小于拌和水温度;(3)随着水温的升高,水温5~25℃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出机温度;水温25~30℃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小于出机温度。结果表明:(1)降低拌和水的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拌和水温度;(2)如果搅拌机棚内温度(或搅拌机棚周围温度)小于混凝土拌和水温度(或混凝土出机温度),则会发生有利热交换,降低出机温度(或入模温度),反之会产生不利热交换,升高出机温度(或入模温度);(3)在混凝土拌和水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搅拌机棚内温度和搅拌机棚周围温度(环境温度)越低,有利热交换越多,混凝土入模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和ANSYS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沟槽式高填黄土明洞结构受力特性,得到了明洞减载前后周围土压力、位移及外侧应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PS板密度、厚度、宽度、铺设位置及填土高度等参数对EPS板减载明洞结构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即采取EPS板减载后,拱顶、拱底和拱肩土压力减小,拱腰和侧墙土压力增加;明洞侧墙向外变形、拱顶向内变形减小;明洞外侧应力均减小。10 kg/m~3密度的EPS板Mises应变已到硬化阶段,后期已无减载能力,而20 kg/m~3、30 kg/m~3的EPS板应变处于塑性阶段,后期仍有减载空间。EPS板厚度越大,内力减载量越大,减载效果越明显,但厚度大的EPS板Mises应变小,材料未能充分利用;随着EPS板宽度增加,明洞结构内力先增大后减小;当EPS板宽度为1~1.5倍洞宽时,明洞内力减载量达到最优状态;EPS板距明洞顶距离越小,EPS板Mises应变越大,使得明洞衬砌结构内力减载量越大。建议EPS板铺设在洞顶0~1 m范围内。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明洞衬砌结构内力减载量逐渐增大,而其变化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