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轻工业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制约和监督,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课题。分析了制约和监督党政"一把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叠层模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技术引入中国近几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将叠层模具技术引入到汽车内饰件的成型中,研究了叠层模具的具体实现。根据内饰零件的特点,在叠层模具的基础上研究了T模技术,并以实例阐述了T模的组成及关键技术点,为汽车内饰的降本、增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主机厂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产品的较量。推陈出新的速度和对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大多数整车厂竞争的关键领域,降低整车开发的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成为整车厂开发车型的重点任务,而整车开发成本中模具的成本占了一大部分。从软模的角度出发,研究实验模的开发策略来降低零件的成本,并对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为汽车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汽车内饰轻量化方向考虑,研究了化学微发泡技术,从成核和气泡长大阶段进行研究,通过特殊的柔性后退core-back工艺,在充模过程中控制气泡的变形和破裂以保证成型制品的表面质量,实现化学微发泡成型制品无外观缺陷、质量减轻20%以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壁厚为1.8 mm的超薄壁汽车门饰板注射成型,结合实际试模、有限元模拟与实际经验,对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飞边、缩印、光泽度差异、推杆印与塑件尺寸超差等缺陷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模具与塑件的结构,改善了薄壁汽车门饰板的注射成型缺陷,满足了塑件的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朱兴建  俞建新  徐以国  向良明 《塑料》2014,43(5):102-105
注塑工艺是内饰塑料成型中的重要成型方式,注塑工艺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翘曲变形。提出了基于Moldflow的翘曲量优化方法。以汽车内饰产品化妆镜盖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异响的根本原因,从产品结构、模具、工艺角度提出了优化方法,并在Moldflow中进行注塑成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于翘曲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单亲遗传算法在二维不规则件排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TGA)在求解优化排样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单亲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优布局问题的求解方法。它不要求初始群体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早熟收敛”。以常见的二维不规则件排样优化问题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汽车双色3D激光内饰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饰件的成型工艺,针对双色3D内饰件的材料与结构特点,设计了倒装结构双色注射模,模具采用1模1腔的布局方式。结合塑件成型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先推出成型塑件的弹块机构,通过斜楔弹块机构与推出机构的配合,实现先成型塑件留在动模侧,后成型塑件通过推杆从定模侧推出等动作以保证双色塑件的成型精度,并通过高光无痕注射工艺,获得了表面高光且无痕的双色3D内饰件。通过实际试模验证了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轻量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了汽车内饰件轻量化设计及成型方法.通过OptiStruct工具指导轻量化设计,通过高光无痕注塑成型技术提升零件的成型质量.以汽车后门槛饰板为研究对象,应用此方法成功的将汽重量降低19%以上,并通过强度、尺寸稳定性、外观、耐刮擦等试验,验证了轻量化之后的零件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塑件在轻量化设计成型之后性能升高、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