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枣粉喷雾干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型式的喷雾干燥设备和不同的助干剂、不同的操作参数,研究了枣粉的喷雾干燥,并且对枣粉的红外节能型喷雾干燥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包装工程本科教育中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存在不同的层次,侧重点也不相同。包装工程本科教育与包装产业结合的主要方式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设计大赛、校企科研合作、课外导师制、开设与生产实践相关的选修课、生产实践人员进课堂、设置专项奖助学金等;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也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素养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包装工程本科教育还需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装工程专业教师也应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以满足持续发展的本科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3.
制备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食品包装薄膜,探究了配比和紫外老化时间对其性能及其中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迁移的影响。制备了10:90、20:80、30:70三种不同配比的PLA/PBAT复合薄膜,经过72、150、300 h紫外老化时间后,对薄膜的拉伸强度、阻隔性、可见光透过率、结晶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借助GC-MS建立增塑剂ATBC的检测方法,探究不同配比及紫外老化时间对薄膜中ATBC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配比对力学性能、透光率无明显影响,30:70配比薄膜的阻隔性及结晶度最优,ATBC迁移率最低,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894 mL/(m2·d·0.1 MPa)和520 g/(m2·day),结晶度为5.99%,ATBC的迁移率为25%;紫外老化以后会破坏薄膜内部结构,同时使表面生成致密层,降低力学性能的同时阻碍了其中ATBC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张卓然  林勤保  肖梓扬 《包装工程》2022,43(13):275-281
目的 以聚乙烯(PE)淋膜纸杯、聚乳酸(PLA)淋膜纸杯和丙烯酸聚合物涂层纸杯3种一次性纸杯为研究对象,评估和比较不同纸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为纸杯企业与行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使用eFootprint软件进行一次性纸杯生产阶段的生命周期评价,包括目标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及解释、数据质量评估4个部分。结果 在纸杯用纸的定量均为210 g/m2和淋膜(涂层)层数均为一层的情况下,PE淋膜纸杯、PLA淋膜纸杯和丙烯酸聚合物涂层纸杯生产的分别排放1 839、2 077、1 826 kg CO2 eq.的温室气体,8.88、10.75、8.63 kg SO2 eq.影响酸化的气体和物质,2.93、3.23和2.93 kg (PO4)3? eq.影响富营养化的物质。结论 综合来看,丙烯酸聚合物涂层纸杯生产过程对环境更为友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PVC/LDPE复合硬片包装中13种化学物向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及其模拟液的迁移进行研究,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 配制体积分数为0.6%,1.25%,2.5%的乳酸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按照GB 31604.1—2015的要求进行迁移实验.将口服液原液、模拟液浸泡液经过滤后进样,分别以H-ESI+和H-ESI?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结果采用毒理学关注阈值分析法(TTC)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口服液及其食品模拟物中的13种化学物在其对应浓度范围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各个物质在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2.7%~120%,相对标准偏差为1.1%~11%;各物质的迁移量均低于GB 9685—2016、TTC的规定限量及计算得到的理论允许迁移量.结论 文中研究的检测方法可以灵敏、准确地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及其模拟液中13种目标化学物的迁移量.13种化学物来源可分为有意添加的塑料添加剂、非有意添加物以及溶剂残留,对其分别单独进行安全评估,结果显示,最大迁移量均低于限量要求,且暴露量均低于TTC法计算出的最大日摄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目前食品用包装材料中成分迁移的数学模型及相关研究进展,为迁移数学模型的推广和进一步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分析影响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成分向食品迁移的因素,介绍几种应用较广的迁移模拟软件,论述不同类型迁移数学模型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并说明其在食品包装材料法规标准及化学成分暴露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结果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证明迁移数学模型可部分代替迁移实验,产生的结果可靠且具有代表性。结论迁移模型是一种预测化学物质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有效工具,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迁移实验从而节省成本,但迁移模型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概述防油包装纸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拓宽防油纸的研究方法和适用领域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重点介绍机内加工防油纸和后加工防油纸,分析实现纸张防油的方法和机理。结果 防油包装纸常应用于各种含脂物品的包装,因此会涉及食品、工业、医疗等领域,其研究方式、实现方法和实验成果尤为重要。虽然防油包装纸种类较多,生物质防油纸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食品安全、回收降解和成本问题一直无法同时兼顾。结论 防油包装纸和纸板在食品包装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尤其生物质防油剂在该领域的研究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纳米复合食品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检测与迁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就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形貌检测和含量检测方法以及迁移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研究用于牙膏包装铝塑复合软管和全塑复合软管的4个生产单元对环境的影响,为此类型包装材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估以及工艺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其对能耗和环境的影响,通过eFootprint软件,在线完成全生命周期评价,包括建模、计算分析和数据质量评估。结果2种产品对初级能源消耗、气候变化和生态毒性的影响较大,其主要影响均来自复合空白带的生产,以及盖子、管肩和内衬的注塑成型。每个铝塑复合软管和全塑复合软管分别消耗2.53,2.18 MJ的初级能源,排放123,70.5 g影响气候变化的气体,释放0.012,0.005生态毒性物质。结论在所研究的系统边界内,铝塑复合软管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均比全塑复合软管高。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玉米、花生、麦仁中9 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甲醇- 水溶液和磷酸缓冲液(PBS)双重提取后直接过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的乙腈- 水溶液(50:50,V/V)定容,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电喷雾正、负离子(ESI+、ESI -)多反应模式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真菌毒素在0.1~400μg/kg 范围内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1~20μg/kg,3 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59.5%~118.8%,相对标准偏差为2.4%~12.8%,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