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1.
以烤羊肉中关键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为目的进行萃取头类别筛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烤羊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组成进行提取和分析。以灵敏性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得到的载荷矩阵中投影大于0.80的关键共有物质作为筛选最优萃取头的依据,研究不同纤维涂层萃取头(75?μm?CAR/PDMS、65?μm?DVB/PDMS、85?μm?PA、100?μm?PDMS、50/30?μm?DVB/CAR/PDMS)与所萃取的挥发性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灵敏度检验、PCA后确认75?μm?CAR/PDMS为萃取烤羊肉样品中关键挥发性物质的最优萃取头,萃取得到样品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庚醛、正戊醛、十二醛、己醛、苯甲醛、1-十四炔、萘、4-甲基壬酸、反-2-癸烯醛、6-甲基庚醛、对异丙基苯甲醛、癸醛、壬醛、2-甲基-3-甲硫基呋喃、辛醛、联二苯。  相似文献   
2.
3.
基于5组市售烤羊肉样本采用烤羊肉的感官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sensory evaluation,FSE)以及价值工程评价法(value engineering evaluation,VEE),在感官评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的基础上,以量化及直观的形式表征不同组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烤羊肉感官属性贡献率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结果的差异,并探究感官模糊指标与价值功能得分之间的相关性,以获得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以GC-MS为检测手段鉴定出烤羊肉的42 种VOCs,依据不同属性可以将所有VOCs大致分为Z1(萜烯类和醇类)、Z2(醛类和含硫含氮化合物)、Z3(醚类和酮类)、Z4(芳香类和其他)4 个价值功能组分,且5 组市售烤羊肉样品的功能指数排序为SS4(26.18%)>SS1(22.53%)>SS2(19.59%)>SS3(17.26%)>SS5(14.43%);FSE与VEE对5 组样品的评价排序大致相同,通过FSE发现5 组样品综合得分排序为SS4>SS1>SS2>SS5>SS3;采用PCA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综合分析后发现评价排序与采用VEE得出结论一致。VEE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FSE中由边界模糊带来的不足,可以作为食品品质监控的价值评判标准,同时采用两个模型能更好地对烤羊肉综合品质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鲜银耳热风干燥前后营养和风味特征的变化,测定了新鲜银耳和干银耳中的基本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组成,同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 技术分析了鲜银耳和干银耳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鲜银耳中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粗多糖、总多酚和总三萜等含量经热风干燥后显著降低(P<0.05);银耳干燥前后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差异明显,鲜银耳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更接近WHO/FAO推荐模式蛋白;此外,干燥后银耳中钙、铁、铜和锌等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减少。采用GC-IMS和GC-MS技术分别从鲜、干银耳中鉴定出了30种和41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定量分析显示,鲜银耳和干银耳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干银耳相比,鲜银耳中不仅含有典型蘑菇味的1-辛烯-3-醇,还富含具有果香味的α-蒎烯、丙酸乙酯、丁酸甲酯等多种酯类挥发性化合物。新鲜银耳营养丰富、全面,风味独特,研究结果旨在为新鲜银耳的选购及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探究特征清香味辣椒粉的香气特点及特征挥发性物质为目的,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 种不同品种的辣椒粉进行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可检测到112 种不同品种辣椒粉中普遍存在的挥发性化合物,从中筛选出63 种与特征清香味相关的特定的化合物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清香味辣椒粉主要与感官属性煮熟蔬菜味、青草味和新鲜味有关。煮熟蔬菜味与β-月桂烯、(E)-2-戊烯醇、(E)-2-己烯醛、辛醛、4-辛烯-3-酮和2-戊基呋喃呈显著正相关,与大部分挥发性化合物呈非显著正相关,与己醛、(E,E)-2,4-癸二烯醛和2,3-丁二酮呈显著负相关;青草味与雪松烯、(Z)-3-己烯醇、己醛、(E)-2-庚烯醛和2-甲基丙酸呈显著正相关,与4-甲基-1-戊醇、己醇、(E)-2-辛烯醛和2-甲基丁酸己酯呈显著负相关;新鲜味与3-蒈烯、柠檬烯、(E,E)-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2-甲基丙酸和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呈显著正相关,与己醇、壬醛和2-甲基丁酸己酯呈显著负相关。由此确定特征清香味辣椒粉的香气特点及其特征挥发成分,为清香味辣椒粉的品质控制和系列风味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晰不同香葱油风味物质组成的差异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香葱油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不同香葱油样本间挥发性物质相关性分析模型,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初步明确了导致香葱油风味差异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3种,包括醛类14种、酮类4种、萜烯类12种、硫醚类7种、醇类3种、酯类4种、烷烃类4种和5种杂环类化合物。糠醛、月桂烯、二丙基二硫醚等是导致香葱油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两种鲜食黑糯玉米的营养组分和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对海南产地与江苏产地连黑甜糯2110和江苏产地苏科糯1505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和检测,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鲜食黑糯玉米中灰分、淀粉、总糖和花色苷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较高且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鲜食黑糯玉米中共鉴定出了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特征性风味物质包括1-辛烯-3-醇、异戊醛、戊醛、正己醛、2-辛烯醛、壬醛、2-壬烯醛、癸醛和3-羟基-2-丁酮;最后确定了正己醛、庚醛、2-庚酮和3-辛烯-2-酮是区分不同品种鲜食黑糯玉米的标志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精炼羊脂为原料,利用脂肪酶酶解以得到小分子脂解产物。选取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时间为单因素,脂解率为响应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羊脂酶解工艺,且对不同酶解程度羊脂特征性挥发成分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分析,确定酶解程度与挥发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0℃,pH为6.5时,最佳酶解体系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达到60%,酶添加量为140 U/g底物,酶解时间6 h,脂解率可达29.76%。GC-MS结果表明:在此脂解率时,可富集大量比其它酶解程度更多挥发性的醛类、酮类、酸类、醚类。且在此脂解率时,对香气贡献最大的醛种类最多,总含量最高为(1.868±0.013) ng/g,可作为最适酶解程度。本研究参数为后续羊脂氧化及美拉德反应制备羊肉特征风味香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