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3篇
  免费   845篇
  国内免费   795篇
电工技术   1060篇
综合类   1103篇
化学工业   2186篇
金属工艺   1084篇
机械仪表   1161篇
建筑科学   1377篇
矿业工程   853篇
能源动力   311篇
轻工业   1098篇
水利工程   720篇
石油天然气   608篇
武器工业   209篇
无线电   15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64篇
冶金工业   929篇
原子能技术   161篇
自动化技术   141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772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759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7篇
  1973年   11篇
  1966年   8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基于GB/T 34341-2017标准,选取多家典型水泥企业进行组织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系统范围内,企业边界(水泥产品制造过程)和能源生产过程是造成水稀缺足迹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对水体造成劣化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将为水泥企业后续改善组织水足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作时序配合直接影响安全稳控系统的动作准确性,在安全稳控系统设计时,若动作时序配合与系统耦合性不足,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出现误动作,导致直流输送段或直流接受端出现严重损坏.通过稳控一次、二次判据时 序的配合与优化,稳控数据调用的有效性辨识与优化,故障演化过程稳控装置动作时序配合与优化,对动作时序配合进行优化,实现安全稳控系统设计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定距螺旋桨与船用主机在船舶运行工况的机桨匹配问题,结合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的相关标准,分析和归纳船舶运行数据,将实船测试与船机桨匹配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运输船和拖轮在常用工况及特殊工况下定距螺旋桨对主机外特性的定量要求,为配套不同细分市场时船用主机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冶金和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发现微波加热通过物料能量耗散,对介质直接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明显改善产品性能等优势。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冶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稀土冶金与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40 min、煤用量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纳米铁去除Cr(VI)的效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铜渣还原焙烧后形成多孔结构,硅酸盐孔洞表面镶嵌大量纳米级至微米级零价铁颗粒。增加微纳米铁的用量、提高废水温度和降低溶液的初始pH值,可以提高Cr(VI)的去除率。在微纳米铁用量为1 g/L、废水温度为27℃、初始pH为3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 mg/L的废水,反应2.5 min即可去除100%的Cr(VI)。机理分析表明,微纳米铁与Cr(V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r(VI)被还原生成Cr(Ⅲ)并被矿化为铬铁矿。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工业试验对202不锈钢进行系统取样,分析试样中夹杂物的变化特征,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202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在进行硅锰脱氧后,LF精炼过程中钢液内以球型Ca?Si?Mn?O夹杂物为主。对于硅锰脱氧钢,钢液中残余铝质量分数为1×10?5时,可以扩大Mn?Si?O相图的液相区,但铝质量分数超过3×10?5会导致钢中容易形成氧化铝夹杂物并减小液相区。在连铸坯中以Mn?Al?O类夹杂物为主,相较于LF精炼过程试样,连铸坯试样中夹杂物的MnO和Al2O3含量明显增加,CaO和SiO2含量明显减小,夹杂物个数则由LF出钢试样的5.5 mm?2增加到11.3 mm?2。结合热力学计算发现,凝固过程中会有Mn?Al?O夹杂物形成,这也使其成为连铸坯中主要的夹杂物类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