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淀粉酶在真假蜂蜜中的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蜂蜜掺假和造假的问题,文中对真、假蜂蜜中的蛋白质含量、淀粉酶活性及淀粉酶同工酶谱带差异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蜂蜜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在近1个月的时间内保持其蛋白质含量和酶值基本不变,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含量和酶值就会明显下降。而假蜂蜜其蛋白质含量和酶值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同工酶凝胶电泳结果也表明,真、假蜂蜜中淀粉酶同工酶谱带明显不同。因此,通过跟踪测定蜂蜜中蛋白质含量、淀粉酶值变化、淀粉同工酶谱带可以检测蜂蜜的真假及其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酯衍生物稳定性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维生素E酯衍生物的稳定性能及其应用注意事项,本文探讨了水分、温度、pH值、脂肪酶、血清等因素对维生素E醋酸酯化学稳定的影响,并比较了游离维生索E与维生素E醋酸酯在油脂抗氧化性能方而的区别。结果表明维生素E乙酸酯在较低温度含水溶液中基本不解离;在较高温的酸性或碱性含有水条件下,维生素E乙酸酯有一定程度的解离;而在含有脂肪酶的体系中,维生素E乙酸酯十分容易解离。维生素E乙酸酯和游离的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基本相同,但是在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提高维生素E的使用效率,在食品或保健品的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生产或产品的实际需要添加适当形式的维生素E。  相似文献   
3.
米甜酒苦味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表明,米甜酒致苦的机理是由于酵母的厌气(酒精)发酵或产酸菌的活动所致,但对发酵液中游离氨基氮总量影响不明显,延长酵母的对数生长期,便可延迟米甜酒的变苦,定期移走发酵酒液或补充碳源,对延迟米甜酒的变苦有明显效果;补充碳源的效果与碳源的补给比例成正相关;同时与碳源的种类有关,蔗糖效果稍好于麦芽糖但两者明显好于糊化糯米粉;加碳源去米甜酒苦味的效果。蔗糖明显好于糊化糯米粉与麦芽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